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专业-住宅核心筒设计要求—设计研发

各专业-住宅核心筒设计要求—设计研发

. . 住宅交通核设计标准

美盛置业设计研发部 二〇一六年九月 . . 目录 编制说明 ........................................................................................................................................3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住宅核心筒建筑专业设计基本要求 ....................................................................5 第三章:住宅核心筒机电专业设计基本要求 ....................................................................8 1.水暖管井 .............................................................................................................................8 2.加压送风井 ..................................................................................................................... 15 3.消火栓布置 ..................................................................................................................... 16 4.强电井 .............................................................................................................................. 17 5.弱电井 .............................................................................................................................. 19 6.工程项目例 ..................................................................................................................... 21 .

. 编制说明 通过对公司以往项目前期方案阶段、施工图阶段的审核及分析,发现各项目会遇到如下问题从而引起方案较大调整影响施工图进度或引起施工图较大变更: 1)住宅交通核水暖管井不合理,无法满足专业局安装要求或造成较大面积浪费。 2)住宅交通核正压送风井设置不合理,同时正压送风井面积不统一。 3)住宅交通核强弱电井设置不合理,无法满足安装要求。 4)疏散门不符合规要求。 5)电梯井道不符合集采品牌要求。 6)前室面积不符合规要求。 经过与实际项目操作人员、设计人员沟通研究,为从根本解决方案阶段住宅交通核设计不合理考虑不周问题,提高项目设计进度,特编制《住宅交通核设计标准》。 要求各项目规划设计部、方案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单位严格执行。 .

. 第一章:总则 1.本《住宅交通核设计标准》适用围:美盛置业所有住宅项目。 2.本标准水暖管井及强弱电井部分要求及分区情况依据市地方标准编制,如与具体专业局要求不同时,以专业局要求为准。 3.本标准加压送风风量选取及送风位置均以现行规为准,当消防部门有特殊要求时,以消防相关部门要求为准。 .

. 第二章:住宅核心筒建筑专业设计基本要求 常用住宅核心筒主要设计参数 1.前室:满足消防要求情况下:优先考虑采用三合一前室,前室面积≥6.0m2。不能采用三合一前室条件下,前室面积≥4.5m2。 2.楼梯间数量:满足规要求6.1.1条可以只考虑一个疏散楼梯的,应优先采用一部疏散楼梯,其他考虑两部疏散楼梯。 3.疏散楼梯间形式:二类高层:独立防烟楼梯间;一类高层优先考虑采用剪刀梯; (连廊式住宅除外)。 4.疏散楼梯间净尺寸:(装修完成面为净尺寸,各项目应按净尺寸确定土建尺寸)梯段净宽=1100mm(限值) 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净宽≥1100mm(参考值)≥900mm(限值) 普通楼梯平台净宽=1200mm(限值) 剪刀楼梯平台净宽=1300mm(限值) . . 走道净宽≥1200mm(参考值) 十二层及以上电梯厅宽≥1800mm(参考值),其余≥1500mm(参考值) 楼梯间踏步260x175mm(限值) 5.防火分隔和防火门: 剪刀梯梯段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体。 每层管井处楼板作等同楼板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 开向前室户门均为甲、乙级防火门。(甲级标准见30号文件) 公共区域门窗洞口均应考虑精装留口。 6.楼梯间节能 楼梯间不供暖,与楼梯间、电梯厅走廊相邻房间保温做法为:沿居室墙外侧做。30厚保温砂浆 7.电梯参数:(目前集团招标采用巨人通力电梯) 电梯梯速:1.75m/s(参考值) 电梯尺寸:(宽度*有效深度) 载重:630kg 井道尺寸:2000*1720 轿箱尺寸:1400*1100 载重:800kg 井道尺寸:2000*1970 轿箱尺寸:1400*1350 载重:1000kg 井道尺寸:2200*2020 轿箱尺寸:1600*1400 担架电梯尺寸:井道尺寸:2100*2600 轿箱尺寸:1100*2100 .

. .

. 第三章:住宅核心筒机电专业设计基本要求 常见住宅核心筒包括如下机电专业设施: 水暖管井、正压送风井、强电井、弱电井、消火栓。 1.水暖管井: 1.1 水暖管井基本要求: 1.1.1 住宅水暖管井需向公共空间开设检修门,门宽不小于1m。 1.1.2 管井进深单排布置时不小于550mm;双排布置时不小于700mm。 1.1.3 首层管井需考虑预留设置插座位置。 1.1.4 设置水箱间楼座管井需考虑喷淋及消火栓重力流管道位置。 1.1.5 给水、中水及采暖管道分区情况以专业局要求为准。 1.1.6 进深为550mm的水暖井不建议设置消火栓,如设置需与研发中心总工办核实尺寸。 1.1.7 管井均需设置地漏。 1.2 具体布置参考图 1.2.1 图例 GSZS1——I区中水及给水管道 GSZS2——II区中水及给水管道 GSZS3——III区中水及给水管道 GSZS4——IV区中水及给水管道 XHS———消火栓 XHL———消火栓立管 . . D————电气专业预留管道 P————管井地漏排水立管 CN1———低区采暖管道 CN2———高区采暖管道 1.2.2 管井进深 700mm,考虑管井布置消火栓: 1.2.2.1 4F-12F(采暖一个区;给水中水两个区;一层四户)

1.2.2.2 13F-16F(采暖一个区;给水中水三个区;一层四户) .

. 1.2.2.3 17F-18F(采暖一个区;给水中水三个区;一层四户)

1.2.2.4 19F-21F(采暖两个区;给水中水三个区;一层四户) .

. 1.2.2.5 19F-21F(采暖两个区;给水中水三个区;一层四户)

1.2.3 管井进深 700mm,不考虑管井布置消火栓: 1.2.3.1 4F-12F(采暖一个区,给水中水两个区,一层四户) .

. 1.2.3.2 13F-16F(采暖一个区,给水中水三个区,一层四户)

1.2.3.3 17F-21F(采暖两个区,给水中水三个区,一层四户) 1.2.3.4 22F-32F(采暖两个区,给水中水四个区,一层四户) .

. 1.2.4 管井进深 550mm: 1.2.4.1 4F-12F(采暖一个区,给水中水两个区,一层四户)

1.2.4.2 13F-16F(采暖一个区,给水中水三个区,一层四户) .

. 1.2.4.3 17F-21F(采暖两个区,给水中水三个区,一层四户)

1.2.4.4 21F-32F(采暖两个区,给水中水四个区,一层四户) .

. 注:1、以上管井大样示意图仅供参考,由于不同地区自来水公司及热力公司要求不同,因此水暖管井会存在微小调整。 2、当需要考虑设置集中太阳能热水时需与公司设计研发部专业设计师沟通针对太阳能系统形式确定管井尺寸。 2.加压送风井: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 (2005年版) ;“市公安局、市建设交通委关于进一步规和加强高层及超高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的通知”要求做如下规定: 2.1 三合一前室两个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应分别设加压送风井,剪刀梯加压送风井应分开设置。 2.2 除建筑高度超过 50m 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 100m 的居住建筑外,靠近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3 加压送风井长宽比不得超过 1:8,宜为 3:4。 2.4 加压送风井百叶位置不得设置与户门开启方向。 2.5 加压送风井设置百叶处墙宽不小于 400mm。 2.6 对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前室需设置加压送风井。 2.7 当住宅项目地上设置封闭楼梯间时其通往地下室楼梯尽量采用窗井或调整楼梯间位置等方式以实现地下室部分楼梯可自然通风避免设置防烟楼梯间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