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丰乳肥臀》研究综述摘要: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丰乳肥臀》是莫言作品中研究成果较多并具有争议的一部作品。
1999年到2006年,武汉大学的四位教授曾围绕该作品进行了长达八年的争论,表达了对《丰乳肥臀》的不同态度。
本文以此争论为线索,展现了自《丰乳肥臀》出版以来学者们对这部作品的评论和态度。
关键词莫言《丰乳肥臀》综述一莫言研究成果追溯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山东高密人,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莫言开始进入评论家们的视角。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的整理,可以反映出学者们对莫言及其作品的研究情况。
从1985年开始,关于莫言的研究越来越多,1988年和1999年达到小高峰,进入21世纪之后,研究数量逐渐增多,2012年和2013年成果最为丰硕。
如表所示:表2:中国期刊网相关文章数据统计表注:数据来自中国期刊网,2013年为不完全统计。
研究呈现的态势与莫言的创作情况有关,1986年,莫言第一部长篇《红高粱家族》诞生,这也是他得到一致认可的一部作品。
1988和1989是莫言创作丰收年,相继创作了《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和《食草家族》。
莫言创作时间持续最久的一部作品是《丰乳肥臀》,与上一部作品相隔时间为六年,可见这部作品对莫言的重要性。
其长篇小说创作篇名、时间与研究文献数量如表所示:表1:莫言长篇小说创作时间表注:作品研究数量来自中国期刊网CSSCI文章由此表可知,在莫言众多长篇小说中,《丰乳肥臀》是中国期刊网CSSCI文章最多的一部作品,由此,可见《丰乳肥臀》这部作品的重要性。
《丰乳肥臀》完成于1995年,后经莫言五次修改,时间分别为1995年4月13日初稿于高密,1995年7月17日二稿于北京,1995年9月15日三稿于北京,2001年7月18日修订于北京,2009年11月再校于北京,五次易稿可见莫言对这部作品的重视程度。
《丰乳肥臀》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曾引起广泛的争议。
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10万元的奖金。
小说从抗日战争一直写到改革开放之后,书中的母亲和瑞典人马洛亚牧师生下了上官金童,和其他人生下了其他姐妹,这些姐妹亲属贯穿了中国20世纪的权力高层和民间势力,小说通过描写上官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政治气候的变迁。
二由《丰乳肥臀》引起的武汉大学教授八年之争《丰乳肥臀》这部作品自出版之后,因小说书名、内容等引起了来自各方的不同声音,其中就包括武汉大学的易竹贤、何国瑞、陆耀东、陈国恩四位教授在《武汉大学学报》上争论。
争论的始肇是武汉大学文学院何国瑞教授1999年发表在《武汉大学学报》第6期的文章《歌颂革命暴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文艺——社会主义文艺本质论之二》,文章认为“莫言的《丰乳肥臀》更是颠倒黑白,对革命极尽丑化之能事……这样的近乎反动的作品居然得到一些教授、评论家的极力称赞,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奖给10万元。
这真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咄咄怪事!”随后,2000年9月,武汉大学中文系易竹贤教授和陈国恩教授在《武汉大学学报》发表《<丰乳肥臀>是一部“近乎反动的作品”吗?——评何国瑞先生文学批评中的观念与方法》。
之后,何国瑞教授分别在2002年3月和2006年1月发表两篇回应文章,易竹和陈国恩教授发表一篇反驳文章,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陆耀东教授也于2003年3月发表《关于<丰乳肥臀>论争的我见》。
整场辩论围绕小说中鲁立人和司马库两个人物形象塑造、小说中身体叙事、作家立场问题展开,内容如表3所示:表3:三方观点简要概括总的来看,四位教授对《丰乳肥臀》这部作品的态度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持批判态度,如何国瑞教授认为进行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作者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进行写作,小说中鲁立人和司马库两人代表着两个不同阶级,因此两个阶级的人物形象上应该有明晰的区分,不能将共产党塑造的过于负面,将国民党塑造的过于正面。
小说中对男女关系的描写给社会带来了恶性的影响,应当予以批判。
二是持肯定态度,易竹贤、陈国恩教授认为无所谓作家的立场问题,作家进行创作时具有自主性。
其次,作家对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应该站在人性的立场上,而非阶级的立场。
人性是复杂的、多样的。
文艺作品不应该当做政治宣传的工具被利用,文学具有自身的价值和特点。
陆耀东教授认为社会大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对文学的审美和评价也应该有适时的调整;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虽然没有明确态度,但能够看出陆耀东教授的文学倾向,“文学工具论”已经被时代淘汰,应该尊重作家创作的独立性,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三批评者说《丰乳肥臀》《丰乳肥臀》出版于1995年,时隔改革开放仅17年。
通过整理文献发现,质疑的声音多来自新世纪之前的文章,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在当时较保守与传统的社会环境中,《丰乳肥臀》招来很多质疑的声音。
小说的书名,书中渗透的“丰乳”和“肥臀”情结在读者和评论家中间引起很多争议。
3.1 哗众取宠的书名和不堪的身体叙事恰如一个人的名字,一本书的名字影响了它带给人的最初印象,大多数作家在创作完一部作品之后,都会为作品的起名绞尽脑汁。
而莫言的这作品《丰乳肥臀》露骨而赤裸裸的书名刺激着读者们的触觉。
有些评论家认为“《丰乳肥臀》的书名本身具有哗众取宠的味道”1,莫言给这本书赋予这个书名是故意刺激、反讽众位的。
为了给这本书正名,1995年11月22日,莫言在《光明日报》发表《〈丰乳肥臀〉解》说:“丰乳与肥臀是大地上乃至宇宙中最美丽、最神圣、最庄严,当然也是最朴素的物质形态,她产生于大地,象征着大地。
这就是我把小说命名为《丰乳肥臀》的解释。
”莫言还讲述了自己创作的冲动来源于自己在军艺文学系上课时,看到一尊“母亲”的原始雕像打动了他,并一再强调这部作品是为了纪念和赞美伟大的母亲的。
但是莫言的解释并不能说服评论家们。
有评论家认为,我们都曾经是孩子,也都会怀念无私奉献的母亲,每当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母亲慈祥的脸庞、关怀备至的爱心,无私奉献的品行,绝对不会想到母亲的丰乳和肥臀,“对自己母亲的生理器官,孩子都是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不敢亵渎的”2也有人质疑,“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上官金童者流的丰乳肥臀,值得毫无保留的讴歌吗?”3当我们赞扬祖国博大的爱时,也会用比喻的手法说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即它也是带有神圣感的,但是《丰乳肥臀》中的描写失去了女性的美感,找不到母亲和大地的感觉了。
莫言说到因看到母亲的石雕像,感到庄严的朴素。
莫言所看的这尊雕像雕像属于“维纳斯系列”女神像,对人类之母,万物之母的大母神在表现女性“基1张军:《莫言:反讽艺术家——读<丰乳肥臀> 》《文艺争鸣》1996年5月15日2陈一水:《文学的失落——兼评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名作欣赏》1996年4月3刘蓓蓓李以洪:《母神崇拜与“肥臀情节”——读莫言的<丰乳肥臀>解》《文艺评论》1996年6月本特征”方面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但如果将乳和臀从整体形象中剥离出来,则影响了原始母神整体的生动气韵。
在文学作品中如此暴露的展现,是不够“庄严”的。
如此明目张胆地指称母亲的“丰肥”部位,起码有欠现代人必要的礼貌,有商品化的“标题效应”的嫌疑。
此外有人认为,雕像的审美和文字语言的审美不同,雕像展现的女性曲线美是静态的,而语言文字表达的是动态的,倘若表现女人身体曲线美的艺术“活”了起来,就有刺激感官的下流作用。
《丰乳肥臀》饱受批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作品中涉及大量的露骨的身体描写。
中国以往的作品大都回避着对女性乳房的直接描写,即使描写也都是含蓄而低调的,而《丰乳肥臀》中对人类的器官和性行为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非常规描写,读了让人脸红,冲击着读者们的心理底线。
有评论家认为,作家写人应该按照人类的共识赞扬和鞭挞,《丰乳肥臀》对母爱的展现时神经质的,而且认为小说中部分情节为了展现“身体”没有遵守客观规律和常识。
文章第七章倒叙清光绪26年,“我”的外祖父在院子里与德国鬼子搏斗身死后外祖母上吊,“德国兵放着枪冲进屋子,悬挂着一个雪白的女人身体。
那两只只有明亮的指甲盖的尖尖脚,让德国兵惊愕不止。
”大白天一个农村妇女会脱光了衣裤自杀是难以让人理解和接受的。
此外,上官金童在监狱中呆了15年,没有女人的奶头可以过,一出狱却大病一场,在病的要死的时候,只好由母亲主动出面去找“独乳老金”。
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讲,《丰乳肥臀》不加分析地将原装原汁的“性”与“力”注入进现代人性,其结果很可能是助长暴力、愚昧和邪恶,对社会和它的读者带来不良影响。
3.2 被抬高的上官鲁氏和缺少文学价值的上官金童上官鲁氏和上官金童是这部小说着重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们如历史河流上的浮萍,深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作者也通过他们两人的视角反映社会历史之发展。
不少评论家认为小说对这两个人物的塑造是失败的。
楼观云曾毫不讳言地指出小说“人物形象单薄而不够丰满,毫无个性而极端平面化,整部小说充斥的是莫言一个人的行为和莫言一个人的声音。
”4小说对上官鲁氏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莫言力图通过上官鲁氏这个人物形象展现母亲的伟大。
莫言在《如是说》中曾言:“我笔下的母亲……是大家的母亲,几乎集中了中国所有母亲的苦难,集所有的苦难于一身,也集所有的美德于一身……我认为这就歌颂了人们一种本原的力量。
”但是,有评论家认为,虽然上官鲁氏有坚韧顽强的生存意志,能超越阶级爱憎,具有母亲的情怀,但是这种感觉更多是山东农村妇女的坚忍和仗义品格,而不是《如是说》中所言具有“人类之母”的深厚博大和“本原力量”。
也有评论4楼观云:《令人遗憾的平庸之作——也谈莫言的<丰乳肥臀>》《当代文坛》1996年10月15日家认为,莫言要展现的主旨和实际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产生了偏差,原因在于小说塑造的母亲形象和我们传统观念中的母亲形象有相当大的差距。
母亲的形象应当高于普通的女性,尽管有着女性通常的本色,也不能张扬她的隐私,包括她的女性生理器官,否则亵渎母亲的神圣。
此外,母亲养育儿女靠的是心,既有生物雌性的本能,又有民族文化的传统底蕴,而非仅仅单纯的乳房和臀,否则与任何自然界的哺乳动物别无二致。
从大体上讲,《丰乳肥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起始于抗日战争终止于80年代,第二部分是从80年代至今。
“莫言在第一部分塑造了“母亲”的形象,象征了优秀的人性品德,但是这个主题在第二部分得到了无情的解构。
”5 小说中上官金童这个人物形象因其“恋乳”的特质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说对上官金童给“恋乳癖”进行了大量的渲染。
“上官金童的‘恋乳癖’是一种污点,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污点,有终生难以释怀的东西”6莫言曾说。
针对上官金童这个人物形象,有评论家直言,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失败的,因为他除了表达了莫言想要表达的对“女性”依赖,没有传递任何“美和善”的因素,没有产生任何力量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