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组长审核:学员编号:年级:八年级课时数:3课时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科教师:授课主题透镜、凸透镜成像教学目的1、通过知识点讲解和例题练习,掌握透镜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类特殊光线、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生活中的光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类特殊光线。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授课日期及时段2019.11.13 18:00-20:00 上课进度第次课教学内容一、入门测(包含作业处理)1、(18,19中第二次月考,2分★★)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2、(18,19中第二次月考,3分★★)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B.从鱼缸侧面看鱼,发现鱼会变大C.“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D.漫步在千乘湖边,看到岸边垂柳在水中的倒影3、(16,四中第二次月考,3分★★)下列现象与所用到的物理原理对应的是()A、池水映明月——光的折射B、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C、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D、照相机照相——平面镜成像4、(16,四中第二次月考,3分★★★★)如图所示,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下面哪一幅图能正确表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A B C D5、(14,19中第二次月考,4分★★★★)(1)图中一束光射向并穿过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二、新课讲解(一)课程导入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二)大数据分析( 15 - 19 年,共 5 年)2015年第3题1分2016年第7题2分2017年第18题4分2018年第14题2分2019年第1题1分(三)本节考点讲解考点一:透镜种类及其对光线的作用;一)例题解析★★例1、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如图甲所示,对图乙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A.2或4B. 1或5C. 1或3或5D. 2或3或4★★例2、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生活中人们常使用眼睛、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

这些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2、透镜对光的作用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三)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___2.下列所示的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

3.我国古代对凸透镜聚焦作用早有认识。

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4.(18,四中第二次月考,4分★)请不要在装有窗帘的窗台上放球形鱼缸。

因为水倒入球形鱼缸内后,相当于一个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作用,当会聚光点恰好照在可燃的窗帘时可能引发火灾。

5.(14、18年,19中第二次月考,3分★★★★)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A. 平板玻璃B. 平面镜C. 凹透镜D. 凸透镜考点二: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一)例题解析例1:(14,19中第二次月考,4分★★★)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例2:(18,四中第二次月考,3分★★★★★)如下右图所示,两个透镜共用一根主光轴放置,且两透镜的焦点正好重合,请你完成光路图。

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2、光心(O):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3、焦点和焦距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虚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焦距:焦点(虚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焦距相等。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凹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越强。

4、透镜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1)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主光轴的光线过焦点;(3)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折射后将平行主光轴传播。

凹透镜:(1)过凹透镜光心O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2)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3)延长线经过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三)巩固练习1、(14,四中第二次月考,3分★★★)完成透镜光路图2、(17,四中第二次月考,2分★★★★)如图所示,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3、一束光在空气中镜凸透镜折射后()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不可能是发散光束D.一定比原来光束会聚些4、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或出射光线。

考点三:凸透镜成像规律(一)例题解析例1:当物距__________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实像;当物距__________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___________。

例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A.10cm<f<20cmB.f>10cmC.f<10cmD.f>20cm例3: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 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例4:(17,19中第二次月考,3分★★★★)如图中的“世”字是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下列光学器具中应用了此成像原理的()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显微镜(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1f分虚实,2f分大小,实倒虚正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实际应用虚实大小正倒等于2倍焦距倒立、等大、实像大于2倍焦距倒立、缩小、实像等于1倍焦距不成像小于1倍焦距正立、放大、虚像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u>2f实像缩小倒立2f>v>f照相机u=2f实像等大倒立v=2f测焦距2f >u>f实像放大倒立v>2f投影仪、幻灯机u=f不成像u<f虚像放大正立与物同侧放大镜成像规律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三)巩固练习1、(18,四中第二次月考,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当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5cm、像距v=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实像,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方法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的位置,光屏在离凸透镜cm的位置,能得到最清晰的像。

2、(17,19中第二次月考,3分★★★)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A.100mm以外B.恰为50mmC.50mm以内D.略大于50mm3、(17,19中第二次月考,3分★★★)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 大于10cmB. 小于10cmC. 大于20cmD. 在10cm和20cm之间4、(18,四中第二次月考,4分★)小刚用镜头焦距为5cm的照相机拍摄的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镜头到露珠的距离至少要大于cm.小刚想把露珠的相照大些时,他应当把镜头靠近露珠,同时把镜头 .(选填“前伸”或“后缩”)5、(18,四中第二次月考,3分★★★)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当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如图)可以快速登录网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是光源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6、(18,四中第二次月考,3分★★★★★)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那么( )A. 若利用距透镜40厘米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20厘米B. 利用该图所示的成像特点可制成照相机C. 图中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 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四)本节综合练习1.一块矩形玻璃切割成甲、乙两块,其形状如图所示,那么能使光线会聚的是_________,能使光线发散的是_________.2.夏天的中午,如果王太阳下曝晒的花木上洒水,待水蒸发后会发现,原来叶片上附着水珠的地方会出现枯黄色的烫晒斑点,其原因是()A.水滴蒸发,带走了叶片的热量B.水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的很高,是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C.透明的水滴更容易让阳光透射到叶片上D.水滴好像凸透镜,使阳光会聚,使叶片上有小水滴的地方被烧焦3.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4.(18,四中第二次月考,3分★★★)“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

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 倒影…平面镜成像C. 电影…凸透镜成像D. 摄影…光的反射5.(18,四中第二次月考,3分★★★)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不能看到像B. 乙不能看到像C. 甲、乙都不能看到像D. 甲、乙都能看到像6.(18,19中第二次月考,2分★★)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1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7.(18,19中第二次月考,3分★★★)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 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 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 透过透镜可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 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才能成像(五)课堂总结●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透镜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1)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主光轴的光线过焦点;(3)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折射后将平行主光轴传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