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开开心心,扎扎实实地学到东西,才是好的教学。

有趣是前提,有效是教学设计的标准。

我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是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二课,属于“欣
赏.评述课”。

本课的内容是认识什么是玉?通过玉器的发展历史,去理解古
代玉器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学生对精美的玉器很感兴趣,他们能在图片的展
示中感受到玉器的美感。

然而,玉器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
难以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体现出的文化内涵。

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兴趣。

我设计了情景演示的教学环节,把学生最难以理解的部分——新石器玉器时代发展历史和艺术风格,
通过用现代微信里常常见到的建群聊天的方式来开展“假如玉石会聊天”
的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情景展示扮演角色,能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获得
知识,总结规律,提升审美,来完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2、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充满兴趣,喜欢表达,喜欢动手,对新颖的事物跃
跃欲试,他们具备一定的展示能力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会交流,能合作,有
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的教学过程:
中国人对玉文化的特殊情感体现。

(一)、通过“玉”字的成语表达美好的人。

老师:美丽的女孩子——学生:如花似玉、亭亭玉立~
帅气的男孩子——温润如玉、玉树临风~
好看的女孩子和男孩子在一起——金童玉女、金玉良缘~ 师生互动:通过“玉”字成语的形容,学生们发现了越来越多带有“玉”字成语,都是象征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加以引导,学与玩相结合,总结出玉器体现的文化内涵,体会中国博大的民族精神,完成认识玉的情感目标。

(二)、识玉的概念。

什么是玉?玉、石的关系如何?
展示图片,玉和石的对比,学生一下子就能总结出玉的特征:玉是具有美丽的色彩与光泽,质地坚韧,让人看了感到愉悦的石材。

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完成了认识玉的教学目标。

(三)、“新石器时代玉石一家亲”。

本节课的难点部分就是年代久远,学生很难去了解和认识玉器的发展历史和艺术风格,通过现代微信方式展现,提出假想问题“假如玉石会聊天”设计了文案,并让学生来演绎展现,学生们一边观看一边开展想象的翅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围观新石器时代三位玉石兄弟的聊天。

设计文案如下:(图一~图四)
从独特的视觉中,学生们都被深深激起了好奇,他们在观看中讨论:
学生a:河姆渡时期玉石都是做成小装饰。

那时代已经会穿孔装饰工艺。

学生b:淩家滩玉英很酷。

古代先民们崇尚动物图腾,三位一体的设计很前卫。

学生c:玉琮王神人兽面像的微雕工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那个时候都没有金属工具?
学生d:……
学生们对每一个时期的玉器一一讨论,一一思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却有了对文化对情感共有的获得。

经过“新石器时代玉石一家亲”的家庭聊天群,已经能让学生的思维培养,意识成长,文化收获。

可谓是一种文化熏陶,而熏陶是一种持续影射,在学生自主展现自主辨析自我总结归纳,为实现大美育的目标向前推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