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习课件】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学习课件】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2)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弩、匕首 的,以及其他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3)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 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殴打他 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等,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4)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 职务的;违反国家规定 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 义进行活动, 被 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等,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 放的许可证的处罚。
完整版ppt
11
4、处罚的程序
(1)调查: (2)决定: (3)执行:
完整版ppt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完整版ppt
1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一)、当代公共生活扩展的促进要素: 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
现代通讯工具及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扩展。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理处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
适用范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 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完整版ppt
9
2、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种类与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原则: (1)处罚适当原则
(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 种类分为:
(1)警告; (2)罚款; (3)行政拘留; (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5)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
完整版ppt
7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的作用 1、直接(强制)作用:保护合法,惩罚违法。 2、间接作用: 指引作用
预测பைடு நூலகம்用
评价作用
教育作用
完整版ppt
8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调整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
I.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II.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III. 煽动民族分裂的
IV. 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 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4)限制性要求
Ⅰ.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 游行、示威。 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组织或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机 关工作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 Ⅲ.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名义组织或参加集会、游行、 示威,必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2)必须提出书面申请。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由其负责人在举行日期的
五日前向主管的公安机关亲自递交书面申请,不是由负责人 亲自递交书面申请的,主管公安机关不予受理。负责人应同 时出示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并如实填写申请登记表。
完整版ppt
14
(3)公安机关的审查、许可。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的, 不予许可:
完整版ppt
4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及其特点 1.其涵义包括两方面: (1)以规则的形式要求全体公民或国民遵守的行为规范。 (2)为社会生活所必需,并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公认的公共生活准则。 2.公德的特点 道德基础性 道德的继承性 道德简明性 公德的广泛性
12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1、集会游行示威法概述 集会游行示威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和对集会游行示威实施管 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 (1)权利保障原则
(2)遵守宪法和法律原则
(3)依法管理原则
完整版ppt
13
2、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 (1)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下列人员不得担任负责 人: Ⅰ.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Ⅱ.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 Ⅲ.正在被劳动教养的 Ⅳ.正在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限 制人身自由措施的
(1)主体的适用 (2)处罚程度的适用 (3)不予执行拘留的特别规定 (4)追诉时效的适用
完整版ppt
10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 (1)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
位秩序, 使工作不 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扰乱文化、体育 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 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结伙斗殴的;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 的等, 分别给予警方、罚款、拘留等处罚。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完整版ppt
2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完整版ppt
3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两种基 本手段。“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 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 的补充。”
完整版ppt
6
课堂互动:
请你说出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每条三种) 第一,一些人的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 第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
能得到普遍遵守。 第三,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
对与自己有亲情、友情的人,方可投入十分的热心, 肯于关心和帮助。 第四,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 第五,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
(二)社会公德的原则 1、“分”的观念,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与差别 2、“和”的举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有序 3、“爱”的态度,这是社会公德原则中最高层次的要求
完整版ppt
5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1.我国目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2.在实践中增强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