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各论总结

细菌各论总结

微生物感染的控制措施 一、我国计划免疫5(6)苗防9(10)病 疫苗名称 成分 可预防疾病

卡介苗(BCG)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活菌苗 结核病

白百破三联疫苗(DPT) 白喉类毒素、百日咳鲍特菌死菌苗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脊髓灰质炎疫苗(OPV) 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脊髓灰质炎 麻疹、腮腺炎、风疹(MMV) 减毒活疫苗 麻疹、腮腺炎、风疹

乙肝疫苗(HBV) HBsAg基因重组疫苗 乙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疫苗 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甲型病毒性肝炎

二、英文 1、antitoxin抗毒素:抗毒素及抗血清系指用细菌外毒素或蛇毒免疫动物(马)后,取得免疫血清并精制成的蛋白制剂。 2、MV:麻疹疫苗 3、OPV:脊髓灰质炎疫苗 4、DPT:百白破三联疫苗 5、Interferon干扰素: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生物活性高、选择性作用于病毒感染的细胞,对正常细胞无作用,对机体的副作用小。 长效干扰素制剂:Peg-IFN 6、BCG卡介苗:卡介苗,是将有毒力的牛结核分枝杆菌置于含甘油、胆汁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传230代,获得的一株毒力减弱而保留抗原性的变异株,用于结核病的预防

病原性球菌 主要的病原性球菌有哪些?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奈瑟菌属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一、葡萄球菌生物学性状 1. 形态结构:革兰染色阳性,无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胞。光学显微镜下呈葡萄串状排列。 2.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一般,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血平皿上形成透明溶血环。 3. 生化反应:致病株分解甘露醇。 4. 抗原结构: 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 SPA是葡萄球菌细胞壁中的一种蛋白,可与人类IgG抗体Fc段非特异性结合,而IgG的Fab段仍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  据此,建立了SPA协同凝集试验方法,可检测多种病原。  抗吞噬作用:SPA阻断IgG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 Fc 受体结合,使吞噬细胞激活受阻。 多糖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活动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中, 可检测到其抗体。

二、葡萄球菌致病物质(凝固酶阳性) 致病物质 致病作用 凝固酶 Coagulase 结合凝固酶增强细菌抗吞噬作用; 使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葡萄球菌溶血素 Staphylolysin 溶解红细胞,破坏血小板

杀白细胞素 Leukocidin 攻击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肠毒素 Enterotoxin 引起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表皮剥脱毒素 exfoliative toxin 裂解表皮组织棘状颗粒层, 导致表皮与真皮脱离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 1, TSST-1 发热、休克

三、葡萄球菌所致疾病(凝固酶阳性) 1. 化脓性感染 (1)局部化脓性炎症-(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疖、痈、毛囊炎、伤口化脓等。 (2)内脏器官感染-有肺炎、脓胸、中耳炎等; (3)全身感染-主要有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2. 毒素性疾病 (1)食物中毒:外毒素 (2)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表皮剥脱毒素 (3)毒性休克综合症:TSST-1 3、葡萄球菌性肠炎(假膜性肠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四、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  健康人体表寄生的正常菌群,一般情况下很少致病  由于各种人工植入手术的实施: 如人工心瓣膜、心脏起搏器及人工关节植入术等  住院患者中重度虚弱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如肿瘤患者、早产儿  常为表皮葡萄球菌→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  腐生葡萄球菌→孕妇尿路感染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一、链球菌生物学性状 1. 形态结构:革兰阳性,无鞭毛、不形成芽胞。镜下呈双或链状排列。初分离株有荚膜。 2.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培养须提供血清、血液、葡萄糖等。血平皿上不同链球菌形成不同性质的溶血环。 3. 生化反应: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肺炎球菌不然 4. 链球菌抗原结构: (1)群特异性抗原:又称为C抗原,细胞壁多糖成分,血清学分群的依据。 (2)表面抗原:位于C抗原外层,蛋白质成分,其中M抗原与致病性关系密切,可抵抗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抗M蛋白抗体与人类心肌细胞抗原有交叉反应,可能是风湿热的主要致病因子。

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物质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1.脂磷壁酸(leipoteichoic acid, LPA):粘附 2.M蛋白(M protein):抗吞噬、变态反应 3.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SPE与链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关系密切 4.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SLO(对O2敏感),SLS(β溶血环 ) 5.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扩散 6.链激酶(streptokinase):扩散,治疗肺栓塞和冠状动脉血栓 7.链道酶(streptodonase):扩散

三、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疾病 1.化脓性感染:扁桃体化脓、淋巴管炎等 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链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 3.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四、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疾病 亚急性细菌心内膜炎

肺炎球菌 一、肺炎球菌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成双或成短链状排列。无鞭毛、不形成芽胞, 有毒株形成荚膜 2.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须提供血液或血清。血平皿上形成α溶血(甲型溶血)。加入胆汁激活自溶酶使菌体溶解,使菌落呈“脐”状 (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不产生自溶酶) 3. 生化反应:有些菌株发酵菊糖,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4. 抗原结构: (1)菌体抗原:C抗原和M抗原,存在于肺炎球菌细胞壁 (2)荚膜抗原:具有型的特异性 (5)抵抗力:有荚膜株抗干燥力较其它株强。

奈瑟菌(Neisseria) 一、奈瑟菌生物学性状 对人致病的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 共同的生物学性状 (1)革兰染色阴性,球形,成双排列 (2)有毒株有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胞 (3)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色培养基培养 (4)抵抗力弱,对冷热均敏感

肠 道 杆 菌 埃希菌属(Escherichia) 主要代表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E.coli

大肠埃希菌致病物质 共有的毒力因子 :内毒素,荚膜,III型分泌系统等, 特殊的毒力因子: 1.黏附素(adhesin):使细菌紧密粘着在泌尿道和肠道的细胞上,避免因尿液的冲刷和肠道的蠕动作用而被排除。包括定植因子抗原I,II,III等。 2.外毒素(exotoxin ):由产毒型大肠埃希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包括志贺毒素I和II(Stx-1,Stx-2)、耐热肠毒素a和b(STa,STb)、溶血素A(lyA) 不耐热肠毒素I和II(LT-I,LT-II) 大肠埃希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新生儿脑膜炎例外) 化脓性感染: 泌尿道感染: 2.败血症(septicemia) :多尿道和胃肠道感染引起, 如肠穿孔→伴有败血症的腹腔内感染, 3.新生儿脑膜炎(Neonatal Meningitis): <1岁婴儿 4.泌尿道感染(Urethra Infection) : 5.胃肠炎(gastroenteritis) :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饮水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 EPEC)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 EAEC) 弥漫粘附型大肠埃希菌(Diffusely adherent E.coli, DAEC)

沙门菌属(Salmonella) 主要代表菌——Salmonela.Typhi, S.paratyphi A,B,C,引起肠热症 沙门菌致病物质 1、 须经口进入足够量的细菌: 多数血清型半数感染剂量在105~108之间 伤寒沙门氏菌可少至103 暴发流行时:<103个菌体,有时<100个 2、 侵袭力:2个Ⅲ型分泌系统“沙门菌致病岛” SPI-I:细菌最初的对肠黏膜的侵入 SPI-II:随后的全身性疾病 3、内毒素:死亡后释放→宿主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 大剂量时→中毒症状和休克 4、肠毒素:个别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类似ETEC肠毒素 沙门菌所致疾病 1. 肠热症(enteric fever,typhoid fever): 伤寒(伤寒沙门菌)、副伤寒(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2. 胃肠炎(食物中毒): 3. 败血症(septicemia)

沙门菌所致疾病

志贺菌属(Shigella) 志贺菌致病物质 1. 侵袭力: 菌毛 ,可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细菌侵入血流罕见。 2. Endotoxin:所有毒株均有强烈的endotoxin。Endotoxin作用于肠粘膜,使其通透性增高,进一步促进对endotoxin的吸收,引起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等一系列症状。 3. 外毒素(shiga toxin,ST):称为可引起vero细胞病变,亦称vero毒素,具有肠毒素性、细胞毒性、神经毒性。

志贺菌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急、慢性) (bacillary dysentery,shigellosis) 黏液血便(Pus, bloody fec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