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初二下数学压轴题

苏教版初二下数学压轴题


1. 如图,在ABC △中,90BAC ∠=
,AD 是BC 边上的高,E 是BC 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 C ,重
合),EF AB ⊥,EG AC ⊥,垂足分别为F G ,.
(1)求证:
EG CG
AD CD
=; (2)FD 与DG 是否垂直?若垂直,请给出证明;若不垂直,请说明理由; (3)当AB AC =时,FD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吗?并说明理由.
2.操作:如图①,点O 为线段MN 的中点,直线PQ 与MN 相交于点O ,请利用图①画出一对以点O 为对称中心的全等三角形.
根据上述操作得到的经验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探究一: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E 为BC 边的中点,BAE EAF ∠=∠,AF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试探究线段AB 与AF CF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探究二:如图③,DE BC ,相交于点E ,BA 交DE 于点A ,且:1:2BE EC =,BAE EDF ∠=∠,
CF AB ∥.若51AB CF ==,,
求DF 的长度.
F
A
G
C
E
B
P O M N Q
图① A B E

C D
图②
D A
B E

C 图③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40-,,
点B 的坐标为()()00.b b >,P 是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作PC x ⊥轴,垂足为.C 记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点P ′不在y 轴上),连结
PP P A P C ''′,,.设点P 的横坐标为.a (1)当3b =时,
①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②若点P ′的坐标是
()1m -,,
求m 的值; (2)若点P 在第一象限,记直线AB 与P C ′
的交点为.D 当13P D DC =′∶∶时,求a 的值; (3)是否同时存在a b ,,使P C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a b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5AB DC ==,6AD =,12BC =.动点P 从D 点出发
沿DC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Q 从C 点出发沿CB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B 点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P 点到达C 点时,Q 点随之停止运动. (1)梯形ABCD 的面积等于 ;
(2)当PQ AB ∥时,P 点离开D 点的时间等于 秒; (3)当P Q C ,,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P 点离开D 点多少时间?
C B

5、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Rt △AOB 的斜边OB 在x 轴上,直线y=3x- 4经过等腰Rt △AOB 的直角顶点A ,交y 轴于C 点,双曲线k
y x
=也经过A 点。

(1)求点A 坐标; (2)求k 的值;
(3)若点P 为x 正半轴上一动点,在点A 的右侧的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PAM 是以点A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若点P 为x 负半轴上一动点,在点A 的左侧的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得△PAN 是以点A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A=12cm ,OB=6cm ,点P 从点O 开始沿OA 边向点A 以1厘米/
秒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O 边向点O 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 、Q 同时出发,用t 秒表示移动的时间(06t ≤≤),那么
(1)设△POQ 的面积为y (厘米2),求y 关于t(秒)的函数解析式;
(2)当t=3时,将△POQ 沿直线PQ 翻折后得到△PCQ ,试判断点C 是否落在直线AB 上,并说明理
由;
(3)当t 为何值时,以O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
备用图

7、阅读:如图1把两块全等的含45°的直角三角板ABC 和DEF 叠放在一起,使三角板DEF 的锐角顶点D 与三角板ABC 的斜边中点O 重合,把三角板ABC 固定不动,让三角板DEF 绕点D 旋转,两边分别与线段AB 、BC 相交于点P 、Q,易说明△APD ∽△CDQ .
猜想(1):如图2,将含30°的三角板DEF (其中∠EDF=30°)的锐角顶点D 与等腰三角形ABC (其
中∠ABC = 120°)的底边中点O 重合,两边分别与线段AB 、BC 相交于点P 、Q .写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 (直接填在横线上); 验证(2):其它条件不变,将三角板DEF 旋转至两边分别与线段AB 的延长线、边BC 相交于点P 、Q .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请你在图3上补全图形,并说明理由.
连结PQ ,△APD 与△DPQ 是否相似?为什么? 探究(3):根据(1)(2)的解答过程,你能将两三角板改为一个更为一般的条件,使得(1)
8、等腰△ABC ,AB=AC ,∠BAC=120°,P 为BC 的中点,小慧拿着含30°角的透明三角板,使30°角的顶点落在点P ,三角板绕P 点旋转.
(1)如图a ,当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时.求证:△BP E ~△CFP ;
(2)操作:将三角板绕点P 旋转到图b 情形时,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BA 的延长线、边AC 于点E 、F .
① 探究1:△BP E 与△CFP 还相似吗?(只需写出结论)
② 探究2:连结EF ,△BP E 与△PFE 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
E 图1
图2 D(O) B C
F
E P
Q
A 图3
A
C
B B
P
B
9、已知,如图,直线
39
22
y x
=+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
k
y
x
=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C,
S△AOC=9。

(1)求S△AOB (2)求k的值
(3)D是双曲线
k
y
x
=上一点, DE垂直x轴于E,若以O、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试
求点D的坐标。

10.已知反比例函数
k
y
x
=与直线y=
1
4
x相交于A、B两点.第一象限上的点M(m,n)(在A点左侧)是
k
y
x
=
上的动点,过点B作BD∥y轴交x轴于点D.过N(0,-n)作NC∥x轴交
k
y
x
=于点E,交BD于点C.
(1)若点D坐标是(-8,0),求A、B两点坐标及k的值.
(2)若B是CD的中点,四边形OBCE的面积为4,求直线CM的解析式.
(3)设直线AM、BM分别与y轴相交于P、Q两点,且MA=pMP,MB=qMQ,求p-q的值.(直接写出结
果).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