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12课《苏武传》学案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12课《苏武传》学案设计

苏武传班级姓名学号组别【学习目标】熟读课文1—3段,在翻译的基础上重点解释文中重要的实虚词。

2、理解,充分体会文中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总结规律。

掌握古今异义词。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汉书》及本文历史背景;积累文言实虚词。

2、方法与过程:在语境中体会活用、古今异义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视国家利益重于生命的爱国节操。

【学习过程】知识链接《汉书》作者,是我国第一部体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

《汉书》体例上全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本文背景:匈奴,是与秦朝几乎同时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

与汉族的矛盾一直不断。

汉初,高祖刘邦曾亲征匈奴,却被围于白登。

从此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屈辱和亲。

至武帝时,国力空前强盛,汉朝开始了对匈奴的几次大规模用兵,至武帝末年,匈奴力量受到明显削弱,汉朝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

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也由强硬的武力变为恩威并举。

双方遂有互派使者的举动。

但双方在表面和好的背后,也在窥探者对方的虚实。

因此仍然保留着互相扣留使者为人质的做法。

苏武牧羊的故事,就是在这一严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预习写出下列加点字拼音厩()且()鞮()侯单()于缑()王昆()邪()浞()野( ) 侯阏( ) 氏()左伊秩訾()旃()羝()去()辇()雍()棫()阳宫斧钺()汤镬()厩(jiù)且(jū)鞮dī)侯单(chán)于缑(gōu)王昆(hún)邪(yé)浞(zhuō)野侯阏氏(yānzhī)左伊秩訾(zī)旃(zhàn)羝(dī )去(jǔ)辇(niǎn)雍(棫yù)阳宫劾(hé)大不敬斧钺(yuè)汤镬(huò)第一课时一、阅读第1段,翻译下面加点词语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汉亦留之以.()相当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二、请用课文原文句子回答以下问题。

并翻译相对应的原文句子。

如果有特殊句式请注明。

1、苏武的为官历程是怎样的?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翻译:2、在天汉元年以前,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如何?依据用原文句子回答。

两国关系不好。

依据: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翻译:3、天汉元年,为什么两国关系转好?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翻译:4、汉武帝对且鞮侯单于的做法有什么反应?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翻译:5、苏武和什么人一起出使?到了匈奴,送什么给单于?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翻译:三、本段小结练习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一项是:( D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赠送)B、武帝嘉.其义(嘉奖)C、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抵偿)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共同,一起)2、下列加点字中不是古今异义的是:(B )A、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答.其善意C、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D、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 )例句: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A、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B、项王然.其言。

乃赦外黄当坑者。

C、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

D、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身战七十余战。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B、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C、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

D、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阅读第二、三段,请用课文原文句子回答以下问题,并翻译。

如果有特殊句式请注明。

1、苏武本来能否按期归汉?后来因什么事情而发生变数?用课文原文回答: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翻译:句式:2、缑王是谁?和汉朝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后来在匈奴?用课文原文回答: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翻译:句式:3、缑王和虞常的谋反计划中主要做什么事情?用课文原文回答: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翻译:4、虞常与张胜什么关系?他告诉张胜自己能为汉朝做什么?他又希望张胜给他什么好处?用课文原文回答: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翻译:5、谋反的整个过程是如何的?用课文原文回答: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翻译:6、面对突来的变故,苏武做出怎样的反应?用课文原文回答: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翻译:句式:7、卫律面对苏武的反应,做了什么事情?用课文原文回答: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8、单于对苏武是什么态度?用课文原文回答: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词类活用的词语:本课小结:1、请在1——3自然段中找出下列特殊句式。

判断句:汉天子我丈人行也;非汉所望也被动句:见犯乃死,重负国。

张胜闻之,恐前后语发。

定语后置句: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省略句: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宾语前置:何面目以归汉。

第二课时一、阅读第4段,在括号中写出加点字的意思,如有活用,请注明。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当.()死……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复举剑拟.()之.(),……幸.()蒙大恩……马畜弥.()山……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与君为.()兄弟……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反欲斗.()两主,……头县.()北阙……二、翻译下面的句子并判断句式。

1、何谓相坐?(句式:)翻译:2、若知我不降明。

(句式:)翻译:3、何以女为见。

(句式:)翻译:三、阅读5、6自然段,在括号中写出加点字的意思,如有活用,请注明。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杖.()汉节牧羊……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翻译:(2)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翻译:(3)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翻译:(4)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翻译:五、根据以下问题的指引,自行阅读第4——6自然段内容。

1、在第四段中,为了使苏武投降,单于采用了什么手段?笼络(候问、会论、募降者赦罪)威逼(举剑拟之)利诱(富贵如此)2、在没有供给的情况下,苏武在大窖和海上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在大窖:3、匈奴人要求什么事情发生后,苏武才能从海上回来?要公羊生出小羊羔4、於靬王为什么喜欢苏武?编结渔网,纺织绞线,校正弓弩的器械5、於靬王送给了苏武什么?吃的穿的,马畜、盛酒酪的器皿、帐篷。

6、在4——6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苏武形象?本课小结:1、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D )A 女为人臣子B 畔主背亲C 头县北阙D 复举剑拟之2、下面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不同的( C )A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B 反欲斗.两主C 空以身膏.草野D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D )A、会.论虞常会.武等至匈奴B、明日复然.项王然.其言C、君因.我降欲因.此时降武D、尚.可得乎赵王使使视廉颇尚.可用否?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一项是:( A )A、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屠杀)B、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困苦)C、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隔离)D、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相连治罪)5、下列加点字中不是古今异义的是:(C )A、绝不..饮食B、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C、人众徙.去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D )例句:天雨.雪。

A、羝乳.乃得归。

B、檠.弓弩。

C、仗.汉节牧羊。

D、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B、单于愈.益欲降之。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C、不顾.恩义,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D、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第三课时一、阅读课文第7、8段,请用课文原文句子回答以下问题。

并且根据每题要求对原文句子进行词语翻译或全句翻译。

1、李陵和苏武是什么关系?他是什么时候投降匈奴的?用课文原文回答: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翻译句子:解释词语:为()、使()、明年()2、在苏武被困匈奴的日子里,他的家庭发生了哪些变故?用课文原文回答: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

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解释词语:下(,活用情况:)以()宦骑亡()存亡不可知()3、李陵的劝苏武投降的理由概况起来有哪四条?用课文原文回答: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子卿尚复谁为乎?翻译句子:特殊句式:找出2个特殊句式,写出句式类型和标志句子1 句式:标志:句子2 句式:标志:4、面对李陵的劝告,苏武作出了怎样的回应?用课文原文回答: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