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西北地区
通过读图,提取信息,掌握西北概况,对西北地区温故而知新。
图 1 西北地区概况
读图1“西北地区概况”,结合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完成1-5题。
1.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并写出主要的地形单元。
2.描述西北地区河流的特点。
3.写出西北地区主要的铁路线,并指出分布特点。
4.举例说明西北地区主要的工业城市及其主导工业部门。
5.举例说明西北地区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图 2西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3西北地区地带性植被分布
读图2和图3,并在此基础上完成6-7题。
6.描述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和植被的变化,指出该变化反映出什么样的地域分异规律?
7.西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自主学习案】答案
1.位置与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古长城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大的地形单元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2.河流稀少而短小,多为内流河。
3.包兰线(包头--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南疆线(乌鲁木齐--喀什)、北疆线(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分布特点:多沿绿洲、河谷延伸。
4.包头的钢铁工业、克拉玛依的石油加工业、金昌的有色冶金工业、银川的毛纺织工业… 5.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北通道。
6.年平均降水量从东部400mm左右向西减少到200mm、50mm以下;地带性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反映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7.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课堂探究案】
【知识目标】1.明确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2.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生产。
3.通过宁夏沙坡头土地荒漠化治理,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描述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目标1 明确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以新疆为例,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把正确的描述内容填到相应空格内。
目标2 分析农业生产
读西北地区种植业分布图,说出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指明水源。
主要分布地区水源
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案例一】新疆天山牧场
2013年6月21日,新疆天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主要因为天山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最
降水稀少,
昼夜温差大。
光照充足,
降水丰沛。
多内流河,
河网密布。
稀少而短小,
内流河为主。
沙漠广布,
多风蚀风积地貌
多冲积扇,
三角洲广布。
山地垂直差异
大,森林茂密。
东西差异大,
森林覆盖率低。
佳典范,尤其是天山北坡,自然带的垂直带谱更丰富。
在新疆,天山牧场为垂直牧场。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
牧民们转场时,
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长途跋涉,沿着世世代代踩踏出来的牧道,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
草而居。
天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天山山地牧场转场示意图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四季牧场,分别说出他们的季节。
(3)简要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案例二】新疆库尔勒长绒
棉
国界
未定国界
84°
80°
76°
40°
库尔勒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
近年来,新疆的植棉技术出现了很大进展,尤其是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使棉花生产技术水平逐年提高。
库尔勒所产棉花,品质尤佳,其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
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西北地区区域特征,评价库尔勒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
库尔勒位置图
目标3通过宁夏沙坡头土地荒漠化治理,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案例三】宁夏沙坡头枸杞种植与荒漠化治理
2017年6月17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干旱和水资源短缺”。
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惠民”,国家林业局倡议:人人参与防治荒漠化,共建绿色美丽家园!
宁夏机关干部深入实地,在中卫县沙坡头与当地农民一起扎草方格,固定流动沙丘;政府还从土地适宜性出发,规定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正逐步好转。
宁夏有65%的国土面积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枸杞因抗旱、耐盐碱,适应性很强,并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成为治理荒漠化土地的优势树种。
勤劳的沙坡头人民因地制宜,大量种植枸杞,并且采用滴灌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了因水资源利用不当带来的荒漠化问题。
新康元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拥有10万亩枸杞基地,雇佣5000名农民进行生产,其中农民马汉启全家3口人,承包了公司的4亩地,依靠种植和采摘枸杞,劳务纯收入9160元,家庭收入增长十分迅速,实现了企业与农民的“双赢”。
类似的公司还有不少,在这些龙头企业带动下,“红宝”枸杞成为宁夏的特色产业,形成了“种植—加工—深加工”的产业链,很多贫困地区依靠枸杞特色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1)结合材料,提取宁夏沙坡头在治理荒漠化中采取的措施。
(2)宁夏的枸杞产业,带来了哪些效益?(提示: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