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沃、匪”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16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4、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难点
1、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2、过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质疑导入
1、同学们,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军人,体会军人的意志。
2、质疑课题(谁是军神?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
二、读课文,理清脉络
㈠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读正确,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再不懂提问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得?给课文划分部分。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1、端坐:端正地坐着。
惊疑:惊讶疑惑。
审视:仔细看。
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崭新:极新;簇新。
勉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由衷:出于本心。
堪称:可以称作;称得上。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肃然起敬:形容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
荣幸:光荣而幸运。
1、事情发展顺序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10),刘伯承伤势很重,找医生求治,非常镇定。
第二部分(11~15),手术前,刘伯承坚决不使用麻醉药。
第三部分(16~23),讲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一声不吭,忍受着剧痛,还一直数着开刀的刀数,医生称赞病人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
第四部分(24~26),讲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深感荣幸地认识了他。
(“求治”→“术前”→“术中”→“术后”)
3、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
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体会性格
有目标的学习文章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节课我们就以体会课文两位人物的性格和医生沃克对刘伯承的态度变化为目的学习。
●学习“求治”
沃克医生:
1、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沃克医生面对眼前的病人,表现出“头也不抬、冷冷”的态度,表现了他孤高自傲的性格。
)2、“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沃克医生的话表明他对眼前的病人有了新的认识。
“一针见血”表现沃克医生态度果断,衬托了年轻人的镇定。
)
3、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
(沃克医生的目光变得柔和了,与先前冷淡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
因为面前的年轻军人在伤势严重的情况下,表现得从容镇定,具有顽强的意志。
他从内心钦佩这样的军人,所以在神态上也有相应的变化。
)
刘伯承“
1、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
内心:你说是就是吧,只要能给我做手术。
(“微微一笑”表现了病人具有超凡的意志,在伤势如此严重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够露出微笑。
)●学习“术前”
刘伯承:
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平静”表现出病人的态度非常冷静,他向沃克医生说明拒绝使用麻药的原因。
这样镇定从容的军人,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有一个清醒的大脑,为了以后能够指挥打仗,所以刘伯承毫不犹豫地拒绝使用麻醉剂。
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位伟大的、意志坚定的军人形象,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甘愿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的这种行为让人动容。
)
沃克医生:
2、“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再一次愣住、口吃”形象地表现了沃克医生听到病人回答之后的震惊。
这种手术的痛苦,绝非常人所能忍受,而病人竟然拒绝使用麻醉剂,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侧面衬托出病人的顽强意志和从容镇定的心态。
)
“一刀刀”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一刀刀”体现了手术的复杂,不是一刀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所以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肯定要遭受很大的痛苦。
如果去掉“一刀刀”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
●学习“术中”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
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
(“从容镇定”与“颤抖、汗珠滚滚”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里表现了沃克医生在实施手术时心情紧张,他担心病人太痛苦,无法忍受和坚持,衬托了年轻人的坚强勇敢。
)
学习“术后”
沃克医生: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年轻人比作“会说话的钢板”,直接表达沃克医生对年轻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点明文章的中心。
)
刘伯承: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
(内心:我是一名军人,我相信自己有坚强的意志,这点儿痛苦怕什么,我一定能坚持到底!“抓住”、“暴起”、“汗如雨水”、“使劲”、“抓破”这些细节描写,形象突出了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所遭受的巨大痛苦,但是他却强忍和坚持了下来,表现了病人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非凡的毅力。
)
思考
1、课文中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来写沃克医生?
(课文中用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来衬托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质。
)2、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冷冷……惊疑……柔和……怔住……慈祥……肃然起敬”。
体现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从轻视到认可再到赞叹的心理变化。
)
三、分角色朗读
(可以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要求:读出人物的语气与感情)
四、总结归纳
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军神
轻视
认可
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