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容皮肤治疗技术》课程标准

《美容皮肤治疗技术》课程标准

《美容皮肤治疗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及代码中文名称:《美容皮肤治疗技术》英文名称:《cosmetic dermatology》课程代码:63040831127(二)学时及适用对象课程总计48理论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制医疗美容技术专业。

(三)课程的地位及性质《美容皮肤治疗技术》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目的为从理论上了解与美容相关的一些皮肤科学基本问题,为学生将来学习与美容相关的实际应用的内容打下基础,它是一门临床医学、临床药学、美容学等专业的重要衔接医学课程,是医学皮肤知识原理与美容学之间的桥梁。

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在医学美学理论指导下,在掌握皮肤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损容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掌握医疗美容治疗基本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医疗美容专业科室从事临床实践工作与治疗技术操作。

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为学习美容学科提供必要的基本理念,为处理美容相关问题尤其是皮肤这一最大审美器官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规范科学的理论依据。

同时在掌握美容皮肤治疗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诊断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常见美容皮肤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一些基本皮肤的美容学科侦察技术、方法,一些典型皮肤美容疾病的处理等,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四)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教学根据《美容皮肤治疗技术》的特点及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职能目标的要求,以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能力强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医疗美容服务人员)为目标,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

基本原则包括:1.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评估方法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适时必要的引导下,积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已学的知识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确保教学活动顺利高效的完成,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并使智力和素养得到发展,完成教学目标。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应全程渗透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2.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理解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课程的前沿内容外,要突出与临床相关病例的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美容皮肤治疗技术》是一门与临床实践性结合紧密的学科,没有临床知识,就不能很好的获得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有机融合理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相关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与结合,从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突出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运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视频录像、电子幻灯、CAI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

合理地运用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

4.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实验等内容、方法的创新和改革(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相关学科教学内容的衔接,注意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的紧密联系,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讨论分析某些临床现象,不仅促进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在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达到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美容皮肤治疗技术不同的学习方法。

(五)设计思路根据我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美容皮肤治疗技术》课程的设置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为基础,以《美容皮肤治疗技术》的理论内容为导向,以临床技能的培养为核心,根据临床美容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1.框架设计《美容皮肤治疗技术》课程要体现我校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用型技术性人才的现代教育新观念,力求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拓展课程内容。

2.开设课程的主要形式、内容安排(1)主要形式《美容皮肤治疗技术》有理论课和临床见习及实习课等形式。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美容皮肤治疗技术以突出培养实用型技术性人才为主。

结合我校学生状况和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利用信息化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打牢理论基础;强化临床相关操作和诊断技能,培养学生的基本诊断和治疗相关损容性疾病的能力。

(2)内容安排《美容皮肤治疗技术》课程的学习包括理论课、临床实习课、专题讲座、网络课程自学辅导等形式。

理论课的安排,一般是先学习课程概述,包括皮肤的基本构成、损容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相关技术和方法等。

接下来学习各种常见类型的损容性疾病,为走向临床的学习打下必需的知识基础。

网络课程教育已成为教育的新手段、新模式,是教育面向大众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指导学生通过浏览美容皮肤治疗技术网络课程,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校的录播系统可以让学生和在课堂上一样看到教师的讲解,可对不懂的内容反复观看,并可通过留言、论坛进行讨论,教师给予答疑解惑;网络的病例介绍和展示可以促进学生对某种疾病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对《美容皮肤治疗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皮肤的解剖、结构与功能、人体皮肤的美学内涵以及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治等,初步掌握人体皮肤暴露部位常见损美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皮损特征、诊疗、指导及防护技术。

为后续的临床实习和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1.基本理论知识(1)阐述了人体皮肤的解剖和结构。

(2)阐述了皮肤组织结构与功能。

(3)阐述了损容性皮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

(4)阐述了美容皮肤药物治疗与护理。

(5)阐述了美容皮肤理化治疗技术。

(6)阐述了皮肤、毛发及甲的美容保健。

(7)介绍了美容皮肤实验室检测技术。

(8)介绍了病毒性、真菌性、细菌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

(9)介绍了动物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10)阐述了超敏反应性皮肤病、化妆品类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血管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大疱性皮肤病、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黏膜疾病、遗传性皮肤病、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预防等。

(11)阐述了皮肤良性肿瘤、癌前期皮肤病、皮肤恶性肿瘤等。

2.基本技能(1)熟悉皮肤的结构、损容性皮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药物治疗与护理及美容皮肤的理化治疗技术等皮肤病的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常见损容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预防等。

(3)能够对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为将来临床工作打好一定基础。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领悟科学精神与服务意识高度结合的医学基本精神,具备热爱和献身于人类医学美容事业的高尚情操以及不断进取创新的探索精神,具备协作工作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美容皮肤治疗技术概述基本要求:掌握美容皮肤治疗技术的定义和性质、皮肤美学三要素;熟悉皮肤美学的意义、特点;了解美容皮肤治疗技术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重点:美容皮肤治疗技术的定义和性质;皮肤美学三要素。

难点:美容皮肤治疗技术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讲授法、信息化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等。

手段:电子幻灯、图片、Flash课件,视频录像,网络课程教学等。

基本要求:掌握表皮各层、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熟悉皮肤的超微结构;了解真皮、皮下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重点:皮肤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表皮各层、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毛发与毛囊、皮脂腺、大(小)汗腺、甲。

难点:皮肤的超微结构。

基本要求:掌握损容性皮肤病的基本损害及其定义(原发损害、继发损害);熟悉损容性皮肤病的病因(一般因素、主要因素、加重因素);了解损容性皮肤病的诊断方法及步骤、损容性皮肤病的美容分析。

重点:损容性皮肤病的病因;损容性皮肤病的基本损害(原发损害、继发损害);难点:损容性皮肤病的基本损害(原发损害、继发损害)的特征与鉴别。

基本要求:掌握美容皮肤治疗的外用药物疗法,根据损容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正确选择各种外用药物的种类和剂型;熟悉损容性皮肤病的内用药物治疗;了解其他理化治疗方法及美容皮肤的护理。

重点:损容性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种类和剂型;损容性皮肤病的内用药物种类;难点:外用药物的种类和剂型的区别;外用药物剂型的适应症。

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美容皮肤理化治疗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及术后护理。

熟悉常用美容皮肤理化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的处理。

了解常用美容皮肤理化治疗技术的机器分类和作用机制。

重点:常用美容皮肤理化治疗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常用美容皮肤理化治疗技术的术后护理。

难点:常用美容皮肤理化治疗技术的作用机制。

四、注意事项√五、术后护理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第六节长波紫外线美容治疗技术一、UVA美容治疗机制√二、操作方法√三、适应证和禁忌证√四、注意事项√五、并发症及其处理√第七节美容化学剥脱术一、化学剥脱美容治疗机制√二、常用化学剥脱剂及配方√三、操作方法√四、适应证和禁忌证√五、注意事项√六、术后护理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第六章皮肤、毛发及甲的美容保健基本要求:掌握皮肤的老化及其美容保健,毛发和甲的美容保健;熟悉皮肤和毛发、甲的健美标志、皮肤和毛发的类型及特点;了解皮肤、毛发、甲的结构与生理。

重点:皮肤的老化及其美容保健;毛发和甲的美容保健;难点:不同类型皮肤的美容保健护理方法;基本要求:掌握皮肤、头发性状的检测;熟悉皮肤免疫检测;了解皮肤的病原学检测。

重点:皮肤、头发性状的检测。

难点:病原体的检测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单纯疱疹(原发性感染及复发性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要点,扁平疣、寻常疣、跖疣、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熟悉单纯疱疹病毒的分型及其感染特点;了解皮肤科有关的致病病毒及其所引起的皮肤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

重点: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扁平疣、寻常疣、跖疣、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

难点:跖疣的鉴别诊断;带状疱疹的鉴别诊断。

基本要求:掌握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癣、皮肤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熟悉皮肤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和预防;了解真菌性皮肤病实验室检查——真菌镜检、培养及病因和发病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