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中山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食物腐烂C.电灯发光D.冰雪融化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蜡烛熔化B.牛奶变酸、蜡烛燃烧C.天然气燃烧、蔗糖溶解D.干冰升华、钢铁生锈3.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日天睛,半日晒出盐霜”B.《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C.《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D.《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100mL的量筒量取9.8mL的蒸馏水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1 3C.实验后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D.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用灯帽盖灭5.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变质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C.水结冰D.海水晒盐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7.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花生榨油、粮食酿酒B.牛奶变酸、水力发电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8.将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表面有很多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小明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交流评价D.得出结论9.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碱式碳酸铜分解B.氧气性质验证C.验证质量守恒D.自制净水柱净水10.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40mL。

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等于30mL B.小于30mL C.大于30mL D.无法确定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管使用后都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B.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用 10ml 的量筒量取 9.75ml 的水D.为了节约药品,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二、填空题12.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1)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_______;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_______。

(2)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食盐,④试剂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___,应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_,应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_。

13.①铁熔化成铁水;②糯米酿成酒;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④灯泡中的钨丝通电后发热发光;⑤食物腐烂;⑥木柴燃烧;⑦胆矾是蓝色固体.上述几种情况中(用序号填空):(1)属于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14.生活中用蜡烛应急照明,或者营造气氛。

(1)蜡烛点燃后长度变短,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2)香熏蜡烛一般用玻璃容器盛装,含有香料,燃烧时可闻到香味。

香薰蜡烛可燃烧长达10小时,比普通蜡烛长得多。

下列关于香薰蜡烛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点燃蜡烛后香料逐渐挥发,其分子间隔变大且不断运动B玻璃容器可以留住熔化的蜡液,延长燃烧时间,避免浪费C蜡烛燃烧时,参加化学反应的只有石蜡一种物质15.请指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1)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_______________;(2)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取液体时,瓶塞正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过滤液体是直接将滤液倒入过滤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玻璃棒;③药匙;④托盘天平;⑤蒸发皿;⑥胶头滴管。

请用序号回答:(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

(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

(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

(4)用于搅拌液体的是___________。

(5)用于加热或蒸干液体的是_____。

(6)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

17.化学实验中,有很多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与安全。

下列实验中必须注意的先后顺序是:(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等)之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

(3)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应先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6.4g食盐(1g以下使用游码),称量后老师发现他把砝码放在了左盘,那么该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_____________ .19.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

(2)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①加热试管里的药品用______;②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③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______;④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______。

三、解答题20.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用胶头滴管取完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

(2)倾倒细口瓶中的药液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_____。

(3)用嘴吹灭酒精灯:____。

(4)给烧杯里液体加热时没垫石棉网:____。

(5)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_____。

(6)将铁钉投入竖直的试管中:_____。

21.在题后的横线上筒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①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即加热:_____。

②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人:____。

③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热的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请回答:(1)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

(2)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3.“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根据你对本节课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主要实验现象(1)颗粒状石灰石加入稀盐酸________(2)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____24.认识实验仪器,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实验室的固体体药品一般保存在_______中,实验室里取用药品要一般要取最少量,如液体为__________;(2)连接和组装仪器的操作时,玻璃导管口附近要______________后旋进乳胶管(3)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的液体体积_______mL。

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再向量筒加入该液体。

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 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_________47mL.(填“大于”或“小于”)2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准备制取氢气,实验室只有98%的浓硫酸,小强用100 mL的量筒量取了5 mL浓硫酸,就准备在量筒里加水稀释,小刚见了马上制止了小强的实验。

指出上述已完成的和未完成的实验操作中:(1)存在的错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能造成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A4.B5.A6.D7.A8.B9.D10.C11.B二、填空题12.②③①③②④13.⑦③①④②⑤⑥14.不能AB15.引起酒精失火液体外溅污染原药品中的药品液体外溅腐蚀标签腐蚀胶头16.④③①②⑤⑥17.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再点燃先预热后集中加热【解析】(1)实验室制取气体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定装置不漏气再装药品;(2)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点燃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一定18.0g【解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19.集气瓶烧杯胶头滴管量筒CAEF【解析】(1)标号仪器分别是:集气瓶烧杯胶头滴管和量筒;(2)①加热试管里的药品用酒精灯故答案为C;②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用集气瓶故答案为A;③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三、解答题20.21.22.23.24.25.【参考解析】1.B解析:BA、汽油挥发是液态变成气态,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食物腐烂的过程中发生了缓慢地氧化反应,故为化学变化,故B正确;C、电灯发光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冰雪融化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2.D解析:DA、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牛奶变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天然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蔗糖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3.A解析:AA、侯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是由于水分蒸发,析出晶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包含着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发生了两个化学变化,先生成汞,再合成丹砂,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解析:BA、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要选择大小合适的量筒,量取9.8mL水需用10mL量筒即可,故选项错误;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应少于试管容积的13,故选项正确;C、实验后用剩的药品,不应放回原试剂瓶中,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否则可能污染原药品,故选项错误;D、实验完毕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故选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