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军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学习课文运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读中感悟”的基本策略,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要途径,架设学生与文本间的交流平台。
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刘伯承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要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体会“军神”刘伯承的意志品质;
能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神”字,说说你心中的神是怎样的?
2、添加板书“军”,你又是怎样理解军神的?
3、补充介绍刘伯承:1916 年,率领川东护国军同袁世凯作战时,刘伯承为了救一位战士,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的太阳穴,又从右眼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快速默读,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沃克医生是怎样评价刘伯承的?用“”画出来。
3、交流汇报
三、研读课文,深入感悟
1、自读自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能够体现刘伯承是军神的句
子,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各找一句)
2、交流
随机出示灯片
(1)手术前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 病人平静地回答:" 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引导:刘伯承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仅仅是为自己考虑吗?师引读中心句:刘伯承那坚定的信念让我们赞叹:⋯⋯生接读。
(2)手术中师:继续交流,手术中,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他不愧为军神?出示: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臂上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从这个句子中,你可以看出刘伯承“神”在哪里?你关注了哪个词?教师引导,抓住关键词“一声不吭” ,体会文字背后深层含义:无论肉体是怎样的痛苦,但有钢铁般的坚强。
此外,你还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
刘伯承的表现“紧紧抓住汗如雨下居然抓破”。
这些词语说明了疼痛的程度,可以说是难以忍受,但仍一声不吭。
引导读:(先自己练一练,如何读好这句话)。
师引读中心句:这样超凡的毅力,让我们不住地赞叹⋯⋯出示中心句,
生齐读。
(3)手术后
师:手术后,又从哪儿感受到他不堪为军神?分角色朗读出示:病人脸色苍白。
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的问:“我割了多少刀?” “72 刀。
” 请生交流读后感受。
抓住“ 72 刀”这个数字,引导学生明白手术所割刀数之多、时间之长,以及刘伯承所承受痛苦之深。
师:被割了72 刀,承受了那么多的痛苦,他也只是勉强一笑,(描红:勉强),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怪不得,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出示中心句齐读)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四、三读课文,全方位感悟
(一)感悟体会侧面描写
1. 对刘伯承这样的病人,沃克医生也是第一次遇到。
文章对沃克医生的语言、动作、神态做了大量的描写。
把目光聚焦到描写手术中沃克医生的自然段。
出示: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
额头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最后他忍不住开
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抓住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说说沃克医生的心理活动。
2. 本文还有很多描写沃克医生神情变化的地方,根据提示完成头也不抬,冷冷地→愣住了,()的神情→ 目光
()→眉毛扬起,生气→再一次()→⋯
3. 文章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的笔墨老写沃克医生?
【预设】正是沃克医生的表现,突出了刘伯承超人的意志和毅力,从侧面衬托了刘伯承高大的“军神”形象。
适时小结: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赞军神用自己的话赞一赞军神
五、拓展讨论,升华感悟
1、现在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不需要流血牺牲,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发扬军神精神?
2、同学们,战争年代,像刘伯承这样的英雄还很多,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不怕流血牺牲,建立了新中国。
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
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军神的事例,感悟了军神的精神,学习了《军神》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老师希望你们能够汲取军神身上的精神和力量勇往直前!
六、课后活动
将《军神》排成课本剧,和同学演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