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833 纺织材料学东华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科目:纺织材料学(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生做1~10题,凡专业课“非织造学”的考生做6~15题)1.织物舒适性 9.蠕变与应力松弛2.变形纱 10.高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3.织物悬垂性 11.ES纤维4.机织物紧度与针织物未充满系数 12.毛型化纤5.捻系数 13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6.羊毛品质支数 14.极限氧指数7.玻璃化温度 15.纤维初始模量8.吸湿滞后性二、问答与计算题(共70分):(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生做1~5题,凡专业课考“非织造学”的考生做4~9题)1、(15分)简述蚕丝纤维的特性及设计仿真丝织物的思路(包括纤维、纱线、织物组织、后整理等)2、(16分)简述纱线细度不匀形成的原因?纱线细度不匀对织造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评述纱线细度不匀的测试方法?3、(12分)有一批名义特数为18tex的涤65/棉35混纺纱,测得平均每缕纱干重为⒈75g,每缕纱长为100m。
求:(1)该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和实际特数(tex);(2)该混纺纱的重量偏差(%);(3)该混纺纱的英制支数。
(已知:棉的特制公定回潮率为8.5%,英制公定回潮率为9.89%,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4、(15分)纺织材料在加工和使用中的静电是如何产生的?试述消除静电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5、(12分)今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对3旦、51mm的锦纶纤维进行强伸性能测试,夹持距离为20mm,测得平均单强为14.1gf,平均断裂伸长为0.8mm。
试求:(1)该纤维的相对强度(cN/dtex)、断裂应力(N/mm2)和断裂伸长率(%);(已知:锦纶纤维的密度为1.14g/cm3)(2)当测试温度不变,而湿度增大时,则该纤维的强度和伸长将有什麽变化?说明其原因。
6、(10分)试分析纤维的手感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7、(10分)下列纤维中(棉纤维、羊毛纤维、粘胶纤维、涤纶纤维、丙纶纤维),哪些可用超声波粘合法加固成非织造布?说明其原因。
8、(15分)试述丙纶纤维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质及其在服用和产业领域的应用。
9、(8分)今有一批粘胶纤维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5.2g。
求:(1)该批粘胶纤维的回潮率(%);(2)该批粘胶纤维的标准重量(kg)。
(已知:粘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为13%)东华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科目:纺织材料(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棉纤维成熟度 6.转移指数2.吸湿滞后性 7.随机不匀3.取向度 8.变形纱4.蠕变与应力松弛 9.紧度与未充满系数5.热定型 l0.织物免烫性二、问答题(共48分):(注:统考生做1,2,3,4题,单考生从1,2,3,4,5题中任选4题) 1.(12分)何谓羊毛的缩绒性,分析说明缩绒性在羊毛加工和使用中的利弊及其克服弊端的方法。
2.(12分)描述苎麻、羊毛、粘胶和涤纶纤维的燃烧特征,试述纤维燃烧性的指标及其含义以及提高纺织品耐燃性的方法。
3.(12分)反映纱线加捻特性的指标有哪些?说明其各自的含义及对服装面料的外观和手感的影响。
4.(12分)试述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的因素及过程。
5.(12分)试述合纤织物加工和使用中产生静电的原因及其常用的消除静电的方法和原理。
三、计算题(共22分):1、(12分)现有英制支数为30s的涤65/棉35的混纺纱2000公斤,取50克试样经烘干后称重为48.5克。
试求:(1)该混纺纱的特数(tex);(2)该混纺纱的公制公定回潮率和标准重量。
(注:棉的公制公定回潮率为8.5%,英制公定回潮率为9.89%,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2、(10分)已知四种纤维的强度测量值:苎麻为36km(断裂长度),粘胶纤维为3.5cN/dtex,涤纶为5.2gf/d,羊毛为298N/mm2。
试比较它们相对强度的大小。
(已知纤维密度:苎麻 1.54g/cm3,粘胶纤维1.52g/cm3,涤纶1.38g/cm3,羊毛1.32g/cm3)。
东华大学 200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科目:纺织材料学(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1.再生纤维 6.质量比电阻2.转移指数 7.周期性不匀3.吸湿滞后性 8.假捻变形纱4.纤维双折射 9.织物的悬垂性5.断裂比功 10.紧度与未充满系数二、问答与计算题(共100分):1.(15分)常用的表征纤维细度的指标有哪些?给出各自含义及适用的纤维。
分析说明纤维细度对纺纱工艺及成纱质量的影响。
2.(15分)何谓高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合成纤维有哪些热转变点?说明各自定义及其在加工和使用中的应用。
3.(15分)以棉、粘胶纤维、醋酯纤维、涤纶为例,阐述影响纤维吸湿性的主要因素。
4.(15分)织物(或服装)的服用性能包括哪些内容?说明各自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5.(15分)测得65/35涤/粘混纺纱,每缕纱长100m,30缕纱的实测总重量为55.6g,该纱实际回潮率为4.7%,求该纱的特数、英制支数、公制支数及纱直径。
(己知:混纺纱的体积重量δ=0.88g/cm3;纯涤纶纱的公定回潮率0.4%;粘胶纱的公定回潮率为13%)6.(15分)某纯羊毛衫的线圈长度为2.7mm,纵密为92线圈/5cm,横密为76线圈/5cm,纱线细度为18tex,公定回潮率为15%。
试求该针织物的平方米干重(g/m2),并说明纯毛织物在生产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7.(15分)推导公式:δβα•=tg8921。
式中:α1为纱线捻系数;β为捻回角;δ为纱线体积重量。
试述加捻对纱线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东华大学 2004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科目:纺织材料学(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1.结晶度与取向度 6.纱条周期性不匀2. 羊毛的缩绒性 7. 包芯纱3. 玻璃化温度 8. 针织物线圈长度4. 纤维的双折射率 9.织物悬垂性和悬垂系数5.纺织材料耐疲劳性能 10.交织物二、问答题(共75分):1. (15分)试分析棉纤维的转曲、细羊毛卷曲和化学短纤维卷曲的形成原因;并给出描述纤维卷曲特性的指标,说明它们的含义。
2.(15分)如右图为棉与低强高伸涤纶的拉伸曲线,试比较两者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的大小。
若将两种纤维混纺,分析随着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其混纺纱强力、吸湿性、耐磨性、抗熔性的变化及原因。
3. (15分)写出POY、DTY、FDY、ATY四种变形丝的中文全称并从结构与性能上比较变形丝、短纤纱、普通长丝的特点。
4. (15分)试分析短纤纱中纤维内外转移的产生原因,表示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在织物设计中的应用。
5. (15分)试述织物折痕回复性的表征指标、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比较机织物和针织物折痕回复性的差异及原因。
三、计算题(共25分)1. (15分)摇取棉纱30缕,每缕100m,称得总重为59.2g,经烘燥的干重55.2g,求该棉纱的实际回潮率、特数和英制支数;又在捻度测试仪上测得该单纱在250mm长度上平均捻回数(加捻退捻法)为340,试求该纱的捻系数和捻回角。
(已知该棉纱的公定回潮率为8.5%,体积密度为0.93g/cm3)2. (10分)一棉平布,其经纬纱细度都是29tex,经纬向密度分别为236根/10cm、230根/10cm。
求:(1)该织物的经向紧度、纬向紧度、总紧度;(2)不考虑织缩率,估算其平方米重量。
(已知纱线体积密度δ=0.93g/cm3)东华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833 纺织材料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分子间引力2、高分子聚合度3、表面张力4、复合纤维5、相对湿度6、极限氧指数7、拉伸弹性回复率 8、纤维吸湿热 9、再生纤维素纤维10、织物断裂功二、简答题(100分)1.(15分)讨论纤维的取向度对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包括拉伸强力、初始拉伸模量、断裂伸长。
2.(15分)纤维的吸湿性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列出三种吸湿性好和三种吸湿性差的纤维。
3.(15分)化纤纺丝有哪几种方法?多适用于哪些纤维?4.(15分)给出以下五种纤维,并提供一只有蒸馏水和火的实验室,试将它们用该实验室现有条件区别开来。
玻璃纤维、粘胶纤维、涤纶纤维、棉纤维、聚丙烯纤维5.(10分)测得一根15米长的涤纶纱重0.2g,计算其特数、英制支数、公制支数、及纱线直径。
(已知:涤纶的密度为1.38g/cm3)6.(15分)下图为矣丙烯纤维的拉伸曲线,标出纤维的断裂伸长、拉伸强力、屈服点、拉伸断裂功。
7.(15分)给定以下纺织品,选择纤维和织物,并简述理由男士衬衫大衣毛衣被单窗帘登山缆绳东华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833 纺织材料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1、纳米尺度和纳米纤维材料2、混纺纱及复合纱3、织物结构相和零结构相4、纤维的原纤结构及聚集态结构5、差微摩擦效应与毡缩性6、线圈排列密度和未充满系数7、纤维的双折射率与取向因子 8、初始模量与动态损耗模量9、临界捻系数与强力利用系数 10、纺织材料的耐光性及光照稳定性二、问答与计算题(100分)1.(15分)试比较羊毛纤维、锦纶纤维和弹性纤维在结构和弹性性能上的同异点,并讨论如何表达纤维的弹性及稳定性。
2.(15分)试说明为何棉纤维的成熟度,或羊毛的直径是其品质评定的最主要指标(任选一种纤维)?并简述这一指标的基本测量方法及其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3.(15分)依据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讨论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的因素,以及克服织物起毛起球的方法。
4.(15分)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苎麻与涤纶纤维的拉伸曲线,若将两种纤维混纺,试分析随着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其混纺纱强力、吸湿性、耐磨性、抗熔性的变化及原因。
5.(15分)试定义织物的风格及舒适性和织物功能的可靠性及使用安全性,并阐述其在衣着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中的意义和基本表达内容。
6.(15分)假设一高聚物的力学模型为Voigt(或Kelvin)模型,即弹簧和粘壶的并联模型,并已知施加的拉伸应变ε=kt,试求该高聚物的初始模量;当应变ε=ε0 时,试证明该高聚物无应力松弛。
7.(10分)已知经纱为毛/涤混纺纱,纱密度δT=0.81g/cm3;纬纱为纯= 36公支;经、毛纱,纱直径为0.2mm;经、纬纱支相同,NmT = Nmw纬密分别为PT=400根/10cm;PW=250根/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