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


的重点和方向, 以提高商品化处理技术, 达到与世界水平同步。
关键词: 商品化处理; 现状; 进展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编号 1007- 7731( 2006) 10- 90- 02
目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水果蔬菜的消费 需求已从 数量型 转向 质量型 , 不仅花色品种要多, 还 要求产品新鲜、干净和精美。陈耀邦在今年全国农业工作 会议上强调,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 在农产品供给持续增加的同时, 国内消费需求増速却大幅 回落, 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消费和价格持续疲软, 国内农产 品出口受到制约, 因而供求增长不同步, 使农产品阶段性、 结构性过剩的特征更加明显, 多数农产品积压难卖, 价格 下跌。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开展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中心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工 作, 可以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减少农产品的采后损失。可 以美化产品, 使其对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 提高农产品的 附加值, 农产品产后增值的潜力巨大, 世界发达国家都将 农产品的采后处理和保鲜、加工业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 加大采后资金的投入, 将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采后损失控制 在 2% - 5% 之内。从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值的构成来 看, 农产品产值的 70% 以上 是通过采后 商品化处理、贮 藏、运输和销售环节来实现的。因此, 逐步实现农产品采 后处理保鲜产业化, 已成为当务之急。 1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的现状
91
差距, 以气调保鲜为例: 近几年来, 国内气调保鲜研究也有 了一定的发展, 特别是苹果、梨的保鲜研究, 也取得了与国 外相同的效果, 但是, 气调保鲜的设备水平受国内技术水 平限制, 在运行成本、建设规范、气密性、操作水平、能耗方 面均大大落后于国外的水平, 严重制约了气调的健康发 展。 ( 4)缺乏工程化的成果及扩散体系, 成果向市场扩散 严重滞后, 我国 七五 期间的保鲜研究的成就是有目共 睹的,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手段, 大量的科研成果未能形成 产业化, 转化为生产力, 因而造成应用滞后的局面。从 六 五 至 八五 的十五年间, 虽然保鲜研究成果不少, 但没 有一个产品通过建立技术标准等工程化措施而获得农业 部和工业部的准产证。
了有关农产品采后处理的研究工作。 ( 1) 在果品保鲜方 面, 已基本弄清了苹果、梨、柑桔、香蕉四大果品贮藏时的 适宜湿度、温度、气体成分、乙烯控制限度以及主要贮藏病 害等, 使部分苹果、梨品种的保鲜期达到 6- 8个月; 柑桔 的常规性防腐保鲜问题已基本解决; 香蕉的催熟技术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对一些不耐贮水果如葡萄、水蜜桃、荔枝等 的保鲜技术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 2) 在蔬菜保 鲜方面, 基本摸索清了部分蔬菜流通体系保鲜技术的要求 与规律, 为建立蔬菜保鲜流通的技术体系打下了较好的基 础。 ( 3) 在保鲜设施方面, 建立了 600万 t的冷库贮藏能 力, 各地还因地制宜创造了不同形式的节能贮藏窖、窑、 洞、库等, 为实现低投入、低能耗的农产品保鲜产业化提供 了一定的基础设施。
15- 25 10
>1
20
70- 80 40- 60 1 3 - 1 2
1- 5
4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进展 当前果蔬商品化处理技术最重要的就是果蔬的保鲜
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果蔬保鲜业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 的重要内容, 是进入流通领域和市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 节, 是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势的产业。 就我国来说, 果蔬商品化处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距甚远, 产后损失十分惊人, 其主要原因就是国内有关科研成果缺 乏工程化组装和产业化扩散, 保鲜技术的应用严重滞后于 农业生产的发展。为解决国内存在的上述问题, 国家科技 部根据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 于一九九八年正式批准 依托珠海绿色南方保鲜公司和天津市农科院, 投资 2220 万元, 成立国家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集中解决全国重 大的产业化工程技术, 以推动我国果蔬保鲜技术的进步。 研究的主要方向与目标是采用 大力发展材料保鲜和生化 保鲜, 加快开发节能设施和气调保鲜, 实现果蔬保鲜产业 化 的技术路线,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果蔬采后保鲜产业。 每年至少提供 4需项以上新技术, 培训钱国保鲜技术骨干 200人以上, 实现社会效益 20亿元。 参考文献
我国幅员辽阔, 水果和蔬菜种类繁多, 许多名、优、特 产品风味独特, 可口诱人, 经济和营养价值很高, 不仅能够 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很强的竞 争潜力。但是, 由于我国还不够重视水果和蔬菜的采后商 品化处理, 大部分农产品以原始状态上市, 不分等级, 没有 包装, 更没有预冷等其它采后处理措施, 再加上贮藏、运输 设备不完善, 水果和蔬菜不能实现冷链流通等原因, 果蔬 采后损失严重, 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尤其 是在国际市场上, 我们一流的产品却卖不出一流的价格。 比如据有关专业人士的调查汇总, 我国水果的采后商品化 处理量只占水果总产量的 10% 左右, 大多数产品都存在
一流水果三流包装 的现状, 就连采后的冷藏保鲜、贮藏 运输等方面也不能及时到位, 造成处置不当的变质果及浪 费水果也占到水果总产量的 1 /7左右, 最终导致产品未来 得及在市场上竞争就先掉价的非正常 死亡 。采后产值 与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日本为 2 2, 美国为 3 7, 而我国
只有 0 38, 这充分说明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工作 的开展在我国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国外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的现状
[ 1] 许奕进, 吴锦铸, 黄苇, 张昭其 台湾青枣采后商品 化处理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03 01 51- 52
[ 2] 陈可跃 柑桔采后保鲜及商品化处理技术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3 03 25 [ 3] 孙庭霞, 董枝萍 李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安徽农学
通报, 2002 04 58 - 59 [ 4] 王日葵, 王成秋, 周炼, 邓烈 我国柑桔商品化处理技术现状调查
技术的差距必然导致行业的差距, 保鲜技术的落后直 接导致我国农产品采后价值的严重损失, 农产品采后增值 效益低于世界发达国家 (表 2)
表 2 国内外农产品产值、保鲜值、加工值、采后增值及总体损耗率比较
名称
国内 世界发达国家
贮藏量占 加工量占 农产品产值 农产品总体
产量 ( % ) 产量 ( % ) /处理后产值 损耗率 ( % )
果蔬商品化处理是果蔬采摘后的重要工作。一些发 达国家特别重视这方面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现在已达到 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并已在商业上大量应用, 取得了巨大 的经济效益。国外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具有应用标准化、 组织化、自动化和配套化的特点。 2 1 标准化 目前世界上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 为 了搞好果蔬的供应, 十分重视对标准化工作的智力和财力 投资, 充分发挥标准的作用。在果蔬产销的各个环节都有 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规格, 严格控制商品质量, 使整个果蔬 商品流通在各项标准控制下进行, 使生产者能获得较好的 收益, 消费者也能购买到质优鲜嫩的商品。许多国家如美 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已将标准化作为果蔬现代化 生产和管理的纽带。一些国际组织如欧洲共同体和经济 合作与发展组织还制定了统一的果蔬商品质量标准。通 过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强化了流通中商品的质量管理, 有利 于果蔬按质论价、优质优价。 2 2 组织化 发达国家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有的是 以农户为单位, 有的是由许多农户成立的小型合作社为单 位, 还有的是由许多农户成立的大型合作社为单位。为了 增加竞争力, 促进销售, 合理和高效率地利用采后处理机 械, 共同遵守果蔬质量标准。农业合作社已经开始进一步 完善经济组织, 把一级合作社聚集起来组成二级或三级合 作社。经营的完善不仅在组织和管理方面, 而且在产品集 中供应、市场批发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果蔬采后 商品化处理技术必须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意向, 既 服务于国际市场, 又服务于国内市场。 2 3 自动化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工作最初是由人 工完成的, 以后逐步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方向发展, 特别 是将电子计算机用于分选和计量装置及将光电子学用于 分选使得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多数现代化果蔬采后 处理工作站包括采收、清洗、预冷、涂蜡、分级、包装和运输 等机械, 但要根据处理的产品种类和规模选择设备。自动 化的好处不仅在于节省劳力, 提高工作效率, 还可以克服
的机械外, 还配备了冷藏运输车以及冷藏库和气调库。并
将包装车间与冷藏库和气调库连接起来, 生产场地内还设
有凉棚, 以便于空包装容器的堆放。这些设施的科学选用 和合理配套使用也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经济效益的一个
重要方面。主流保鲜技术
90
安徽农学通报, A nhu i A gri S ci Bul l 2006, 12( 10) : 90- 91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
张苑英 1 赖 萍2 李 富 1 张汉忠1
( 1 梅州市梅县病虫测报站, 广东梅州 514031; 2 梅州市病虫测报站, 广东梅州 514071)
摘 要: 本文叙述了国内外果蔬商品化处理的现状及 与世界 发达国 家的差 距, 提出了我 国果蔬 商品化 处理技 术研究
作者简介: 张苑英 ( 1953- ) , 女, 广东梅县人, 农艺师, 从事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 33 年。 收稿日期: 2006 - 09- 06
不同人之间的操作差异。但是尽管已做了很大的努力, 机
械对果蔬会造成伤害这一问题目前仍未得到解决, 仍是阻 碍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一大障碍。
2 4 配套化 现代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工作集采后 处理、运输和贮藏为一体。除配有采后处理、分级和包装
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02 06 26- 27 [ 5] 袁巧霞 柑桔鲜果商品化处理 工艺的改进 粮 油加工与 食品机
械, 2002 02 50
尽管如此, 由于产学研脱节和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 六五 特别是 七五 期间的大量科研成果没有转化成生 产力, 我国农产品的保鲜业整体水平大大落后于世界发达 国家, 表现为: ( 1)基础设施不足, 以冷库为例: 1993年, 冷 库总容量为 600万 ,t 不足农产品产量的 10% , 而大量的冷 库由于分布与布局不合理, 未能充分利用, 果蔬损失率高 达 20% 以上。 ( 2)保鲜系统尚未建成: 例如完整的采后冷 链系统尚未建成, 使 七五 期间研究出的各种水果蔬菜 贮运规范标准的实施成为空架子, 这些成果只能 养在深 闺人未识 。 ( 3)先进的保鲜技术和设备与国外尚有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