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第一课时)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第一课时)

3.常见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摹状貌、列图表、作诠释等。
4.走近作者: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依案自学】
2、作者又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
3、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点?
4、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还有其他说明顺序吗?
【课堂精炼】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这是一篇,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2)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结构,强度。
C.漳州优久独一无二D.合拢拱圈长虹饮涧
3.解释词语并解释加点的字。
①当推:
②胜景:
③古朴:
④杰作:
⑤入都要道:
(二)热点追议,互动交流;(15分钟)
1.组内交流,初步解决问题。
2.班内交流,解决热点问题。
3.教师示范,展示知识脉络。
【感知文本】
1、跳读课文,自主探究下面的问题。石拱Biblioteka 是的桥。中国石拱桥是的桥。
3、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资料链接】
文本链接:
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都在于给人以知识。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两大类。
2.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
(1)时间顺序:即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一般用于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物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A.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2)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3)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4)巧妙高超,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第一课时)
编制人
审核
时间
课题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
主讲
班级
学生
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学习重点
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教学流程
学习过程
备注
(一)依案自学,自主构建;(10分钟)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下发学案,学生自学。
(三)变式提升,精炼拓展;(10分钟)
1.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要点。
2.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知识与技能。
3.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培养能力。
(四)梳理归纳,评价反思。(5分钟)
1.整体回顾,畅谈收获。
2.课堂评价,总结反思。
(3)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匠心独运)
(4)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_____ __(崇拜;推崇)这座桥。
(5)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_____ __(证明;表明;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2.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内在的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的说明顺序。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惟妙惟肖A.xiāoB.xiào()
②匀称A.chènB.chēnɡ()
③洨河A.xiáoB.jiāo()
④暴涨A.zhànɡB.zhǎnɡ()
⑤倾听A.qǐnɡB.qīnɡ()
⑥佥载A.jiānB.qiān()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横跨陡峭就地取才B.支撑推祟巧妙绝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