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一,心理的普遍性 二,心理的可测性 ❖三、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续)

❖心理测量的中介媒质:人的外显行为 ❖外显行为:种类众多而且复杂多变 ❖心理测量的间接测量难度更大。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四、心理测量的定义 ❖ 广义测量定义: 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

程。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四、心理测量的定义 ❖ 心理测量定义: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定量描述的

活动。 ❖ 3、测量的对象:人的心理品质。 ❖ 心理品质具有内隐性,概念具有抽象性 ❖ 心理测量所测的心理品质实际上是人们的某种理论“构念”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六、心理测量的工具及其特性 ❖ 测验的本质:任何测量工具都是有参照点和测量单位的数字系统。 ❖ 量表的两要素:参照点、测量单位 六、心理测量的工具及其特性(续) ❖ 参照点:测量的起点,也称零点。 ❖ 参照点分类: 绝对零点:绝对理解 相对零点:测值零只能说品质处于“零点”这个状态 ❖ 有绝对零点的测量比只有相对零点的测量性能更好 ❖ 优良测量单位:有统一的意义,有恒定的价值。 六、心理测量的工具及其特性(续) ❖心理测量量表两要素的特点: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 参照点是人为的 ❖ 测量的单位要经过统计处理才能有统一意义,有恒定价值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七、心理测量误差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 ❖ 测量的误差: 测量所得值与欲测品质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值。 ❖ 误差的区别: 误差的性质 误差的大小 误差的来源 误差控制的难度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七、测量误差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续) ❖(一)测量误差的类型 ❖ 随机误差: 所得值与实际值之间大小和方向都会随机变化的差异值。 ❖ 系统误差: 所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那种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差异值。

七、测量误差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续) ❖(一)测量误差的类型(续) ❖ 特点: 误差与实际测量值共居一体、混淆难分。 ❖ 任务: 将它们分离出来,评估它们的大小, 研究控制办法。 七、测量误差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续) ❖(二)测量误差形成的原因 ❖1、心理品质的特殊性 ❖ 内隐、抽象,造成对目标认识不清晰,导致误差 不稳定,波动起伏,导致误差。 ❖ 受测者未掌握正确作答技能,致使作答不能代表 真实水平。 ❖ 受测者故意掩饰。致使评价出现误差。 七、测量误差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续) ❖2、使用质量不高的测量工具 ❖ 人的外显行为与人的心理品质只具备相关关系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 所测外显行为不是欲测心理品质的代表性行为 ❖ 测验项目只“刺激”出了欲测心理品质的一部分行为 ❖ 外显行为不清晰、不稳定 (二)测量误差形成的原因(续) ❖3、施测过程和施测环境安排控制不好 ❖ 施测过程没有统一要求, ❖ 测试指导语没有统一版本, ❖ 作答起始时间和长短不统一, ❖ 测试时的内外环境令被试不能集中精力, ❖ 测试过程失控、纪律混乱,舞弊 。 (二)测量误差形成的原因(续) ❖4、主试的不良品质 ❖主试对所测心理品质的理解有误 ❖主试实施的程序有误 ❖评分标准掌握不准确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八、心理测量误差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概述 ❖ 目标真分数,记为V,是测量者所追求的测量值。 ❖ 随机误差分数,记为E ❖ 非目标真分数(系统误差分数):记为I ❖ 目标真分数与非目标真分数合在一起称为真分数,记为T ❖ 信度:真分数方差在观察分数方差中所占的比, ❖ 记为: ❖ 效度:目标真分数方差在观察分数方差中所占的比 ❖ 记为;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九、心理测量误差控制的理论与技术 概述(续) ❖ 心理测量的误差控制的任务: ❖ 努力控制测量的随机误差,提高测量的信度。 ❖ 努力控制测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提高测量效度。 第二节 测验的类型与功能 ❖一、按所测心理品质不同分类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 (一)能力测验 ❖ 1.智力测验(Intelligence Test): ❖ 测量人的一般认知能力水平高低的测验。 ❖ 智力测验的结果比较稳定。 ❖ 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最早涉及领域 (一)能力测验(续) (一)能力测验(续) ❖2.能力倾向测验(Aptitude Test): ❖ 能力倾向测验类型: ❖ 一般能力倾向测验: 测量个体在多种能力上的潜在优势的测验。 ❖ 特殊能力倾向测验:测量个体在音乐、绘画等特殊能力上的潜在优势的测验。 (一)能力测验(续) ❖ 2.能力倾向测验(续): ❖ 能力倾向特点: 依赖于先天,与生活经验有关,一般不受专门教学或训练影响。 ❖ 能力倾向测验性质: 测值相对稳定,具有预测功能。

(一)能力测验(续) ❖3.成就测验(Achievement Tests): ❖ 成就测验特点: 在特定领域为检测应试者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设计的测

验。 教学和训练会明显改变成就测验的结果。 ❖ 成就测验类型: 学科成就测验、综合成就测验、诊断测验

(一)能力测验(续) 一、按所测心理品质不同分类(续) ❖(二)人格测验

❖ 人格测验(Personality Test): 测量个体人格的独特性和倾向性特征的测验。 ❖ 心理学人格概念特征: 概念非常广泛,涉及所有情感和非智力因素。 ❖ 应用较广的人格测验: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自陈人格测验、人格投射测验。 (二)人格测验(续) (二)人格测验(续) (二)人格测验(续) 第二节 测验的类型与功能 ❖二、按对被试评价时所用的参照标准 不同分类 ❖ 对被试评价所用的参照标准: 相对标准、绝对标准 ❖ 应用相对标准的称作为常模参照测验 ❖ 应用绝对标准的称作为标准参照测验 二、按评价参照标准不同分类 ❖(一)常模参照测验 (Norm-Referenced Test) ❖ 定义:以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来评价个体发展水平的测验。 二、按评价参照标准不同分类 ❖(一)常模参照测验 ❖ 性质: ❖ 执行可高可低的相对难度标准,难度的高低决定于团体本身的水平。 ❖ 可能使一些高利害、高竞争性测验难度失控。 ❖ 团体水平发生变化,常模参照测验要重新修订。 二、按评价参照标准不同分类 ❖(二)标准参照测验 (Criterion-Referenced Test) ❖ 定义:以个体水平是否达到测验领域某一固定标准来评价个体发展水平的测验。 二、按评价参照标准不同分类 ❖(二)标准参照测验(续) ❖ 性质: ❖ 使用绝对标准,不因很多个体都已达到而提高标准,也不因很多个体都未达到而降低标准。 ❖ 各种专业资格测验都属于标准参照测验。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二、按评价参照标准不同分类 ❖按评价参照标准不同分类小结: ❖ 常模参照和标准参照区分:理论上绝对,实际应用中有二者兼具的。 ❖ 附:潜力参照测验: ❖ 定义:以个体可能达到的水平来评价个体已经达到水平的测验。 ❖ 性质:符合对个体进行自身激励的评价思想。 第二节 测验的类型与功能 ❖三、标准化测验与非标准化测验 ❖ 标准化测验:四个方面的标准化要求 ❖ 测验编制过程标准化 ❖ 测验实施标准化 ❖ 测验评分标准化 ❖ 测验分数解释标准化 四个方面的标准化 ❖编制过程标准化 ❖ 标准化测验编制步骤(六步): ❖ 测验目标分解 ❖ 编制方案设计 ❖ 命题征题 四个方面的标准化 ❖编制过程标准化 ❖ 标准化测验编制步骤(续): ❖ 测试分析 ❖ 分数体系设计与制作 ❖ 测验使用指导书编写 四个方面的标准化 ❖编制过程标准化 ❖ 编制质量的标准化: ❖ 测验信度 ❖ 效度要求 ❖ 每个题目的质量要求 四个方面的标准化(续) ❖测验实施标准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