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自动变速器教案(朱明zhubob)

教案-(自动变速器教案(朱明zhubob)

安全教育(80')底盘二模块实训安全操作规程1.教学前必须熟悉本安全操作规程。

学生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参加本项目的学习。

2.各实训项目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有关要求进行操作。

3.学生不准擅自拆卸未经任课教师同意的零部件。

当在实习过程中损坏、遗失工具或实习零件时,应及时向任课教师反映。

4.实训学习过程中对各种工、量具、零部件及用品要轻拿轻放,爱护现场的设施设备。

5.学习过程中严禁在教学区内随意串组、串岗。

6.必须注意用电安全及设备、人身安全。

严禁擅自开关电闸及动用任何未经任课教师同意使用的设施设备。

7.必须做好场地、工具的清洁及物品的摆放工作,做到“三不落地”、“四清洁”。

8.严格按照拆装程序进行部件的拆装,注意劳动保护和操作安全,严禁用手锤直接敲击零件。

9.注意各零件的相互装配记号,便于恢复原始装配状态。

10.在使用油类等易燃物品时,应先征得任课教师的同意及在指定的地点使用。

11.正确合理使用各类工具、量具。

12.未经任课教师允许,严禁学生擅自动用实训的任何设施设备。

教学回顾(5″)见首页讲授内容(70″)本节属现场教学,需将学生分为两到三组,由两位或三位教师分别带领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一些事例激发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进行一下内容的讲授。

一、自动变速器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提高了发动机和传动系的使用寿命2.提高了汽车的通过性3.具有自动适应性4.操纵轻便缺点: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传动效率较低。

二、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液力变矩器:作用相当于手动变速器中的离合器,将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软性连接。

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实现变速变矩的机构。

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变速器的升档和降档。

变速器壳体:安装的基体。

油冷却系统:保证自动变速器的正常工作,进行冷却和润滑。

三、自动变速器的分类按结构分: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本田)、辛普森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丰田)、复合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三菱)按控制方式分:全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AT)、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ECT)按传动比变化方式分:有级式自动变速器、无级式自动变速器按安装位置分:横置前驱动(带减速器、差速器)、纵置后驱动(不带减速器、差速器)四、液力变矩器1.液力变矩器的作用a.自动离合器的作用,传递(不传递)发动机扭矩至变速器;b.增大由发动机产生的扭矩;c.驱动自动变速器内液压控制系统的油泵;d.缓冲发动机和传动系的扭振;e.起到飞轮作用,使发动机转动平稳。

2.各种型式液力耦合器、液力变矩器、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它们的区别跟液力变矩器内的导轮有关。

3.工作原理泵轮(由发动机曲轴带动)涡轮(带动变速器输入轴)导轮(将涡轮带动的液流重新导向给泵轮,加快泵轮转速)具体根据解剖实物教具进行讲解。

小结(5″)1.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的区别2.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3.液力变矩器的作用4.液力变矩器的几种形式5.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教学回顾(5″)见首页讲授内容(70″)本节着重讲解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

根据解剖教具进行讲解。

一、结构与组成太阳轮、齿圈、行星齿轮架、行星齿轮二、简单变速原理减速:齿圈固定,太阳轮为主动件,行星架为从动件。

太阳轮固定,齿圈为主动件,行星架为从动件。

加速:太阳轮固定,行星架为主动件,齿圈为从动件。

倒车:行星架固定,太阳轮为主动件,齿圈为从动件。

根据实物将此处讲解详细,力求让学生全部掌握。

三、换档执行机构1.离合器:功用为连接,即将行星齿轮变速系统的输入轴和行星排的某个基本元件连接,或将某两个基本元件连接在一起。

主要组成有:离合器鼓、离合器花键毂、离合器活塞、回位弹簧、弹簧座、主动片、从动片、调整垫片、密封圈工作原理:利用实物介绍。

讲清楚主动和从动的关系。

2.制动器:功用是将太阳轮、齿圈、行星齿轮架三个基本元件中的1个加以固定,使之不能旋转。

有带式制动器和片式制动器。

带式制动器较为简单,根据实物进行简单介绍。

片式制动器的组成:制动器鼓、回位弹簧、钢片、摩擦片、制动器毂。

工作原理与多片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此处应注意如何区分离合器和制动器:一个起连接作用,一个起固定作用。

3.单向超越离合器:功用与离合器、制动器相同,也是用于固定或连接太阳轮、行星齿轮架或齿圈等基本元件,让行星齿轮变速系统组成不同传动比的档位。

只允许被固定元件只能朝一个方向旋转。

利用实物进行着重介绍。

小结(5″)1.行星齿轮系统的结构组成2.离合器与制动器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教学回顾(5″)见首页讲授内容(70″)一、行星齿轮机构工作原理1.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由两个内啮合式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组合,其结构特点是:前后两个行星排的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称为前后太阳轮组件;前一个行星排的行星架和后一个行星排的齿圈连接为一体,称为前行星架和后齿圈组件;输出轴通常与前行星架和后齿圈组件连接。

2.辛普森三档行星齿轮变速系统换档执行元件工作情况元件之间的关系:a.发动机曲轴与变矩器泵轮为一整体。

b.变矩器涡轮与输入轴、离合器C1的摩擦片、离合器C2的压板为一整体。

c.离合器C1的压板与制动器B1的制动鼓和太阳轮是一个整体。

d.离合器C2的摩擦片与前齿圈是一个整体。

e.前行星齿轮架和后行星齿圈与输出轴是一个整体。

f.后行星齿轮架与制动器B2的制动鼓和单向离合器的内环是一个整体。

g.制动器B1、B2的制动带和单向离合器F1的外环与变速器壳体是一个整体。

根据上表以及各元件之间的关系,我们便可以分析这种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情况。

利用图进行投影讲解,分析各档位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情况。

小结(5″)辛普森三速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教学回顾(5″)见首页讲授内容(70″)一、液压控制系统的功用与组成1.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油泵、各种阀门、伺服机构以及连接这些不见的液体管路2.液压控制系统的功用a.为自动变速器提供液压系统所需的压力油。

b.根据车速和发动机的负荷来操纵阀体内各种控制阀的工作,以驱动行星齿轮变速系统中的离合器、制动器等换档执行元件,从而实现对自动变速器的全面控制。

c.对行星齿轮变速系统的零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

二、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帕斯卡定律:液体向所有方向均匀地传递外加压力,无量的变化。

如在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机油泵讲液压油吸入后将其压缩,再输送到系统的管路中,压力是保持恒定的。

2.液压和力液压(压强)=外力÷受力面积力=液压×受力面积3.基本阀门的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采用各种的调节阀和控制阀。

先用调节阀将液压调节至规定的压力,然后通过控制阀将液压送至指定的伺服器。

⑴调节阀:可分为球阀、活塞式、滑阀式。

主要用于调节液压的大小。

⑵控制阀:可分为手控式、液压和弹簧式。

主要用于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转换。

⑶其它阀门:有使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时油压逐渐升高,分离时使油压迅速减少的活动球阀。

有防止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时引起冲击的活塞式阀。

三、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以及主要零部件1.机油泵:为液压控制系统提供一定压力的液压油。

一般采用内啮合齿轮式。

利用实物进行讲解其工作原理。

2.主调节阀:按照发动机的负荷调整通往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液压。

利用图进行投影讲解。

3.第二调节阀:调节变矩器内的油压和润滑油压。

利用图进行投影讲解。

4.手控阀:与换档操纵手柄相连,根据换档位置,将液压油分别转移到相应的管路中。

利用图进行投影讲解。

5.节气门阀:根据发动机负荷的大小(节气门开度)产生加速踏板液压,控制换档。

利用图进行投影讲解。

6.速控液压阀:将车速转变为速控液压,控制换档。

利用图进行投影讲解。

7.换档阀:根据速控液压和加速踏板控制液压的压力差来自动换档。

分为几个档位的换档阀。

利用图进行投影讲解。

小结(5″)1.液压控制系统的功用与组成2.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3.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回顾(5″)见首页讲授内容(70″)一、电子控制系统的功用是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核心,利用电子控制手段对自动变速器以及发动机的工况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和相应的控制程序来操纵阀板中各种控制阀的工作,以驱动离合器、制动器、单向超越离合器等液压执行元件,从而实现对自动变速器的全面控制。

二、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传感器:感知车速、节气门开度和发动机工况。

电控单元:控制中心。

执行器:电磁阀。

三、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电控单元——执行器2.电控单元工作原理换档正时的控制:在电控单元的存储器中,预先设置了各种行驶模式及在不同条件下各档位的最佳换档时刻。

车辆行驶时,电控单元根据选定的行驶模式选择开关和空挡启动开关的信号,以及行驶时的车速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信号,从存储器中选定最佳换档时刻,控制电磁阀的换档。

超速档的控制:在选当手柄处于前进档D位且超速开关已打开的情况下,可以控制升入超速档的时刻,而且在发动机水温低于60度时,还可以防止变速器升入超速档。

锁止系统的控制:可以在某些情况下,锁止正时,切断电路,锁止离合器结合等。

减振器背压的控制:根据节气门信号、车速信号、超速档离合器转速传感器信号决定换档时作用在离合器和制动器上的最佳工作压力,通过4号电磁阀调节减振器上的背压,以控制作用在离合器和制动器上的油压,使换档更加平稳。

发动机扭矩的控制:当电控单元根据所接收的各方信息,判断变速器需要换档时,会发出指令,暂时延迟点火时刻,以控制发动机扭矩,达到换档平顺。

故障自诊功能:能自行诊断故障,输出代码。

失效保持功能:一旦电控系统出现故障而失效时,电控单元仍能对有关电磁阀进行最基本的控制,保证汽车继续行驶。

3.传感器工作原理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根据实物进行讲解。

车速传感器:根据实物进行讲解。

O/D直接档离合器转速传感器:检测变速器输入轴的车速,工作原理与车速传感器基本相似。

4.开关工作原理空挡起动开关:用于检测手柄的位置,防止发动机在驱动档位起动。

自动跳合开关(降档开关):检测加速踏板是否超过节气门全开位置。

如果超过时,变速器自动下降一个档位。

制动灯开关:检测制动踏板是否踏下。

如果踏下,解除锁止离合器的结合,防止突然制动时发动机熄火。

行驶模式选择开关:用于选择动力模式或者正常模式。

O/D开关:用于电控单元控制变速器能否升入超速档。

小结(5″)1.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2.电控单元工作原理3.传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4.开关工作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