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故事教案(5篇)

幼儿园故事教案(5篇)

幼儿园故事教案(5篇)
幼儿园故事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老鼠的根本特征,并能画出各种造型。

2、鼓舞幼儿进展想象力,以绘画的方式记录创编的故事,并能大胆地叙述。

活动预备:
画有墙和老鼠的背景图、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背景图,提问:你们猜这洞里面住着谁?
二、边演老鼠边叙述
1.小家伙先钻出了小脑袋,紧接着钻出了圆滚滚的身体,后面还拖着一条细细的长长的尾巴呢!你们看这是谁?(教师边叙述边演示)
2.你觉得这只小老鼠长着什么样子?(幼儿观看老鼠的根本特征,并自由表达意见)
3.今日天气真好,小老鼠抓紧招呼它的好朋友也到外面来玩玩。

(教师同“1”再次演示老鼠的特征)
三、通过想象,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你觉得小老鼠出洞以后会发生什么美妙的事情呢?(幼儿自由发表将会发生的事情,教师可对个别幼儿的故事进展现场示范)
四、幼儿创作,教师鼓舞幼儿大胆想象
请幼儿来将自己想到的发生在老鼠身上的故事画下来,对力量弱的幼儿,教师可引导他们对刚刚示范过的故事进展添画。

五、活动延长
鼓舞幼儿与同伴、教师沟通自己创编的《老鼠的故事》。

幼儿园故事教案篇二
教案目标:
1、会用小动物的对话来对话。

2、幼儿情愿进展表演。

教案预备:
小鸡、小猫、小兔头饰
教案过程:
一、导入局部
师:看,谁来了?(出示小鸡、小猫和小兔)这三个小动物一起来和小朋友讲一个,你们还记得叫《下雨的时候》这个吗?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

二、复习
1、听第一局部
师:小兔子在草地上干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他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来表演小兔子)
2、听其次局部
师:小兔子往前走,遇到了谁?他对小鸡说了什么?(练习说小兔的话)小鸡是怎样说的?(请小朋友来表演)
兔:小鸡,快到叶子下面来吧。

鸡:感谢你!
兔:不用谢。

3、听第三局部
师:小鸡和小兔往前走,遇到了小猫,他对小猫说了什么?小猫是怎么说的?(再请一名幼儿表演小猫,三个小有一起表演)
4、请另外三名幼儿来表演,主要是记住小动物的对话。

师:还有谁也想表演?你们也戴上头饰一起来表演,好吗?
三、完毕
师:下次教师把头饰防在语言角里,小朋友早上来了再表演,好吗?幼儿园故事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乐器音色,为“我的故事”选配乐器合作。

2、创编简洁的节奏,并能边叙述边操作乐器。

活动预备:
1、幼儿熟识的若干乐器。

2、幼儿自己画“我的故事”。

3、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用乐器创编故事“我的故事”
1、教师的故事。

(1)教师叙述“珍宝睡着了”,请幼儿留意听创编故事配音中的各种声音。

(2)幼儿沟通各自听到的声音,想象这些声音表示什么?
2、乐器配音。

(1)想一想可以用什么乐器替代这种声音?用怎样的节奏?
(2)个别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做相应的操作。

(3)安排角色——幼儿分做讲故事的人以及操作相应乐器的人。

(4)用乐器来帮教师叙述“珍宝睡着了”的故事。

二、尝试用乐器编讲幼儿自己的故事
1、谈论:我们平常做哪些事情也会发出声音?
2、思索这些声音可用什么乐器替代?会发出怎样的节奏?
3.尝试由一位幼儿叙述,其他幼儿用乐器有节奏地配音。

三、想象创编
1、二到三人结伴共同编讲故事,使故事好玩。

2、选择一位同伴的故事,查找故事中的声音和对应的乐器。

3、尝试分工:一人叙述故事,其他人操作乐器。

四、演示沟通
1、分组在集体中表演。

2、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记录提升。

(1)故事中对应的乐器。

(2)乐器节奏的变化。

(3)观看记录归纳:“我的故事”中用到了哪些乐器和节奏,分别操作证明。

幼儿园故事教案篇四
【教材分析】
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进展的“我”。

对于幼儿来说,发觉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可以帮忙他们增加责任意识、树立自信念;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熟悉自己和四周的人。

随着自我意识的悄然增长,他们惊异地发觉自己在变化、在长大。

作为一个大班哥哥姐姐,自己是怎样成长的呢?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好玩的事情呢?此活动主要引导幼儿在回忆自己成长中发觉自己的成长与变化,熟悉自我、了解自我,将最好玩的事情用画笔表现出来,表现不同时期的“我”的特征。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2、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不同时期的“我”的特征,并合理地布置画面。

3、体验父母和教师的辛苦,激发喜爱、敬重父母和师长的情感。

【活动预备】
1、邀请几位妈妈参加本次活动,事先让她们了解活动的目的和需要她们协作的内容。

2、每位幼儿收集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和录像带,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成长的故事。

3、彩色笔、纸等绘画材料,录有婴儿啼哭声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播放录有幼儿啼哭声的磁带,导入活动。

(1)提问:你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是谁在哭?为什么哭?
(2)邀请几位妈妈叙述幼儿小时侯的故事(留意选择不同内容)。

2.教师与幼儿一起观看录像或照片资料展。

(1)提问:小时候的你和现在比起来有什么变化?你的家人和现在比起来有什么变化?
(2)幼儿与同伴、教师沟通自己成长的故事。

3、幼儿创作自己成长的故事。

(1)提问:小时候的你和现在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怎样用一张纸把
不同时期的故事都表现出来?画面怎样布置才能让别人看得懂?
(2)引导幼儿利用连环画的形式。

4.幼儿与同伴相互观赏、评价作品。

(1)提问:你能看懂好朋友画的故事吗?和你的好朋友讲一讲你成长的故事。

(2)幼儿边看边说,教师随机总结、表扬,完毕活动。

幼儿园故事教案篇五
【活动设计】
离开爸爸妈妈,面对生疏的环境,初入园的孩子往往会无所适从。

频繁的说教和劝慰往往效果不大,而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只小猪上幼儿园》正是一个反映初入园孩子心理和行为的阅读材料,它简单引發孩子的共鸣,从而帮忙孩子渡过入园难关。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地翻阅图书。

2、学习跟别人打招呼,会使用礼貌用语“你早”“再见”。

3、感受上幼儿园的欢乐。

【活动预备】
1、教师用大图书一本,幼儿用小图书每人一本。

2、木偶:小猴、小狗、小猫。

【活动过程】
一、运用木偶情境表演吸引幼儿的留意。

1、教师操作木偶小猴进展表演,引导幼儿与小猴相互问好。

(1)小猴开心地出场,和幼儿打招呼:“嗨,你好!我是欢乐的小猴。


(2)引导幼儿和小猴打招呼:“小猴,你好!”
(3)教师问小猴:“你今日为什么这么快乐呀?”小猴快乐地说:“今日我上幼儿园了!”
2、以同样的方式表演小狗、小猫高快乐兴上幼儿园的情景。

二、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学习翻阅图书的方法。

1、出示大图书,引出故事。

教师(出示图书封面):三只得意的小猪也来了,它们也要去上幼儿园。

它们的表现怎么样呢?我们来猜一猜。

2、师幼一起阅读故事。

教师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的叙述,学习一页一页有序地阅读小图书。

留意依据幼儿翻阅相应图页的状况适当调整叙述速度,并进展个别指导。

三、引导幼儿争论问题,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三只小猪在家是怎么样的?
教师:他们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教师:其他小猪是怎么帮忙他们的?
教师:三只小猪在幼儿园喜爱干什么?
教师:他们后来情愿上幼儿园了吗?为什么?
四、引导幼儿自由阅读图书,稳固对故事内容的感受、理解。

1、幼儿自主阅读图书,教师指导。

帮助提问:
你熟悉这三只小猪了吗?他们各穿什么样的衣服?
你能从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中猜出他们的心情吗?
2、沟通、共享。

教师:三只小猪在幼儿园的动作和表情有什么变化?
教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3、学习三只小猪来园和离园时的礼貌用语。

教师:三只小猪都很有礼貌,他们去幼儿园是怎么和教师打招呼的?
教师:他们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和教师是怎么打招呼的?
五、引导幼儿联系自身实际进展争论。

体验上幼儿园的欢乐。

教师:你喜爱上幼儿园吗?
教师:你喜爱在幼儿园做什么?
教师:幼儿园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和欢乐的事情?
教师:假如你是小猪,会怎样上幼儿园?
【延长活动】
1、在班内布置幼儿心情表现栏,让幼儿用笑娃娃和哭娃娃的脸谱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熟悉自己的心情。

2、利用来园、离园活动稳固幼儿对礼貌用语的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