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PPT优秀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PPT优秀课件
19世纪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民族乐派音乐
7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背景:
①工业革命的初步完成,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人们逐渐要求强调精神的自由,古典主义音乐 注重结构的严谨和整体的和谐完美,而人民不甘 于思想的束缚,要求抒发感情,这就使这一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应运而生)
②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使音乐发展呈 现出多样性和族性的特点
1
一、关于世界音乐流派的演变
18世纪下半叶: 古典主义音乐
1.背景:
18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进行,各国资产阶级革 命相继展开,所以这是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决战的 时代,需要人民为革命献身,需要人民克制自已的 感情,服从理性和法规,为祖国尽职尽责。
2.特点:
①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节制感情,讲究协调,强调 风格高雅,体现乐观向上的精神 ②写人是群体的,音乐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
2
3.代表:
莫扎特(奥地利)---音乐神童 海顿(奥地利) ---交响乐之-乐圣
3
贝多芬是继承古典主义 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 “乐圣”式伟大人物。
失聪后,以惊人的毅力, 与命运抗争,创作了大量 不朽的音乐作品。如《第 3(英雄)交响曲》《第5 (命运)交响曲》《第9 (合唱)交响曲》《月光 奏鸣曲》等,他崇尚民主 与自由,关注个人的自由 和尊严。
8
2.主要表现形式和代表:
⑴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交响乐:(德意志)贝多芬的晚期交响乐作品 圆舞曲:(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施《蓝色多瑙河》
(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
歌 剧 (法)比才《卡门》
9
《茶威花尔女》第剧照
《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
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
女人”(或“失足者”),一般
16
3.特点:
①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注重抒情性、自传 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个体性)
②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 乐派(民族性) ③出现了交响乐、圆舞曲和歌剧(多样性)
----风格多样正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精神
17
一、关于世界音乐流派的演变
18世纪下半叶: 古典主义音乐
19世纪
重要部分,实际上是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继续或派
生的分支,他们把浪漫乐派所强调的个性扩大为民
族性,为音乐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和生气。
12
彼得·柴可夫斯基
创作了6部交响曲,9部歌剧和数部 芭蕾舞曲等大量传世之作,他的古曲 芭蕾舞曲《天鹅湖》、《胡桃夹子》 等脍炙人口,历演不衰。
1893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他第六 交响曲《悲怆交响曲》,这是一部自 传性的悲剧作品,也是他为自己写下 的挽歌。深刻而生动地描绘出19世纪 俄罗斯知识分子在令人窒息的政治环 境中,对自由理想的渴求和痛苦不安 的复杂心态,成为世纪末一代人精神 面貌的真实写照。在他第一次指挥演 出该曲后的第8天,即1893年11月6 日,柴可夫斯基与世长辞了。 13
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4
贝多芬:
早年: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 响,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
晚年:更多地描绘自然美景,人的心灵,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5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
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 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 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 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 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 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品。
10
歌剧《卡门》简介
歌剧《卡门》 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 剧。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 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 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 —— 温柔而善良的米 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 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 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 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本剧以女工、 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 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 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 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 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 作品(体现个性---看书上大字第一行)。作品贯穿 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 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 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6
一、关于世界音乐流派的演变
18世纪下半叶: 古典主义音乐
11
⑵民族乐派音乐:(俄)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背景: 19世纪后半叶,欧洲一些国家民族民主 解放运动激发了文化的民族主义精神,促进了民 族乐派的兴起。
特点:以民歌、民间舞蹈、民间节奏表现民族 特征;歌颂祖国、民族和人民,反映了爱国主义 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民族乐派音乐是欧洲音乐浪漫主义运动的一个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民族乐派音乐
20世纪: 现代主义音乐(流行音乐)
18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背景:
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第三次工 业革命兴起,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 理和思维方式,这些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 发展。
14
美国音乐
19世纪末的美国: 《星条旗永不落》:表现了美国国力 上升时的情怀,并表现了美国文化多 元融合的特点(移民国家)
15
外国的歌剧与”东方歌剧“戏曲”的比较:
外国: 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 术形式,歌唱是主要的。
中国戏曲: 唱,念,做,打并重,不仅要唱,道
白也很重要,还要有表演,武打等。
均译作"茶花女"。歌剧描写了十
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
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薇奥列塔。
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
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
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
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
尔弗雷德·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
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
“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
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