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

高三语文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分析近年来文言文高考考查内容,特别是文言句子翻译题的变化
2、理解文言文句子翻译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和用法
3、明确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4﹑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句子翻译能力
课前预习
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晏子使楚。

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bīn)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使使贤主,不肖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5分)
2、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3分)
3、其贤使使贤主,不肖使使不肖主。

(4分)
课中导学
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文章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文言句子翻译应恪守的原则:
1﹑采用直译的方式,做到字字落实
2﹑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3﹑关照省略句,该补出的必须补出,该明确的必须明确
4﹑古汉语的句式、用法在翻译时,必须转换成现代汉语
的句式和用法
点击高考:
阅读下列文章,翻译划线句子。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

得原失馆,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

”令返而御。

吴子曰:“侍公而食。

”故人至墓不来,起不食侍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民。

故人来,方与之食。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3分)
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

”(3分)
4、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4)
乘胜追击:
阅读下列文章,翻译划线句子。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注释
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1、对曰:“受俸禄也。

”(2分)
2、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3分)
3、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

(4分)
课后巩固:
阅读下列文章,翻译划线句子。

一、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
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

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3分)
2、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4分)
3、忘其口而念我!(3分)
二、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

其弟子谏曰:“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1、其弟子谏曰:“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3分)
2、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3分)
3、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3分)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①,得金百镒②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③。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可不孝也。

子其去之④。

”田子愧惭,走出,造⑤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注释
①归休:休假回家。

②镒:二十两。

③馆:这里指“家”。

④子其去之:你
把这东西拿走。

⑤造:往,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