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义合成词
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并列组成双音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用,只是作为一种陪衬。
例1:“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例2: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
现代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
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其桃李”,可知“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
例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偏义复词示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3.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4.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6.昼夜勤作息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
状语“勤”只能修饰“作”。
7 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通假字
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
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
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
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
如: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
●[小练习]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赢粮而景.从
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5.风吹草低见.牛羊
6.乃善.刀而藏之
7.离骚者,犹离.忧也
弟子趣之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秦伯说,与郑人盟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徐公来,孰视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倔起阡陌之中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或师焉,或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