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仅发生于雏番鸭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2.禽流感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类烈性传染病,一但发生禽流感,应立即隔离、封锁疫区,并对禽群全部扑杀。
()13.大肠杆菌病可通过空气传播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等从消化道传播,但不会垂直传播。
()14.ND、AIV、IBV、MDV、IBDV都具有两种以上的血清型。
()15.传染性鼻炎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但幼龄鸡感染后表现较为严重。
三、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 下列疾病中,主要发生于1月龄左右雏鸡的是:
A.传染性法氏囊病 B . 马立克氏病
C.鸭瘟 D. 传染性喉气管炎
2.鸭疫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特征不包括以下哪种:
A. 纤维素性心包炎
B. 纤维素性肝周炎
C. 纤维素性气囊炎
D. 纤维素性肠炎
3. 鸡群接种疫苗的原则是:
A.尽可能接种所有的疫苗。
B.发什么病,接种什么疫苗。
C.一般不使用疫苗,用药物和蛋黄液等预防控制疾病。
D.根据当地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用优质的疫苗。
4. 下列关于新城疫疾病的介绍,哪条是错误的:
A. 被OIE定为A类烈性传染病
B. 病原属于副粘病毒科
C. 该病可经蛋垂直传播
D.病变以消化道为主
5. 健康鸡食入鸡球虫的后可以引起球虫病。
A. 卵囊
B. 孢子化卵囊
C. 子孢子
D. 裂殖子
6.能够引起产蛋鸡的产蛋量和蛋品质明显下降的病毒病是:
A. 传染性支气管炎
B. 禽流感
C. 新城疫
D. 传染性喉气管炎
7. 鸭病毒性肝炎:
A. 有7个血清型
B. 传染性不强
C. 主要发生于雏鸭
D. 病原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
8. 柔嫩艾美尔球虫寄生的部位主要是:
A. 小肠前段
B. 十二指肠
C. 盲肠
D.小肠中段
9. 关于传染性法氏囊病错误的叙述是:
A.病毒入侵后,首先在法氏囊中繁殖
B. 具有两个血清型
C. 为一过性病程,呈尖峰氏死亡曲线
D. 主要发生于雏鸡
10. 下列哪一条关于禽霍乱的表述是错误的:
A. 病原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B. 常发生于产蛋鸡
C. 典型症状为肉髯肿胀,变青紫色
D. 对水禽无致病性
四、问答题:(共40分)
1. 请简述禽病的诊断原则。
(6分)
2. 请分析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
(6分)
3. 试述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要点。
(8分)
4. 列举鸭的几种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并叙述如何进行鉴别诊断?(10分)
5. 以鸡新城疫为例,试述如何控制或消灭家禽烈性传染病?(10分)
《禽病学》考试试卷标准答案
一、填空
1.马立克氏病MD,禽白血病AL
2.住白细胞虫病、球虫病、组织滴虫病
3.体温升高、脚软下痢、肿头流泪、食道有出血点
4.鸡败血支原体感染、传染性滑膜炎、火鸡支原体感染
5.9、3-6、柔嫩
6.B1、肝癌
7.禽传染性脑脊髓炎、减蛋综合症、小鹅瘟大肠杆菌病、鸡白痢
8.HA、HI
9.鸡败血支原体、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鸭肝炎病毒、球虫
10.速发嗜内脏型新城疫、速发嗜肺脑型新城疫、中发型新城疫、缓发型新城疫
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各处的浆膜黏膜出血,喉头气管充血出血
11.A H5、H7 抗原的漂移抗原的转变
12.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白肌病、成鸡繁殖障碍
13.内脏型、神经型、皮肤型、眼型
14.心肌、肺、肝等脏器出现白色坏死灶或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盲肠有干烙样物,形成“盲肠芯”、卵巢和卵泡变形、坏死
15.小鹅瘟渗出性肠炎,小肠黏膜的大部分坏死脱落,与渗出物形成假膜状的栓子堵塞肠道
16.多发性神经炎血液凝固障碍,全身性出血素质
17.异刺线虫
二、1.3.5.8.12.13.15错;2.4.6.7.9.10.11.14对
三、选择
1-5DDDCB;6-10ACCAD
四问答题
一\1.禽场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2.临床检查3.病理解剖学检查。
4.微生物学检查。
5.寄生虫学检查。
6.饲料营养成分的分析。
7.毒物检验。
8.预防和治疗实验。
9.其他实验
二、1.母源抗体的干扰。
2.早期感染。
3.疫苗质量欠佳。
4.强毒株的出现。
5.免疫抑制。
6.应激反应。
7.饲养管理。
8.遗传易感性。
三、要从易感动物,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几个方面进行区别。
禽流感:临床症状:头颈肿胀,鸡冠肉髯肿胀,出血,坏死,眼睑周围肿胀,呼吸困难,咳嗽,张口呼吸,板有神经症状,病鸡痉挛,头颈后折,运动失调;病理变化:头部面部水肿,肌胃腺胃出血,胰腺出血充血坏死,腿部鳞片出血。
传染性喉气管炎:临床症状: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及咳出带血的渗出物,气管干罗音;病理变化:喉头及气管上部充血出血,内有血性渗出物。
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咳嗽,喷嚏,流黏性浆液性鼻液;病理变化:喉头及气管下部充血出血,呼吸道黏膜形成假膜,有出血,溃疡。
四\主要从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进行区别
鸭瘟:由鸭瘟病毒引起,主要侵害2-3周龄的鸭;临床症状:体温升高、脚软、肿头流泪,食道有出血点;病理变化:肝表面与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灶,胆囊肿大,心外膜与心内膜出血,全身皮下水肿,俗称大头瘟。
鸭病毒性肝炎:由鸭肝炎病毒引起,侵害2月龄到4月龄的鸭,病程较短;临床症状:初期精神沉郁,身体倒向一侧,双脚反复乱蹬,后期运动失调,痉挛,呈角工反张而死;病理变化:肝脏肿大,有出血,全身呈败血症过程。
鸭疫里默氏杆菌:由鸭疫里默氏杆菌侵害雏鸭;临床症状:腹泻,排白色或绿色粪便,眼鼻有浆液性渗出物,有时伴有神经症状,表现为痉挛,运动失调;病理变化: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干酪样输卵管炎。
鸭出败:多杀性巴氏杆菌;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腹泻,口鼻有分泌物;病理变化:肝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点,大小均一。
五、1.平时的预防措施:全进全出、保温、通风,防疫制度,免疫程序制定,参观访问控制。
2.采用紧急措施:隔离消毒和封锁,病死鸡的妥善处理,深埋、焚烧等。
3.紧急接种,原则:先注射健康群,一般用两倍量的疫苗,多换针头,预防继发或并发细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