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pptx
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pptx
第三讲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 编制程序复习——城市规划的层面
城市发展战略 建设控制引导
(城市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纲要:对城市发展提出原则性意见,作为总体规划编制依据 分区规划: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可编,为下一层面规划提供依据
1
第四讲 城市发展战略
古汉语中的战略,是指战争的方略或用兵 的谋略,是基于对战争全局的研究、分析、 判断而做出的驾驭整个军事态势、指导战 争取得胜利的谋划和决策。
发展战略:
人类为了某一社会活动能够继续存在并取 得进一步发展,而做出的带有全局性、长 远性,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与谋划。
城市发展战略:
是指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 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 谋划,它是关于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目 标的方针、政策、途径、措施、步骤的高 度概括。
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区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1956年国家建委制定了《区域规划编制和审 批暂行办法》
对铁路干线、国道、省道、区域的水源、 能源基地等作出部署
我国尚无从事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的常设机 构,通常由政府发改委、建委等牵头组织 有关单位进行合作编制。
目前其审批、法律地位等都还没有明确的 规定。
1997年国土局颁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 规定》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 行) 》
全国、省级、地级土地利用规划应划定主要农田 保护区、土地管理区、土地复垦区、土地开发区 等;
县乡级应划定土地用途分区,按农业用地、种植 园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区等九类用地划界 。
土地用途分区和控制指标的确立是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国土规划
有关国家土地的规划行为 (1)日本
➢土地利用的调整、土地买卖和土地开发行为 的限制、闲置土地的管理。 ➢对土地利用、经营开发、保护作安排
(2)荷兰
较早编制国土规划的国家
➢1972年“国土规划已从一项有关土地利用 的政策发展为一种针对国土结构、人和环 境质量的政策”
(3)中国
➢ 1981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土地管 理局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城镇建设用地应按 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城市总体规划要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用地规模不 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例:《厦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 会发展长期计划及设想,对一定地区范围内, 在综合分析评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 条件的基础上,作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 环境保护发展建设的综合安排。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第二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 纲要 第四节 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什么是“战略”?
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导;
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长期性的 、相对稳定的、决定全局的谋划
战略一词,原本是一个军事术语。
长三角区域规划
为国家首批区域规划试点之一,耗资2000万元,据称咨 询了400多位专家意见,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主持,从2004年11月开始编制,历时近三年。
长三角区域近 10万平方公里 ,8200万人, 涵盖上海、江 苏8市和浙江7 市,呈“15+1” 格局,是中国 最早被认可的 城市群地区, 也是最早在区 域层面推进一 体化的地区。
六是重大基础设施协调与建设方面,规划将综合 交通和能源作为两大重点,提出加快沪宁、沪杭、 杭甬、沿长江、沿海和宁湖(湖州)杭6大重点 交通通道建设,以及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同时提 出了煤炭、油气、液化天然气、电力和新能源等 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七是提出区域内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对沪宁杭沿线,采取最严 格措施保护优质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 对沿江(长江)、沿湾(杭州湾),优先安排建 设用地指标;对沿海和宁湖(湖州)杭线及其他 沿路发展带,适度安排建设用地;对沿湖(太湖) 地区则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 略的研究。
第二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
城市背景: 区域发展背景; 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背景 前期工作:深入了解区域规划、城镇体系
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 及它们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我国在以上规划的编制方面还不成熟、不 规范,各类规划内容多有交叉
四是提出城镇体系发展整体思路பைடு நூலகம்重点
优化沪宁、沪杭沿线城镇功能,加快沿江、 沿(杭州)湾城镇发展,做大沿海和宁湖 (湖州)杭沿线的城镇规模,逐步建成以 上海一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南京、杭州、 苏州、无锡、宁波等副中心城市为支撑的 世界级城市群和城镇体系。
五是明确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做大做强石化、钢 铁、电子信息产业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 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纺织轻工和旅游业等传统 优势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和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具有先导作用的新型产 业。
二是将长三角区域功能定位为:我国综合实
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 级城市群的地区。
三是确定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为“一核 六带”,即强化上海这个发展核心,优化提升沪
宁、沪杭沿线发展带,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沿 (杭州)湾发展带,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培育 宁湖(湖州)杭发展带,引导发展沿湖(太湖) 生态服务带。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 》
主要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长三角区域发展指导思想原则。
将逐步在壮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长江流域 快速崛起、带动中西部加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 协调发展、引领我国全面参加全球竞争中,发挥 核心作用。
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 展;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 践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坚 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
➢ 研究编制《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纲要》( 实际上是区域规划性质)
➢ 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 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
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和地区组合 与发展;环境保护及影响地区经济的问题的 解决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的专项控制和有机 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