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中的古今异义全集合

成语中的古今异义全集合

成语中的古今异义全集合(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是不能“以今律古”,也就是说不能以现代的常用义去推测某词的古代意义。

好在有相当一部分成语中还保留这这些古义,据此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沟通古今,有效的掌握一词多义。

本文共6300字,234条成语。

)A1.爱莫能助中的“爱”意为“同情,怜惜”。

不是“喜爱”。

B2.不可理喻、不言而喻中的“喻”意为“明白,知晓”。

3.不以为然中的“然”意为“对,正确”。

4.不可名状中的“名”意为“说出来”。

5.不经之谈中“经”意为“常规,原则”,形容言论无根据。

6.“不胜酒力”“不胜其烦”“弱不胜衣”“不可胜数”“指不胜屈”中的“胜”意为“经得起,受得住”。

7.不刊之论中的“刊”意为“削除”,古代把汉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的就削去。

形容不能改动的言论。

8.不速之客中的“速”意为“邀请”。

9.不知凡几中的“凡”意为“总计,总共”。

10.不足为训中的“训”意为“法则,典范”。

11.不毛之地中的“毛”是指五谷,庄稼,不是“毫毛”。

12.不可匹敌中的“匹”意为“相当”。

13.不能自已中的“已”意为“停止”。

14.筚路蓝缕中的“路”意为“车”。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15.班师回朝中的“班”意为“调回”。

16.班荆道故中的“班”意为“铺开”。

17.博闻强识中的“志”意为“记忆”。

C18.春和景明中的“景”意为“日光”,不是风景。

19.差强人意中的“差”意为“略,尚”。

20.诚惶诚恐中的“诚”意为“实在,的确”。

21.插科打诨中的“科”指古典戏剧中的表情和动作。

不是“科学,科技”。

2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金城汤池”“池鱼之殃”中的“池”指护城河。

23.传神写照中的“写”意为“描绘,描画”,不是“书写”。

24.出类拔萃中的“拔”意为“超出”,不是“把东西往外拉或抽”。

2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中的“塘”指“堤岸,堤防,大堤”,“池塘”意为水池边的堤岸,不是“水塘”。

26.赤地千里中的“赤”意为“寸草不生”。

27.从中渔利中的“渔”意为“谋取”。

28.充耳不闻中的“充”意为“塞住”。

29.错落有致中的“致”意为“情趣”。

30.察言观色中的“颜”意为“脸色”。

31.城狐社鼠中的“社”意为“土地庙”。

D32.大莫与京中的“京”意为“大”。

33.党同伐异中的“党”意为“阿附,偏私”。

34.斗而铸兵中的“兵”意为“兵器”。

35.待字闺中中的“字”意为“许配”。

36.登高必自卑中的“卑”意为“低处”。

37.“洞烛其奸”“洞若观火”中的“洞”意为“透彻”。

38.丹青之信中的“信”意为“确实”。

39.“吊民伐罪”“形影相吊”中的“吊”意为“安慰”。

40.洞烛其奸中的“洞”意为“透彻”。

41.登峰造极中的“造”意为“到……去”。

F42.富贵不能淫中的“淫”意为“迷惑”。

43.分庭抗礼中的“抗”意为“对等”。

44.繁文缛节中的“文”意为“仪式”,指繁琐的仪式和礼节。

45.风马牛不相及:一般人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是“风和马和牛毫不相干”,这句话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原文是“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意为两国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跑不到对方国家去,这里的“风”意为“走失”。

46.犯而不校中的“校”意为“计较”,不是“改正”。

指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47.繁衍生息中的“息”意为“滋生”。

48.附庸风雅中的“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雅”指诗经中的大雅、小雅。

49.“匪石匪席”“匪夷所思”中的“匪”意为“不是”。

50.方兴未艾中的“艾”意为“停止”。

51.伐功矜能“伐”是“夸耀”的意思,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

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G52.攻城略地中的“略”是“夺取”的意思,不是“简略”。

53.“感激涕零”“泣涕如雨”“泣下沾襟”“破涕为笑”“痛哭流涕”中的“涕”是眼泪,不是鼻涕。

54.功败垂成中的“垂”意为“接近,快要”。

55.干云蔽日中的“干”意为“冲”。

56.干名求誉中的“干”意为“求取”。

57.刮目相看中的“相”为“他”之意,偏指一方,不是“互相”。

58.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意为“第二次”。

59.高山景行中的“行”意为“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60.盖世无双中的“盖”意为“压倒、超过”。

61.感恩戴德中的“戴”意为“尊奉、推崇”。

62.共商国是中的“是”指“方针大计”。

H63.华而不实中的“华”意为“开花”。

64.和衣而睡中的“和”意为“连带”。

65.惠风和畅中的“惠”意为“柔和”。

66.货而不售中的“售”意为“卖出去”,不是“卖”。

指想卖却卖不出去。

67.讳莫如深中的“讳”意为“隐瞒”。

68.呼天抢地中的“抢”意为“碰,撞”。

69.“患得患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的“患”意为“担心”。

J70.“假公济私”“假途灭虢”“久假不归””天不假年“”不假思索“中的“假”意为“借(用)”。

71.“简能而任”“排沙简金”中的“简”意为“选拔,选择”。

72.举不胜举中的“胜”意为“尽”。

73.举世无双中的“举”意为“全”。

74.举枉措直中的“举”意为“选拔,任用”。

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

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75.举贤任能中的“举”意为“推荐”。

76.胶柱鼓瑟中的“鼓”意为“弹奏”。

77.即鹿无虞中的“虞”是“古官名,掌管山泽的人”。

原意是进山打鹿,没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帮助,那是白费气力。

后比喻做事如条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劳而无功。

78.尽信书不如无书中的“书”指“《尚书》”,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书籍。

79.揭竿而起中的“揭”意为“举起”,不是“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的意思”。

80.家徒四壁中的“徒”意为“只有”,不是“徒弟”。

81.击筑悲歌中的“筑”是古乐器,形似筝。

82.计日程功中的“程”意为“估量”。

83.敬谢不敏中的“谢”意为“推辞”,不是“感谢”。

84.击节叹赏中的“节”意为“节拍”。

85.敬谢不敏中的“谢”意为“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K86.“可怜体无比”中的“可怜”意为“可爱”。

87.口诛笔伐中的“诛”意为“痛斥,责罚”。

88.旷日持久中的“旷”意为“荒废”。

89.款款而谈中的“款“意为“真诚”。

L90.劳燕分飞中的“劳”是一种名为“伯劳”的鸟的简称,不是“辛劳,劳苦”。

91.力所不逮中的“逮”意为“到,及”,指能力达不到。

92.旅进旅退中的“旅”意为“共同”。

93.“屡试不爽”“毫发不爽”中的“爽”意为“差错”。

“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不错。

94.良工不示人以朴中的“朴”意为没有细加工的木材。

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给人看。

比喻有贤德的人一定要把人培养成材或所做的事一定要完美。

95.礼尚往来中的“尚”意为“注重”。

96.聊以自慰(卒岁)中的“聊”意为“姑且、暂且”。

97.令名不彰中的“令”意为“美好”。

98.离群索居中的“索”意为“孤单”,指离开同伴一个人孤独生活。

99.戮力同心中的“戮”意为“并,和”,不是“杀”的意思。

100.略迹原情中的“略”意为“撇开”。

M101.明火执仗中的“仗”意为“武器”。

102.貌甚寝中的“寝”意为“丑陋”,不当“睡觉”解。

103.名垂不朽中的“垂”意为“流传”。

104.“苗而不秀”“秀而不实”中的“秀”意为“开花”。

105.墨守成规中的“墨”指墨子。

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

后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N106.内容翔实中的“翔”通“详”,意思是“周详”。

107.难以逆料中的“逆”意为“预先”。

108.泥古不化中的“泥”意为“拘泥,固执”。

109.牛骥同皂中的“皂”意为“牲口槽”。

110.弄瓦之喜中的“瓦”意为“纺锤”。

P111.否极泰来中的“否”意为“坏运气”。

112.片言折狱(折狱:判决诉讼案件。

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

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中的“狱”指诉讼案件,而并非监狱。

113.披沙拣金中的“披”意为“拨开”。

Q114.劝善惩恶中的“劝”是勉励的意思。

现只当劝说讲。

115.曲尽其妙中的“曲”意为“委婉、细致”。

116.劝百讽一中的“劝”意为“劝诱”;“讽”意为“规谏”。

117.去国怀乡中的“去”意为离开,不是到。

“国”指国都,而不是国家。

118.将(qiāng)伯之助中的“将”意为“请(求)”;伯:长者。

请求长者帮助。

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119.企者不立中的“企”意为“踮脚”。

踮脚而立的人难以久站,比喻不踏实工作的人站不住脚。

120.“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意为“春光,春天”,不是“青年时期”。

121.七月流火中的“火”指“大火星”。

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122.穷且益坚中的“穷”指不得志。

不是“贫穷”。

123.权宜之计中的“权”意为“变通”。

124.青红皂白中的“皂”意为“黑色”。

125.却之不恭中的“却”意为“拒绝”。

R126.肉食者鄙中的“鄙”意为“鄙陋”。

127.“乳臭未干”“口尚乳臭”中的“臭”意为“气味”。

128.人浮于事中的“浮”意为“多余”,指人员的数量多于工作需要,人多事少。

129.忍俊不禁中的“俊”意为“笑的样子”,“忍俊”就是“含笑”。

130.日渐式微中的“式”为语助词,无义。

“微”意为“昧,黄昏”。

131.认贼作父中的“贼”意为“仇敌”。

132.忍辱偷生中的“偷”意为“苟且,得过且过”。

133.日月丽天中的“丽”意为“附着”。

S134.食不果腹中的“果”意为“吃饱”。

135.三府九寺(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合称“三府九寺”)中的“寺”意为“官署,即后世“衙门”。

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摄摩腾以白马驮经来,先就住在鸿胪寺(汉代掌管接待四方宾客的机构)。

第二年在洛阳建造白马寺为其住处,以后“寺”就有了佛寺的意义。

136.树德务滋中的“树”意为“立”。

137.始乱终弃中的“乱”意为“淫乱,玩弄”。

138.食不重味中的“味”意为“菜肴”。

吃饭不要两样菜肴。

形容生活俭朴。

139.少不更事中的“更”意为“经历”。

140.深厉浅揭中的“揭”意为“撩起衣服”。

厉:连衣涉水。

意思是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没有用,只得连衣服下水。

比喻处理问题要因地制宜。

141.深耕易耨中的“易”意为“勤”。

142.善刀而藏中的“善”通“缮”,意为“擦拭”。

143.杀人越货中的“越”意为“抢劫”。

144.硕大无朋中的“朋”意为“比”,不是“朋友”。

全句意思是: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

形容极大。

145.是可忍孰不可忍中的“是”意为“这”。

146.素不相能中的“能”是“亲善”的意思,指一向不和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