《心理养生》格言一、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二、身体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健康。
——约翰.格雷三、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孔子四、常观天下之人,气之温和者寿,质之善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
——《中外卫生要旨》五、乐亦者常长寿,忧险者常夭折。
——荀子六、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生,因痛苦而降。
——斯宾塞七、心理最好常保持快乐。
如此就能防止百害,延长寿命。
——萨士比亚八、保持一生健壮的真正方法是延长青春心。
——科斯林九、乐观是养生的唯一要诀,常常忧思和忿怒足以使健康的身体变成衰弱而有余。
——屠格涅夫十、洽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
——《黄帝素问》十一、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馁,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黄帝内经》十二、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
——《遵生八笺》十三、在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之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
——胡夫兰德十四、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巴浦洛夫十五、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惫和痛楚。
——马克思十六、养生之道,贵在养神,养神之要,重在养德。
——孙思邈十七、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心平气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
——《大藏经》十八、养吾浩然之气,不以一得为喜,不以一失为忧。
——孟子十九、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二十、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二十一、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坤,自强不息。
——陈毅二十二、夫善摄生者,要当先除六害……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嫉妒。
——孙思邈二十三、仁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董仲舒二十四、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
——《庄子》二十五、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沮。
——《寿世保元》。
古今名人养生名言警句集1、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
——曹庭栋2、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3、食欲数而少,又欲顿而多。
——曹庭栋4、食不语,寝不言。
—5、怒后不可食,食后不可怒。
——梁章矩6、多言则背道,多欲则伤生。
——林逋7、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曹庭栋8、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庄子9、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林逋10、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11、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李光庭12、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葛洪13、体欲常劳,食欲常少。
——梁章矩14、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
——梁章矩15、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梁章矩16、萝卜上了街,药方把嘴撅。
——李光庭17、治已病,不若治未病。
——曹庭栋18、树怕剥皮,人怕伤心。
——李悝19、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诸葛亮20、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
——吕坤21、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也:22、贵而能贵人者,欲贱不可得也;以达而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也。
——佚名23、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佚名24、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佚名25、乐之方至,乐而弗骄;患之将至,思而弗忧。
——佚名26、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存之本。
——林逋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佚名28、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
——佚名29、得而不喜,失而弗扰。
——佚名30、谤来不戚,誉至不喜。
——葛洪31、居心要宽,持身要严。
——申居郧32、人该顺时,不可趋时。
——申居郧33、心平则气自和。
——王通34、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荀子35、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刘安36、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37、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佚名38、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39、不贪最先,不恐独后。
——刘安4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41、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林逋42、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子43、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44、无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无事之福。
——佚名45、性躁暴者,一身之剧贼。
——佚名46、自家过恶自家省,待祸败时省已迟矣;自家病痛自家医,待死亡时医已晚矣。
47、晚食当肉,安步当车。
——佚名48、谨口胜于服药。
——佚名49、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50、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井而铸锥,不亦晚乎?51、沉忧损性灵,服药亦枯槁。
——孟郊52、寤寐不惊忘嗜欲,何须采药烁金丹。
——严慎修53、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蒲松龄54、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钱琦55、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
——葛洪56、爽口物多终作疾。
——李时珍57、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
——徐荣58、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桓范59、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吴普60、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钱大昕61、心安病自除。
——陆游62、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忧。
——徐甜斋63、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
——龙遵叙64、举世尽从愁里老。
——魏床之65、怒时光景难看,一发遂不可制,既过思之,殊亦不必,故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
——申涵光66、心察损神,语多伤气。
——申居郧67、睡侧而屈,觉正而伸,早晚以时。
先睡心,后睡眼。
——蔡季通68、厄穷而不悯,遗失而不怒。
——韩婴69、疾小不加理,浸淫将遍身。
——欧阳修70、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
——何坦71、口腹不节,致病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林逋72、朴能镇浮,静能御躁。
——申居岩73、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颜之推74、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朱熹75、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最好不要太过考虑身体的健康。
——霍姆斯76、旷达的人长寿。
——莎经亚77、节饮食而后得健康。
——弗拉科利78、眼睛害病从手起,肚子害病从嘴起。
——佚名79、太多,就是不健康。
——佚名80、适度是健康之母。
——佚名81、无病应思有病时。
——佚名82、饮食少,休息好,快乐多,这是去病延年之方。
——佚名83、正餐之后,休息片刻;晚餐以后,步行一里。
——佚名84、在进餐、睡眠和运动等时间里能宽心无虑,满怀高兴,这是长寿的妙理之一。
85、美味多生疾患,药石可保长年。
——佚名86、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
——吕坤87、衣不嫌过,食不嫌不及。
——梁章钜88、饥梳头,饱洗澡。
——杨慎89、风者,百病之始也。
古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曹庭栋90、饱生众疾。
——赵遵路91、热食伤骨,冷食伤肺。
——曹庭栋92、起居之不时,饮食之无节,侈于嗜欲,而吝于运动,此数者,致病之大源也。
93、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李时珍94、节饮食,慎言语。
——蒋捷95、太饥伤脾,太饱伤气。
——曹庭栋96、服药千副,不如一宵独卧;服药千朝,不如独卧一宵。
——杨慎97、高位实疾颠,厚味实腊毒。
——佚名98、势顺则强,气顺则舒。
——刘基99、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馁,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佚名100、冬寒犹可近火,火在表也;夏热必纳凉,凉入里也。
——曹庭栋101、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
—朱德102、生命在于运动。
——伏尔泰103、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达芬奇104、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
——乔治桑105、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伦106、我们在坚持工作之外,还必须养成坚持休息的习惯。
——梅兰芳107、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盾消除,运动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
108、强忍着自己的眼泪,就等于慢性自杀。
——威廉弗雷109、保持一生壮健的真正方法是延长青春和心。
——柯林斯110、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佚名111、精神萎靡不振的人,是没有生命的人。
——佚名112、笑长命,哭生病。
——佚名113、心气和平,五体安宁。
——佚名114、养生之道,颜开喜笑。
——佚名115、形坚则气全。
——无名氏116、忧倦既积,灾衅必生。
——佚名117、医书治已病,平心和气治未病。
——司马光118、纵欲戕生。
——梁章钜119、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
——白居易120、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饮食衣服,所以养形也。
——程颢、程颐121、安乐有致死之道,忧患为养生之本。
——林逋122、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嵇康123、惜气养神。
——佚名124、善养生者必使百节不滞,而后肢体丰腴,元气自足。
——梁章钜125、君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衰,戒之在得。
——佚名126、身勤则强,逸则病。
——蔡锷127、纵耳目之欲,恣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
——枚乘128、医能医病,不能医命。
——鲁迅129、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
——石天基130、摄生之道,大忌嗔怒。
——魏裔介131、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
——佚名132、善治国者不忘危,善着生者不讳死。
——钱琦133、草食之兽不疾易蒌,水生之虫不疾易水。
——佚名134、休息是滋养疲乏的精神的保姆。
——莎士比亚135、养静为摄生首务。
——曹庭栋136、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梁章钜137、无安之药,不可试也。
——佚名138、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
——曹庭栋139、秋月宜冻足冻脑,冬月宜温足温脑。
——梁章钜140、所食欲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欲多,心愈塞,心愈塞,年愈损。
141、神虑澹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诊作。
——佚名142、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金缨143、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心气养身。
——吕岩144、寿命的缩短和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达尔文145、食服常温,一体皆春;心气常顺,百病自退。
——蔡清146、妨碍休息和一定的睡眠是直接自杀。
——徐特立147、饱食伤心,忠言逆耳。
——佚名148、养生如病,不得他求。
——曹庭栋149、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佚名150、养生必须虑祸。
——颜之推151、头为诸阳之首。
《摄生要论》曰:“冬宜冻脑”。
又曰:“臣不覆首。
”152、大凡快意外,即是受病处。
老年人随事预防,当于快意处发猛醒。
153、大抵养性命,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正在寝食之间耳。
154、心逸则日休也。
————曹庭栋155、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慌伤肾。
——佚名156、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
——陆游157、养生以不伤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