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BA22的质量控制及部件原理

TBA22的质量控制及部件原理


可接受mm 0 ≥0.2 ≥1 ≥1
不可接受mm >0 <0.2 <1 <1
系统名称及系统原理简介来自纸路系统主要部件: 送纸马达、导纸滚轮、成型环、纵封加热器 功能:
平稳的送纸并通过成型环使包材形成纸管并通过纵封加热器完成纵封封
合 原理: 1.送纸是靠 ASU 中两个送纸马达和无菌仓内送纸马达提供动力,且全部 变频器控制转速,以保证纸路的张紧量及更好的完成图案校正 2.无菌仓送纸的快慢是靠钟摆滚轮的位置决定;拼接装置纸路的快慢是
手撕包的TS的方法
剪开:将包装从两侧剪开并倒空;清洗并烘干, 检查包装内外有无擦伤或其他可能的缺陷。 横向密封:在包装两侧TS直角处(约1毫米)剪开, 弯曲TS,检查在密封面内有无团块或隆起,以 滚动方式从一端小心地将TS拉开一点,将密封 长度拉开约三分之一,从另一端拉开密封, 将密封长度拉开约三分之一,将TS和LS交点即 顶部交叉处和底部交叉处拉开。
原理:
1.空气通过进气阀进气进入洗擦器净化,气体再进入水环式压 缩机增压然后进入水气分离器进行水和气的分离,,出来的气 体再进入主空气加热器进行高温加热,然后通过热交换阀、预 热阀,进入无菌仓,再回到洗擦器形成环路 2.再预热3时预热阀温度达到280,喷雾杯内打满100ml的H2O2 用压缩气打到喷嘴进行雾化再喷到无菌仓利用 H2O2 进行灭菌, 从而形成无菌环境 3.无菌环境是靠正压来维持的
夹爪系统
主要部件:
封合爪、压力爪、容量盒、拉耳 功能: 1.控制容量2.图案校正3.横封封合 原理: 1. 横封是通过IH发生器产生高频电流,感应器(铜 条)相当于线圈产生磁场,在铝箔层形成涡流使铝箔 分子做高速运动,从而产生热量,将PE熔化,在夹爪
压力作用下,熔化的PE涂层粘合在一起,再经过横封
渗透试验(红色实验)
(1)、检测步骤:
1)在线排0#包后取连续的10包进行分析; 2)沿平行于顶部与底部的中线剪开(形成纵封的 一面不剪破); 3)将产品倒入消料桶中进行回收,冲洗干净内容 物并使用气枪吹干包装盒内表面的水分,沿没有剪 破的一面对折,使顶部与底部同时向下; 4)吸取(倒取)一定量的渗透液于上述包装盒中 (以浸没包装盒下部各折角为准);
靠纸环路光电眼检测控制;纸仓送纸马达的速度是靠浮动滚轮的高低来
决定,而其高低是靠接近开关检测控制 3.纸路的扭转是靠可动成型环旋转来实现 4.包材接头是靠接近开关来监控
5.LS、SA的封合是靠高频感应封合 纸路的左右可以靠导纸器来调节,纸管的左右是可以靠可动成型环来调 节
纵封贴条系统
主要部件:
封条附贴器、拼接装置、电动机 功能:
5 4 3 2 1
无菌包装的基本程 序
包材灭菌 无菌环境 下包装 完整 性包 装
商业无菌料液
无菌输送
无菌灌装的任务:
1、使终产品在货架期内维持高的微生物方面 的质量。 2、在承诺的货架期内保持包装内容物的风味, 组织状态和营养价值在消费者可接收的范围 之内。
包装的在线检查步骤
日期 打印 称 重 外形及 图案 重叠的 大小 折角的 封合
手撕包的TS的判定标准:
TS评估唯一重要性是产品一侧的密封。 检查密封处有无隆起或团块:如果有,说明密封有缺陷 拉开密封:在如下情况下,密封才算合格: 密封完好,只有两个内涂层(PE)出现剥离。 接头拉开后,密封保持完好,但铝膜从光滑金 属表 面的一侧剥落。 纸板层破裂时,密封保持完好。 如果密封极差,以至两个塑料层分离后仍不破损,说明密 封有缺陷。 交叉点:(即TS和LS相交点),只有任何一层发生破裂,密 封才算合格,如果未发生破裂,说明密封有缺陷。
TS精确 检查
LS/SA 的检查
品管人员 专项检查
内外表面 刮伤检查
TS简单 检查
包装完整性的检查方法
1.非破坏性检查 2.破坏性检查
1.非破坏性检查:
日期打印的检查 称重 外形及图案 折角/底角的粘合 折痕线与实际折边是否对齐的检查 纵封重叠宽度的检查
2.破坏性检查
口感品尝 TS的简单检查 折角/底角的检查 包装内外表面的检查 LS/SA的在线检查 TS的精确检查
手撕包LS位置的判定标准:
拉开密封,在如下情况下,密封才算合格:
两个内涂层之一与带材一同剥落,沿密封留下破裂边。 两个内涂层与带材一同剥落,只剩下裸铝膜。 所有内层包括铝膜与带材一同剥落,可能只剩下纸板纤维。 带材拉开时剥离。
如果带材剥离,未使包装内涂层受影响,说明密封 有缺陷。
纵封的注射检查
• 方法: • 将包体用剪刀或手在包体的正面打开,把纵封 的一面留下,用注满渗透液的针管沿着气隙带 进行注射渗透液。 • 判断标准: • 1、渗透液顺畅的通过气隙带,没有往外扩散 现象为合格; • 2、气隙带的宽度在≤1mm,判为合格。
溶解实验 (检查横封及横封区域要求)
一般性要求: 用作验证包装完整性的推荐试验,以确定该机器是否 能生产良好的 密封包装。 可以用于进一步验证由于细微痕迹而无法直观检测包 装完整性的在线检测中。 如果发现故障的细微痕迹,须抽取更多的包装作进一 步检查。 渗透液:1.5g露丹明+1000ml异丙醇或1.0g四碘荧光 素+1000 ml异丙醇
手撕包LS位置方法
检查LS带材在包装上的位置是否对称,检查 两个包装的LS带材拼接情况,检查铝箔片上 有无气孔,沿包装材料内边剪开LS带的中央 部分,沿包装外侧拉开包装材料的重叠部分, 将密封带慢慢拉开20毫米(90°角)。在折 缝处要拉的很慢,停一会儿再拉20毫米,沿 整个边继续拉,将两侧拉开。如发现有剥层, 切断密封带材,再继续拉。
(4)生产结束停机
如生产到规定时间后,按程序上按扭,机器程序 上升到生产结束,纸管排空后,有两分钟暂停时 间,两分钟后机器将进入无菌室排气准备状态, 手动按程序上,进入无菌室排气。
TBA/22八大单元
1、上部结构 2、机器主体3、驱动 单元 4、夹爪系统5、终端系统 6、 服务系统7、电柜 8、自动拼接系 统
5)静置15分钟左右(时间不可太长,否则不利于观察 ) 6)将渗透液倒掉,放于烘箱中进行烘干10分钟(温度 80±5℃,不可太高); 7)取出进行检查:小心的把包装盒的纸板层撕开(尤其 折角部分),观察; (2)、渗透试验评估: 以铝箔层是否破损为判断标准; 若纸板层有渗透液渗入的痕迹,则包装完整性有缺陷; 若纸板层无渗透液渗入的痕迹,则可说明检查的部位包 装完整性良好。
停机的几种方法
(1)紧急停机
如发生任何危及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的情 况下按动就近紧急停机按扭,机器将回到零位, 但并不能断电。
(2) 安全停机
打开任何一个机器侧门或最后摺角器门盖 机器将被停机。
(3) 正常停机
1)手动按一下程序降,程序进入干燥状态。 2)如不继续生产,再按一次程序降,程序 进入排空状态,时间为5分钟。
冷却水迅速冷却固化,从而完成了横封 2.通过调整容量凸轮位置,改变容量盒的间隙实现容
量控制
引起图案校正不良因素
(1)驱动马达的转速 (2)拉耳间隙 (3)电眼的设定 (4)纸路 (5)角度编码器 (6)灌注系统 (7)TMCC卡
影响横封的因素
(1)功率 (2)压力 (3)时间 (4)冷却水的流量
包装的内外表面的检查方法
关键检查点: 1.包装内外表面是否有刮伤或其他可以用 指甲可以感知的缺陷 2.内表面的刮伤,如果较深会引起包装完 整性的问题
TS的简单检查方法
方法:
1.目视横封的贯通线是否完整
2.用双手挤压产品包,是否有奶渗出 关键检查点: 1.端点 2.纵向折痕线与TS的交点 3.LS/TS的交点
TBA/22的质量控制及部件原理
目录
• 1利乐包材结构
• 2包装的在线检查步骤
• 3包装完整性的检查方法 • 4系统名称及系统原理简介
利乐包材结构
6
1.聚乙烯:防水汽 2.印刷层:图案的印刷 3.纸板:稳定支撑 4.聚乙烯:粘合 5.铝箔:阻隔氧气、光线及 气味、感应加热 6.聚乙烯:粘合 7.聚乙烯:封合
溶解溶液的配制:
1#溶液: HCL:蒸馏水 (1:1),加入1%重量比例 的CuCL2(如1升HCL,1升蒸馏水,20克CuCL2) 2#溶液: HCL :蒸馏水(1:3),加入0.5%重量比例 的CuCL2(如250毫升HCL,750毫升蒸馏水,5克 CuCL2)
横封的技术参数
位置 A B C D
灌注系统
主要部件:
灌注管、调节阀、TMCC卡、浮筒、液位传感器、
U/P转换阀 功能: 提供稳定料液 原理: 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磁性浮筒的位置,液位传感器
给液位调节卡(TMCC)一个信号,液位调节卡
凭此信号输出一个电信号给U/P转换阀,U/P转换 阀将此电流信号转换成气压来控制调节阀的开度, 控制纸管内牛奶液位
给包材同步供应封条,并将封条贴于包材内表
面 原理:
由高频发生器产生高频电流并传送到SA加热
板,在SA处形成感应磁场,在包材的铝箔上 产生感应电流并形成涡流产生热量,通过铝 箔层传导热使PE层熔化,通过压力轮贴合封 条和包材
无菌系统
主要部件:
水环式压缩机、洗擦器、汽水分离器、主加热器、雾化器、无 菌室、双氧水槽、A/B/C阀组 功能: 建立并维持无菌环境
影响纵封的因素
(1)功率 (2)压力 (3)纵封板位置
水的作用
(1)稀释 (2)冷却 (3)密封 (4)清洗 (5)润滑 (6)加热介质 (7)溶解
清洗
1.目的:为了获得清洁的表面。 2.清洗的两种方法 CIP和AIC CIP:是就地清洗和自动清洗的缩语,也叫最 终清洗,机器进行CIP时蒸气障(C阀)打开。 AIC:是中间清洗,机器进行AIC时,蒸气障(C 阀)关闭
检测步骤:
取在线成品包连续10包,倒掉内容物,冲洗干净后标号 并剪成如图形状(注意区分底部和顶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