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神教学设计

军神教学设计

课件
教学目标:
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读写10个生字,9个词语,理解“由衷、勉强、赫赫有名”等词语的意思。

能区分“教训、教育、训斥”,并正确使用。

2.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能借助关键词语,按照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

4. 能了解刘伯承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接受眼科手术的故事,感受他钢铁般的意志。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及对话的语句,体会刘伯承超乎一般军人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能借助关键词语,按照“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1)出示:军人的图片
知道“军人”的任务是什么吗?(打仗,保卫祖国,保卫边疆)
“军人”有什么样的品质?(热爱祖国,坚强勇敢,不怕牺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军人。

他就是有“军神”美誉的刘伯承元帅。

出示:刘伯承的照片板书课题:军神齐读
2)出示战争场景,简介课文背景
1916年的中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24岁的刘伯承参加了护国军,在一次战斗中被炸伤了右眼,为了躲避追捕,刘伯承忍着巨痛四处躲藏,几个月后,才改名换姓到重庆的一家诊所就医。

主持这家诊所的是一位德国军医,名叫沃克。

他医术高明,但是性格暴躁,最厌恶病人因为疼痛呻吟喊叫,甚至因此赶走病人。

然而这天,他却对这位素未见面的年轻人赞不绝口……
出示12节,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

指名朗读,理解“单引号”的作用。

3)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
板书问题(军神?会说话的钢板?)
二、初读课文,感知领悟
1.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军神”?
2. 学生交流
3. 沃克医生是在何时说出这句话的?交流课前预习“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相应小节。

三、研读交流,提炼主题
(一)究竟是什么让一向从容的沃克医生如此激动?他又会什么会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让我们走进文章,好好读一读,找一找。

(二)小组学习:
●仔细读读课文,划出能体现刘伯承是个军神的句子。

●说说自己的理由。

交流:
1、第3—5节:拒绝用麻醉药
1)出示:医生,眼睛离大脑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
醒的大脑!
板书:拒用麻醉剂
沃克医生开始对于这名患者不肯打麻药是什么态度?(不满)
出示:他走进手术室,用教训的口吻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


这里的“教训”可以用“教育”或“训斥”代替吗?
刘伯承怎么回答沃克医生的?
板书:怔住
听了刘伯承的话沃克怔住了,为什么?( 了解刘伯承的病情,沃克认为这么严重的病情病人不可能不用麻醉剂就动手术。

)
刘伯承为什么要拒绝使用麻醉剂呢?读了下面这段话你就会明白了。

出示:
刘伯承曾经说过:“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了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


2)说话练习:请你把刘伯承心中想说却没法说的话补充完整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我要。


3)是啊,一个军人,失去了眼睛就意味着他将离开战场,不能再为国效力了,而这是年
轻的刘伯承所不愿意的,只要还有清醒的大脑,他就有了再次为国征战的机会。

由此可见,刘伯承能忍受这么大的痛苦,是一种伟大的爱国情怀在支撑着他,他不是一位普通的军人。

2、第7节:抓破白垫单
1)出示:病人一声不哼。

他双手紧紧攥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青筋暴起,崭新的白垫
单居然被他抓破了。

理解:刘伯承能够忍受手术中的剧痛,从他坚强的意志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位军神。

哪些词的描写让你特别感动?(强调描写人物动作的词)
(一声不哼紧紧攥住青筋暴起居然抓破)
指导生字:攥
“居然”是什么意思?(竟然,出乎意料)什么事出乎意料?(崭新的白垫单被抓破了。


板书:抓破白垫单
这需要多大的力气呀!这力气哪来的?(来自于刘伯承忍受剧痛的顽强意志。


指名读句子。

2)观看电影片段,体会刘伯承的坚强。

让我们一起观看电影《青年刘伯承》的片段,走进那次手术。

望着刘伯承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的手,你想说些什么?
一起再读句子。

3)在这个片段中,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沃克医生的表现。

出示: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额头上汗涔涔的,双手有些颤抖。

“要是忍不住,你可以哼叫。

”他告诉病人。

比较朗读,说说你的发现。

板书:汗涔涔颤抖
理解:沃克医术高明,但此时的表现也很紧张,他还从没有为一位没有打麻醉药的病人动过这样的手术,他担心病人忍受不住,但刘伯承忍住了剧痛,从侧面衬托了刘伯承的顽强。

3、第8—11节:数刀数
1)出示第8—11节对话内容;
手术做完了,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吃了一惊,有些不相信:“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板书:数刀数
2)有没有被刀割破手的经历?刀割破手什么感觉?
刘伯承是在什么情况下数刀数?刘伯承这七十二刀是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一刀一刀割在他的肉上啊,这是件多么痛苦的事,一般人无法忍受,一般军人也难以做到,只有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才能在忍受这么大痛苦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刘伯承是军人中的佼佼者。

难怪沃克医生失声嚷道……
出示:沃克失声嚷道:“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个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
(生读第12节)
3)出示删去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

手术做完了,沃克医生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有些不相信:“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个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
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理解“勉强”。

老师有个问题,“勉强一笑”说明刘伯承笑不出来了,我认为把“勉强一笑”去掉,不是更能表现刘伯承的坚强吗?
4)分角色朗读
四、说话练习。

1. 这么感人的故事,你一定想把它告诉给更多的人吧。

我们可以按照“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来讲述。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复述故事,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语。

2.请大家轻声读读“手术前”的小节,圈出你选择的“关键词语”
3.交流,随机板书
4.学生借助板书和关键词语复述“手术前”
5.用同样的方法圈出“手术中”、“手术后”的关键词语,试着复述。

五、诵读赞歌,情感升华
1、现在你能说说沃克医生为什么称赞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个军神吗?
2、让我们牢记这位伟大的军神的名字-------刘伯承。

正是由于他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他为自己保留了一个清醒的大脑,使他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出色地指挥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赞歌,表达我们对刘伯承元帅的崇敬之情。

板书:
钢板35.军神
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刘伯承拒用麻醉剂抓破白垫单数七十二刀
(担心、清醒的大脑)
沃克怔住汗涔涔失声嚷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