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设计方法

研究设计方法


黑板经济学——能够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但 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5. 请教专家与选题的咨询方法
请教专家是选题的重要方法。 例1:研究生的访学 例2:午餐会的启示

四、 研究课题的具体化
1.什么是研究课题的具体化 2.课题具体化的几种方法
1. 什么是课题的具体化

课题的具体化(focus the problem),是 指通过对研究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 的陈述,从而将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 确的研究主题,将比较宽泛和笼统的研究范 围或者领域变成特定研究领域中的特定现象 或特定问题。
研究假设的特征
研究假设具有以下特征:

1、尝试性(尝试回答研究问题) 2、可检性(可以由科学研究来解答) 3、非歧义性(概念明确、不模棱两可) 4、可观测性(可观测和测量对象特征)
2.研究假设的构成
研究假设是由概念所构成的,是 “以一种可检验的形式加以陈述,并对两 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特定关系进 行预测的命题。”这种关系可能是因果关 系,可能是相关关系,还可能是虚无关系 。
2. 课题明确化的方法
1)定义法 2)概念转化法 3)关联法 4)框图法

例如:
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研究 大学生消费与消费观的相互关系研究 城市(农村)的 二、 三、 四、
明确研究目的 建立研究假设 确定分析单位 制定具体方案
研究假设的案例(1)







慰藉假设(comfort hypothesis): 1. 女性应该比男性在宗教上更虔诚。 (基础:一个男权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女性无法从 世俗社会中得到满足) 2. 年龄与对宗教的虔诚是正比关系。 (以青年人为导向的社会中,年龄大的人要比年龄 小的人更感到不满足) 3. 社会阶级较低者比上流社会更经常卷入宗教活 动。(社会地位较低者在世俗社会中无法得到满足 ) 4. 单身且无子女者在宗教上更虔诚。 (已婚有子女家庭在世俗社会中更容易得到满足)
社会科学研究的课题设计
陆丽青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研究课题设计的案例 第二节 选择社会研究课题 第三节 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第一节 社会研究课题设计案例
涂尔干关于自杀问题的研究
涂尔干(EmileDurkheim,
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
涂尔干(Emile Durkheim)

2. 个人阅历与选题的经验方法

个人的生活经历、体验是选题的重要来源。 例如,女性学者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大学生 对学生问题的关注、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问 题的关注、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农 村人对农村问题的关注等,都说明不同的个 人阅历对自己的价值观、需要、兴趣是有影 响的,也对他的工作和研究有影响。
一、 明确研究目的
1.什么是研究方案? 2.研究研究课题的准确定位
1. 什么是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研究项目的工作计划和 行动指南,是开展研究工作、统一研究步 调的指导性、控制性文件。
2. 研究课题的准确定位
研究的目的:探索、描述、解释 研究的方式:普查、抽查、个案研究 研究的类型:文献、调查、实验 研究的性质: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
理论概念与分析概念
由于理论对经验现象具有解释作用,因此, 理论概念又被称为分析概念。 例如,涂尔干的自杀理论 :

二、什么是研究假设
1.研究假设的含义 2.研究假设的构成
研究假设的案例(1)

美国社会学家巴比、葛洛克、林格研究了 美国圣公会教徒参与教会的程度,提出了一 个所谓慰藉假设理论。该研究根据马克思的 观点——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认为教区居民 中无法在世俗社会中得到满足和成就的人, 会转向教会寻求慰藉和代替物。在这个假设 下,作者提出了如下具体假设:

3. 研究课题的类型
社会研究课题是社会研究研究的主题,是 研究研究者尝试回答、解释、说明和解决的 问题。
3. 研究课题的类型
A.理论性课题与应用性课题 理论性课题是指那些侧重于提供新知识、建构和验证 各种理论假设的研究研究课题。
应用性课题则是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
实问题或者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
概念与变量的关系
概念:是人们进行思维的基本单位, 是客观事物属性在人们大脑中的一种反映 。 变量:概念的一种类型,它是概念一 种不断变动的形态。对变量的精确描述有 利于进一步把握概念的特征。

变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假设是一种命题形式,命题总是反 映概念或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之间的关 系主要有三种:
Y) Y) Y)
——相关关系(X ——因果关系(X ——虚无关系(X

A. 相关关系
如果变量X发生变化,变量Y也发生变化 。反之亦然,那么,变量X与变量Y之间 存在一种相关关系。 例如,大学的学费水平与高等教育的市 场需求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B. 因果关系
如果变量X发生变化,变量Y也发生变化 。反之不然,那么,变量X与变量Y之间存在 一种因果关系。 条件:

二、 选题的基本原则
1.价值原则 2.创新原则 3.量力原则 4.快乐原则
1.价值原则
指课题有价值,很重要,值得做。 ——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实践意义) ——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理论意义) ——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发展意义)

2. 创新原则
指有新意、有特点,包括: A. 源发创新。 B. 继发创新。 C. 工艺创新。

第二节 选择研究课题
一、 选题的重要意义 二、 选题的基本原则 三、 选题的途径方法 四、 课题的具体化
一、 选题的重要意义
1. 选题的作用 2. 研究领域、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3. 课题的类型
1. 选题的作用
选题就是确定研究课题,或者提出研究问题 。 爱因斯坦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 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 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 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3. 研究课题的类型


B.描述性、解释性和预测性课题
描述性课题是指侧重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客观描述
的课题。 解释性课题是指侧重于借助描述而对研究对象的关系 特征进行判断和推测的课题。 预测性课题则是指侧重对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 先估计的研究课题。


3. 研究课题的类型
C.委托性和自选性课题 委托性课题是指那些由有关的机构、部门、 单位或者个人根据他们的某种需要所确定并 委托或者指派给研究者进行研究的课题; 自选性课题则是指研究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 专业工作需要或者个人兴趣爱好同时结合一 定的社会需求所选定的课题。

二、 建立研究假设
1.什么是理论? 2.什么是研究假设? 3.研究假设的表达方法
1.什么是理论?






1)理论的含义(概念、原理的体系) 2)理论的层次(宏观、中观、微观) 3)理论的形式(概念组成命题) 命题:事物或者事物间的关系判断 定律:客观规律的概括与表达方式,反映必然联 系 公理:在逻辑推理中不需要证明而作为出发点的 初始命题,它经过了实践检验,理论所依据的基本 主张。 定理:已经检验的命题。 假设:尚未检验的命题。
3.博览群书与选题的文献方法
古语说: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书或者文献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研 究课题的重要源泉。 A.批判阅读法。 B.联想灵感法。

4. 田野工作与选题的实地方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调查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提出问 题的方法。 尤努斯的创新之路。
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 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 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 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 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 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 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 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 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 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 究,他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 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 基本形式》(1912)等。
价值是基础 创新是关键 量力是前提 快乐是保证

三、 选题的路径与方法
1. 2. 3. 4. 5. 问题意识与选题的思辨方法 个人阅历与选题的经验方法 博览群书与选题的文献方法 田野工作与选题的实地方法 虚心求教与选题的咨询方法
1. 问题意识与选题的思辨方法
问题意识:善于置疑、敢于置疑、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怀疑是思考的起点,思考是怀疑的理性化

自杀定义和类型

凡由受害者本人积极(如自己枪杀自己) 或消极(如绝食死亡)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引 起的、受害者本人也知道必然会产生这种后 果的死亡。

对既存解释的批驳
自杀率与特异的精神与心理状态无关 气候与自杀率的关系是通过宇宙现象对气候 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双重影响而得到解释的。 遗传并不是影响自杀的因素 种族特性也不是影响自杀的因素

确定自杀的类型
(1)利己自杀 (2)利他自杀 (3)失范自杀(由社会混乱而引起的自杀 )
涂尔干自杀理论的总结
自杀虽然是一种个人现象,但其原因主要不 是取决于个人的内在本性,而是取决于支配 个人行为的外在原因,即外部环境及带有某 种共性的社会思潮和道德标准。 引起自杀的真正原因是社会势力,这种势力 因社会、团体就宗教而异。它来自团体,而 非个人,而且支配着个人。是社会潮流将个 人引向死亡,每个自杀的人都认为他们只服 从自己,而实际上他自己只不过是集体力量 的玩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