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关节疾病诊断PPT课件

骨关节疾病诊断PPT课件

1、椭圆形、膨胀性低密度骨质破坏区,边缘锐利有 硬化带
2、中心性、纵向生长 3、骨皮质变薄,病理骨折多见
41
42
纵向生长,中 心性,骨皮质 变薄,膨胀性 破坏,病变骨 皮质变薄但是 不中断、破坏
43
二、恶性骨肿瘤 骨肉瘤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 多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检查方法:首选X线平片,CT、MRI辅助诊
腰1 腰2 腰3 腰4 腰5 骶1
13
MRI?
14
MRI
15
T1
T2—看水的信号
陈旧骨折 新鲜骨折
新鲜骨折—出血水肿,T2明显增强。陈旧性骨折:T1、T2无变化
16
儿童骨折
青枝骨折:可以没有骨折线而只有骨皮质 皱折或局部骨小梁密集
17
桡骨远端青枝骨折 一高密度线? 骨皮质模糊 18
肋骨骨折
Colles:远侧断端向背侧 移位,向掌侧成角。(银 叉样畸形)
.
7
Smith骨折 Smith:远端断端向掌 侧移位
.
8
Colles骨折
Smith骨折
9
胫腓骨远端骨折 腓骨胫骨多出骨折线。 腓骨对位好,向前成角。 10胫骨平台骨折 内Fra bibliotek间隔增宽,外侧窄
11
CT:
骨皮质中断,碎骨片。
12
椎体压缩性骨折 正位+侧位 椎体变短:腰1
骨关节疾病诊断
.
1
脑、脊柱,椎间盘突出——MRI 骨肿瘤——先平片,再MRI,CT不考虑
骨折
2
骨折
骨结构连续性或完整性中断 检查方法选择:
平片:大部分躯干和四肢骨折 CT:头面部骨折、平片怀疑骨折、脊柱骨折、复杂骨折 MRI:关节内骨折、脊柱骨折、病理骨折、儿童长骨轻微骨折
3
骨折的类型
病因:外伤性和病理性 程度: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形态:横行、斜行、纵行、螺旋形 骨碎片:撕脱性、嵌入性和粉碎性
4
骨折的对位对线关系
对位:骨折断端的对齐情况 移位:在长骨以骨折近端为准
对线:骨折近段和远段的纵轴对齐情况 成角:骨折两断段纵轴的夹角
5
桡骨远端骨折
.
6
Colles骨折
2.腰大肌液化坏死,形成脓肿。
3.冠状面
34
压迫椎管神经
最后一幅?: 增强扫描:脓 肿内有肉芽组 织增生,环状, 强化。
35
骨与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一、良性骨肿瘤
36
病程 疼痛 病变特点
骨膜新生骨 软组织肿块
转移
良性骨肿瘤
长,以年计
恶性骨肿瘤
短,以月计
一般无
多有,剧痛
膨胀性的骨质破坏,边缘 锐利,骨皮质完整
19
椎间盘突出
在髓核和纤维环变性的基础上,髓核经纤 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的病理状态。
检查方法:首选MRI检查
20
椎间盘突出
3个椎间盘突出?蛛网 膜稍受压。齿状突?
腰4椎间盘向后突出, 硬脊膜受压迫。
21
椎间盘右后突出 患者右侧疼痛。 图中可见左侧神经根。 22
骨与软组织的感染
23
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检查方法 X线平片:首选 CT:能发现较小的骨髓脓肿 MRI:对早期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所致的骨髓水
肿敏感
24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起病急,进展快,多有寒战、高热, 局部红、肿、热、痛。
X线表现:
1、早期: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 2、2周后干骺端松质骨骨质破坏,骨质破坏
Codman 三角
46
软组织肿块
MRI→
软组织肿块
47
胫骨上端,骨 质破坏,边缘 模糊(溶骨型)
MRI
骨皮质破坏, MRI T2加权)
白色斑块为肿
瘤出血和坏死
的高信号。
48
股骨下端(溶 骨型)
MRI: 骨质破坏,软组织水肿
27
胫腓骨慢性化脓性骨 髓炎: 皮髓分界不清,下部 形成骨性包壳,周围 增生围绕脓液,里面 可见高密度点状影, 是死骨。
瘘管
瘘管
骨性包壳
瘘管
28
骨结核
绝大部分是由体内其它部位结核灶内的结 核菌经血行播散感染所致
好发于青少年 检查方法: 线平片:长骨结核首选 CT:不常用 MRI:早期关节和脊柱结核首选
29
长骨结核
骨骺和干骺端 X线表现
1、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晰, 中央可有细小死骨
2、少有骨膜反应
30
脊椎结核
椎体结核:中央型、边缘型、韧带下型 附件结核 均可出现椎旁冷脓肿
31
中央型
早期椎体中央松质骨出现破坏灶,继而向上、下 扩展,椎体塌陷,椎旁冷脓肿形成;椎间隙狭窄, 可侵犯邻近椎体。
范围快速扩大,累及骨皮质,可有死骨出 现,骨膜增生明显。 3、一般不侵犯骨骺。 骺板对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
25
右足中趾骨质破坏
2周后,右足中趾骨质破坏, 足背区软组织水肿
26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转化而来 X线表现:骨皮质增厚,髓腔缩小,死骨和
骨性包壳,可形成瘘管。骨膜增生明显。
直达骨性关节面,可穿破骨皮质形成软组 织肿块 2、皂泡状改变 3、倾向于横向生长
39
肿物位于干骺 端,肥皂泡状 (其间有分 隔),横径> 上下径,骨皮 质连续,不破 坏,软组织也 不受侵犯,
40
骨囊肿
多见于10-15岁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检查方法:首选X线平片 好发部位:长骨干骺端 X线表现:
边缘型
椎体上、下缘及邻近的软骨板破坏,椎间盘破坏, 椎间隙狭窄,有局限于两个椎体的倾向,椎旁脓 肿多见。
韧带下型
主要发生于前纵韧带下方,表现为连续数个椎体 前缘骨质破坏,脓肿多位于前纵韧带与椎体前缘 之间。椎间盘可正常。
32
2个椎体变扁,椎间隙消失,分界不清。
33
1. 2个椎体变扁, 椎间隙消失,分 界不清。
断 好发部位:四肢长骨干骺端,股骨下端最
常见,其次为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
膝关节:75-85%?
44
X线表现:
1、肿瘤骨:由肿瘤性成骨细胞直接形成,呈斑片状、 团块状、云絮状等
2、骨质破坏:成骨型、溶骨型、混合型骨质破坏 3、骨膜新生骨:Codman三角 4、软组织肿块
45
股骨正、侧位:
云絮状肿块, 两端有骨膜反 应-codman三 角。
一般无
浸润性骨破坏,边缘模 糊,往往破坏骨皮质
多有,Codman三角
多无



37
骨巨细胞瘤
良性骨肿瘤中发病率第二 多见于青壮年 检查方法:首选X线平片,辅以CT和MRI 好发部位: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端最多
见,其次为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
38
X线表现: 1、溶骨性、膨胀性、偏心性骨质破坏,常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