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立节日

设立节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1”【教学目标】1.能读懂习作要求,通过审题训练,知道本次习作是按自己的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某一个节日;知道主要把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及怎样度过的过程交代清楚。

2.通过想象,把设立节日的原因和度过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

3.对学生的习作态度、过程和方法进行即时评价,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4.愿意将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作好铺垫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你知道哪些节日呢?(生争先恐后)生:我知道元宵节、春节。

生:我知道植树节、护士节、重阳节。

生:我知道端午节。

生:我知道儿童节、劳动节。

生:还有清明节生:我知道母亲节、父亲节。

生:圣诞节…(生把节日名称写在黑板上)师: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

你了解哪个节日呢,它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和愿望呢?生:清明节悼念去世的亲人。

生: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生:儿童节是为了保护世界各地的儿童不受虐待,祝愿全世界的儿童过得幸福、快乐。

生:中秋节可以赏月吃月饼,祝愿亲人团圆。

生:教师节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感谢和祝福。

生:国庆节庆祝新中国成立。

生:植树节表达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生态平衡的愿望。

……师:过节我们都非常开心的,选一个你过得最开心或最有意义的节日说说,是怎么度过的。

说说那天环境怎么样?气氛怎么样?我们是怎么过的?别人怎么过的?怎么开心或者怎么有意义?生:六一儿童节那天,爸爸妈妈带我们出去玩,逛公园、去上海科技馆游玩,去逛街买礼物……生:我最喜欢六一儿童节爸爸妈妈送礼物。

妈妈送给我一只我最喜欢的小兔子。

生:六一儿童节学校开展庆祝活动,我们可以欣赏到同学精彩的表演。

生:妇女节,我们送妈妈礼物,我们很开心、很有意义。

生:我喜欢春节,除夕那天,我们吃年夜饭,放鞭炮,收压岁钱,真开心!除夕那天我们还烧纸钱,纪念祖先。

新的一年来了,我长大了一岁,更懂事了。

生:教师节我过得很有意义,我亲手做了几束花送给老师。

生:清明节我和爸爸回到老家,纪念去世的爷爷。

我们爬到山上,把好多吃的供品放到爷爷的坟头,烧纸钱,烧纸金元宝,烧完钱还拜,在心里头祝福爷爷。

师:六一节、春节等节日我们过得很开心,父亲节、母亲节、建军节、植树节等节日我们过得很有意义,每一个节日都凝聚着人们的祝福和美好愿望。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愿望,你有些什么愿望呢?(生争先恐后)生:我希望沙漠能变成绿洲。

生:我希望全世界每户人家都和和美美、平平安安。

生:儿童节,我希望全球所有的儿童都过得幸福、快乐。

生:我希望那些小偷、强盗等能够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人人向善。

师:你自己个人有什么愿望也可以说说。

生:我希望自己成绩更好些,希望成功。

生:我希望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生:希望我们的人生一帆风顺、快快乐乐。

二、打开思路,介绍由来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假如现在给你一份特殊的权力,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希望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生:我想设立轻松节。

生:我想设立和平节。

生:我想设立互联网节。

生:我想设立诚实节。

生:我想设立自由节。

生:我想设立糖果节。

生:我想设立零食节,平时爸爸妈妈都不让我吃零食,说我太胖了生:我想设立登山节。

生:我想设立许愿节。

生:我想设立放生节。

生:我想设立交通安全节。

生:我想设立护鸟节。

(生争先恐后,把节日名称写在黑板上)师:你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让我们先看一份材料,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看看由这段端午节的来历的介绍,你能不能受启发:我们该怎么介绍自己设计这个节日的原因。

(出示材料,师范读)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是说法不一。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每年屈原投江的这一天,将粽子投到水中,用来驱赶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条船行至洞庭湖,也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船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些人都将它看作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

又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师:你受到启发了吗?你准备怎么介绍你设计的节日的由来呢?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说。

生:可以讲一件事情,介绍节日的由来。

生:可以讲一讲是怎么想到设立这个节日的。

生:我介绍设立旅游节的由来。

现在人们工作很繁忙,很辛苦,容易得一些疾病,我设计旅游节,让人们在这一天出去放松一下心情,开阔一下眼界,轻松一下。

师:你看到了现状,想到了旅游节的好处,想到了设计这个旅游节。

生:我看到很多人捕杀不属于他自己的动物,赚得昧心钱。

我想设立一个放生节,把这些动物放生,让他们重回大自然。

师:你们还可以回忆一次经历,促使你想到这个节日。

生:我想设立登山节,是因为有一个晚上,我看爸爸很晚很晚回来。

他回来后就很简单地擦洗一下,倒头便睡,看得出他累极了。

所以我想设立一个登山节,让所有人登山、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师:你通过一件事来说明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

那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要把故事讲明白,讲具体生:还要讲得生动。

第二课时一、明确要求,想象场面师:说到设计自己的节日,我们还要介绍些什么呢?看看这次的习作要求,看谁有本事读懂,用笔做做记号。

(出示习作要求,生默读,做记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

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节日吧。

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

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梦和习作的快乐。

师: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你读懂了吗?生:要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

生:要懂得自己要设立一个什么节日。

生:还要写写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

师: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我们刚才已经知道怎么介绍了。

那么自己和别人是怎么度过的,该怎能满介绍呢?我们先来看一篇熟悉的文章——《欢乐的泼水节》。

看谁能受启发。

欢乐的泼水节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师:你觉得什么地方写得好,值得你学习?生:可以写写人们的心情。

生:可以写写人们做了哪些准备?生:可以写写人们的表情。

生:可以写写过节时的气氛。

生:可以写写人们过节时的动作,做了些什么事。

生:可以写写这个节日的意义。

师:这些都可以放在“怎么度过”这部分来写。

这些节日是你自己设立的,咱们还没有过过呢,所以我们要展开想象,注意想象人们的神情、动作,注意环境、气氛的描写,要有画面感。

生:练笔。

(师巡视,了解学生练笔情况)二、指导修改,完善习作师:我们交流一下。

请几位同学读读自己的习作,大家想一想:文章好在什么地方,你听着听着,你的眼前有没有看见这样的画面?建议怎么修改。

生:(读):《放松节》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当看到爸爸因工作疲惫一上床便倒头便睡时,当看到妈妈因考试复习到很晚而头昏脑胀时,我心中突然萌发起一个愿望——设立一个放松节。

师:这小节是写想设立放松节的原因。

写得怎么样呢?生:动作写得挺好的,如“因工作疲惫一上床便倒头便睡”,让我仿佛看到了这个画面,比较生动。

生:“当看到爸爸因工作疲惫一上床便倒头便睡时,当看到妈妈因考试复习到很晚而头昏脑胀时”,建议再来半句成为排比句,如当看到同学……当看到老师因辛苦熬红了双眼时……生:“当看到妈妈因考试复习到很晚而头昏脑胀”我给她加个动作“揉着太阳穴”。

师:同学的建议提得真有水平,你知道怎么修改了吗?请你接着读。

生:(读)这一天,全世界人民都会放假,老师不用教书,医生不用接待病人,当然,我们这些爱玩的小学生也可以高高兴兴地放下书包,龇牙咧嘴地对家长说:“今天我们要尽情地玩儿”。

这一天,爸爸妈妈会睡个懒觉,起来后也不用像往常那样匆忙。

他们起床后,哼着小曲,慢悠悠地吃早茶。

吃完早茶,什么事都不用做,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这一天,孩子们也会过得非常快乐,他们可以向大人们要一点零钱,然后成群结队地奔向公园、超市。

总之,他们今天是玩了个尽兴。

这一天还是老人的节日,清早,老太太们会拿着扇子去公园跳扇子舞,老头们会拿着羽毛球拍去运动场打球。

夜幕降临,老头老太会搬两把太师椅坐在院子里,边吃瓜果点心边赏月。

最重要的是,老人们这一天不用为平日忙着上班的儿女们忙饭了。

这一天人们能打开眼界,呼吸新鲜的空气,听鸟儿清脆的鸣叫,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真想设立一个轻松节。

师:听了一篇习作,你受到什么启发?有些什么建议?生:她写得很生动,注意了人物的神情、动作,写出了人们的心情,有画面感。

建议她注意环境描写。

生:最好不要举医生的例子,医生休息了,一些急救病人怎么办?生:“龇牙咧嘴”不准确,用“兴高采烈”比较好。

生:“哼着小曲”写得特别生动,我好像看到了他们那悠闲样子。

生:“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写得挺生动的,还可以加点动作:泡一杯香茗,“嘬——”,有滋有味地品着。

生:“成群结队”用得好。

师:你们能不能帮她加点动作、神情的描写,来表现大家是怎么过这个放松节的吗?生:我觉得还可以写孩子们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口袋里鼓鼓囊囊的,塞满了平时吃不上的零食。

生:孩子们把平时爸爸妈妈认为危险的游戏都玩儿一遍。

啊,真过瘾!瞧女孩子们兴奋得的脸上红扑扑的,像一个个大苹果;男孩子们一个个满头大汗,开心得咧开了大嘴,玩得多尽兴啊!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读)《许愿节》,每当人们遇到烦恼时,都希望这个烦恼能被化解,所以我想设立一个许愿节。

师:有什么建议?生:我觉得太单调了。

生:我有个建议:可以先写一次经历,有一天……然后再写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师:请接着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