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89例的临床分析

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89例的临床分析

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89例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肝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1998年3月~2004年3月期间,对89例肝脓肿病人予以B超引导下肝脓肿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术。

结果本组89例病人共进行102次穿刺置管引流术,效果满意。

结论 B超引导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简便、安全、住院时间短、费用少,并发症和病死率低,可用于治疗大多数肝脓肿。

关键词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
Clinical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drainage operation in89cases of liver abscess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sing of acupuncture drainage operation in liver abscess.Methods Review range from March1998to March2004,acupunctrue drainage operation guiding from B ultrasound in89cases of liver abscess.Results There are102times acupuncture drainage operation in89cases of liver abscess,the r
esult is satisfactory.Conclusion The method that acupuncture drainage operation guiding from B ultrasound in liver abˉscess is simple,safety,short-time of staying in hospital,inexpensive,complication and death rate is low,it can treat most of the liver abscess.
Key words liver abscess acupuncture drainage operation
肝脓肿是常见病,其治疗方法有很多,我院于1998年3月~2004年3月期间,对89例肝脓肿病人进行102次B超引导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9例,男49例,女40例,年龄11~77岁,其中60岁以上者18例。

本组肝脓肿病人中,细菌性肝脓肿80例,占89.9%,阿米巴肝脓肿9例,占10.1%。

肝脏多发脓肿者56例,占6
2.9%,直径范围在
3.0~12cm之间,脓肿为2~6个不等。

单发脓肿者33例,占37.1%,直径在8.0~19cm之间,其中右叶28例,左叶5例。

肝脓肿并发糖尿病2例,并发肝癌、胆管癌各1例,并发胆道结石3例。

1.2 操作方法先于床边进行B超检查,选定合适的穿刺点、进针方向及进针深度。

B超定位要求:(1)进针路径短;(2)在冠状面及矢状面方向上均要求位置尽量低;(3)易于固定、导管不易扭曲,便于术后病人活动;(4)经过少量(2~3cm)肝组织;(5)避开大血管、胆管、膈肌及周围脏器。

手术时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由穿刺部位局麻至壁层腹膜。

采用18G PTCD针及引流管,针长15~20cm,根据B超确定的穿刺点(尽量选于肋骨上缘)、方向和深度进针,至预定穿刺深度后回抽,并可带有负压进针。

如有脓液抽出,拔出穿刺针,更换引流导管。

操作过程中可在超声探头监测引导下穿刺;穿刺成功后,取出部分脓肿液送作细菌培养加药敏、常规检查及革兰染色涂片检查,指导临床治疗。

早期脓液较稠、较多,可用持续负压器吸引或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可间断注入抗生素进行治
疗。

2 结果
本组89例病人共进行102次穿刺术,置管引流术,其中78例病人经过1次置管引流术,9例病人经过2次穿刺置管引流术,2例病人经过3次穿刺置管引流术;术后经补液抗炎治疗后,86例病人体温、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B超或CT检查示脓腔消失后出院;3例病人因合并肝内胆道结石,病情稳定后行相应手术治疗。

本组治愈率为96.63%。

平均疗程19天(8~30天)。

本组89例肝脓肿液培养有70例阳性,致病菌分别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肠菌、绿脓假单胞菌和阴沟肠细菌。

其中52例病人在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出来后改用有效抗生素静滴及脓腔冲洗治疗。

19例脓液培养阴性者中,9例肠道检出阿米巴原虫。

3 讨论
细菌性肝脓肿形成后,由于肝脏的血流丰富,脓腔内大量的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明显的全身性脓毒血症表现,如寒战、高热、食欲不振、全身乏力、体重下降、恶心呕吐、白细胞总数增高等,病情严重而急骤,少数病人可伴有黄疸。

阿米巴性肝脓肿可表现为稽留热、弛张热或长期低热,若伴发细菌感染,亦可有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

总之,肝脓肿常使病人处于一种极度消耗状态,并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等。

因此,及时将肝脓肿中的脓液引流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对脓肿较大、一般状态较差、病程较长、中毒症状较重的病人显得尤为重要[1]。

对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