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妇科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及报告书写
妇科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及报告书写
妇科
一、解剖与生理概要 (一)解剖概要 女性内生殖器官位于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 巢,后两者合称为附件。
(一)女性内生殖器官解剖
妇科
1.阴道
阴道位于小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的管道,上端包绕子 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环绕子宫颈周围的部分称 为阴道穹窿,按其位置可分为相互连接的前、后、左、右四 部分,其中后穹窿最深,其顶端与盆腔最低部位的子宫直肠 凹陷紧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进行诊断和治疗。
妇科
(三)经直肠超声检查
1.适应症 经直肠超声检查是指将腔内探头置于肠内的检查 方法。主要用于男性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妇科方面适用于经 腹超声检查图像显示不清,但又不能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 患者,如儿童、青春期前后处女膜未破,或性成熟期妇女无 性生活史、阴道畸形或老年阴道明显萎缩的患者等。
妇科
2.检查方法 (1)探头的选择:采用经直肠探头,多数仪器经直肠探头 与阴道探头为同一探头。探头频率与经阴道探头一致。 (2)检查前准备:经直肠超声检查前患者需排空大小便。 一般采用检查前晚服用泻药的方法,检查当天早上空腹,必 要时还可于检查前加用两支开塞露。
妇科
1.适应症 (1)观察子宫、卵巢的形态和结构。 (2)判断有无盆腔肿物及肿物的来源及性质。 (3)监测或随诊盆腔肿物的变化,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 穿刺活检。
妇科
2.检查方法
(1)探头的选择:选用凸阵探头,探头频率范围2.05.0MHz,中心频率多为3.5MHz.对于较瘦患者或儿童,也可 灵活选用高频率的腔内探头或线阵探头直接置于腹壁进行扫 查。
卵巢
四、注意事项
1.检查时不可过度充盈膀胱,这会使卵巢难以显示。
2.应注意谐波功能的应用,他能够显示巧克力囊肿内部以及 腹水中的光点,有助于鉴别巧克力囊肿与其他囊肿、癌性腹 水与普通良性腹水。
3.鉴别卵巢与膀胱 当卵巢囊肿比较大时,经腹检查时可能 与膀胱相混淆,尤其膀胱充盈不佳时容易发生。
4.辨认卵巢结构对于鉴别附件区病变的来源非常重要,当病 变来自卵巢本身或累及卵巢时,卵巢往往增大、形态不规则 或正常结构消失;如果病变来自输卵管或卵巢系膜时,同侧 卵巢结构应该是正常的。
4.25 3.25~5.25
4.48 3.27~5.69
4.41 3.39~5.43
3.00 1.95~.54
宫颈 长度
均值 范围
2.28 1.61~2.85
2.39 1.59~3.19
1.39 1.19~2.71
三、正常子宫及卵巢声像图和正常值
正常卵巢声像图特征
小 卵 泡
成
黄 体
熟
卵
泡
四、探测要点 子宫内膜测量
妇科
(3)在急腹症情况下,应同时检查肝肾隐窝和子宫直肠陷 窝有无积液。
(4)经腹超声检查扫查范围广泛、切面及角度灵活,能够 完整显示盆腔超声检查的妇女。其局限性在于其分辨率较经 阴道超声低,且易受腹壁厚度、膀胱充盈程度及肠道气体等 因素影响。
妇科
(二)经阴道超声检查 1.适应症 (1)经腹超声显示不清或诊断不明时,主要包括子宫发育 异常、宫颈病变、内膜及宫腔病变、多囊卵巢、卵巢肿瘤等。 (2)早期妊娠,了解胚胎发育情况。 (3)寻找不孕的病因或为辅助生育技术提供监测。 (4)监测或随诊肿物的变化,必要时可引导穿刺活检或治 疗。
2.卵巢肿物的观察 发现附件区包块时,首先应仔细 分辨同侧卵巢是否存在,对肿物的来源加以鉴别。 继之,仔细观察肿物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特点、 囊壁是否光滑、壁上有无乳头并测量其大小。
3.卵巢肿物的随访 发现卵巢肿物后,要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作出随访计划。要考虑患者的症状和月经 周期。生理性囊肿可以自行消失,随诊观察对鉴别 生理性囊肿与卵巢肿瘤非常重要。
卵巢的位置变化较大,可位于子宫侧上方或后方,子宫 后屈位时,卵巢偏于腹侧并与宫体在同一水平;合并盆腔炎 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卵巢往往位于子宫后方,呈对吻 征。 3.卵巢的测量 在卵巢最大长轴切面测量卵巢长径及前后径; 在卵巢最大横切面测量卵巢横径。
卵巢
三、检查内容
1.观察双侧卵巢及其内卵泡的大小和形态 正常卵巢 的体积在育龄期最大,绝经后逐渐缩小。
2.孕期与非孕期的变化 妊娠期子宫动脉阻力下降
3.生育年龄与绝经期的变化 绝经后子宫动脉阻力上升,出现舒张期血流缺失或
返流 4.用药周期与自然周期可能也不同。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排卵期“三线两区”征
黄体早期内膜
正常子宫及卵巢声像图和正常值
正常子宫声像图特征
前位
中位
后位
三、正常子宫及卵巢声像图和正常值 子宫测量
(2)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应饮水500-800ml,使膀胱适度充 盈,以能够显示子宫底部为宜。
(3)检查体位:受检者常规取平卧位。
(4)扫查方法:以充盈膀胱为透声窗,将探头于下腹部做 纵向、横向和斜向的扫查,扫查过程中根据病灶或感兴趣区 域灵活移动探头,改变扫查方向与角度,进行多切面、多角 度扫查,以获得病灶及感兴趣区域的最佳图像。
输卵管
(1)输卵管的组成 ①间质部 ②峡部 ③ 壶腹部 ④伞部
(2)输卵管壁
妇科
(二)女性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 女性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 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子宫、附件的探测途径和探测方法
(一)经腹壁超声探测(膀胱充盈法) (二)经腔内超声探测(经阴道或经直肠) (三)经会阴超声探测 (四)宫腔内超声探测
卵巢实质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浅层为皮质,其中含 有数以万计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髓质位于卵巢的 中央部,内无卵泡,由疏松结缔组织、血管、淋巴 管和神经组成。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多种 病理情况可影响卵巢结构和功能。
卵巢
妇科
4.输卵管 输卵管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腔,内侧端与宫角相连, 外侧端游离呈伞状,开口于腹膜腔,左右各一,全长8-14cm。 根据输卵管的形态,由内向外分为四部分:①间质部,为输 卵管穿过子宫壁的部分,短而腔窄,长约1cm;②峡部,为 间质部外侧的一段,短而直,官腔较窄,长2-3cm;③壶腹 部,位于峡部外侧,管腔宽大、弯曲,长5-8cm,为输卵管 妊娠的好发部位;④伞部:在输卵管最外侧端,长1-1.5cm, 开口于腹腔,游离端呈漏斗状,有“拾卵”的作用。
卵巢
五、常见卵巢疾病 (一)卵巢生理性囊肿 1.声像图表现 (1)滤泡囊肿:于一侧卵巢内见无回声区,壁薄而光滑,后方回声增强,一侧 或周边可见少许卵巢回声。 (2)黄体囊肿:其超声表现在不同病例中变化较大,与囊内出血量的多少、残 余卵泡的多少以及机化血块的大小和时间长短等相关。 2.书写报告举例 滤泡囊肿 子宫为5.5cm×4.5cm×4.1cm,内膜厚1.0cm,肌层回声均匀。左侧卵 巢内见一大小约5.0cm×4.8cm×4.7cm的无回声区,壁薄而光滑、透声好,后方 回声增强;CDFI:周边未探及血流。右卵巢为3.5cm×2.8cm×1.5cm,右侧附件 区未见明确囊性包块。 超声提示:左侧卵巢囊肿,生理性囊肿不除外,建议复查。
子宫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主 要表现为子宫增大,经血量增多。
声象图显示子宫不规则增大或出现局限性隆起,肌瘤 结节可呈圆形低回声区、分布不均的强回声区,与正常肌 层的分界不甚清晰。
浆膜下肌瘤 肌壁间肌瘤 粘膜下肌瘤
子宫肌壁间肌瘤 子宫粘膜下 肌瘤
子宫浆膜下肌瘤
子宫肌瘤血流
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多种病 理情况可影响子宫结构和功能。
(1)子宫大小: 成年妇女长约7~8cm, 宽4 ~ 5cm, 厚2 ~ 3cm。
(2)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 成年妇女为2:1, 婴儿期为1:2。
(3)子宫的结构 1)子宫的内腔 2)子宫壁
妇科
3.卵巢
卵巢位于子宫两侧,输卵管后下方,左右各一,外 观呈扁椭圆形。卵巢的大小和形状随年龄增长变异 较大。青春期前卵巢较小,表面光滑;青春期开始 排卵后,表面逐渐凹凸不平。
妇科
2子宫
子宫位于下腹小骨盆中央,形似倒置的梨形。子宫 上部较宽,称为宫体,宫体顶部为宫底,宫底两侧 与输卵管相连处为宫角。子宫下端较狭窄呈圆柱状, 称为宫颈。宫颈内腔呈梭形,称宫颈管。
宫体壁由三层组织构成,由内向外分别为子宫内膜 层、基层和浆膜层(脏腹膜)。当膀胱空虚时,成 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倾斜、前屈位,主要靠子 宫韧带及骨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支托作用。
子宫肌瘤彩色多普勒成像
子宫肌瘤变性
二、子宫腺肌症
卵巢
一、适应症 1.卵巢大小、形态及卵泡情况的观察。 2.卵巢瘤样病变。 3.卵巢肿瘤。 4.监测卵泡发育,为辅助生育技术提供帮助。
卵巢
二、检查方法 1.仪器条件 采用经腹部或经阴道检查,必要时两者联合使 用。 2.扫查方法 将超声探头侧向盆壁,在髂血管内前方易获得 卵巢的斜冠状切面。正常卵巢呈扁椭圆形,育龄期妇女卵巢 内有卵泡,是辨认卵巢的最主要结构特征;绝经后妇女卵巢 萎缩,不易显示,应沿双侧宫角向外扫查,在输卵管等结构 形成的低回声远端、髂血管内侧可能显示卵巢的低回声。
黄体囊肿 子宫为5.5cm×4.5cm×4.1cm,内膜厚1.3cm,肌层回声均匀。 右侧卵巢内见一大小约4.1cm×3.9cm×3.4cm的混合回声,呈类椭圆形, 边界清晰,内可见网状中等回声,CDFI:壁上可见环状血流信号,RI< 0.5;左卵巢为3.5cm×2.8cm×1.5cm,左侧附件区未见明确囊性包块。
经腹部超声
纵径与前后径
经腔内超声
横径
三、正常子宫及卵巢声像图和正常值
正常子宫超声测值(cm)
未产妇
经产妇
绝经期妇女
子宫体 纵径
子宫体 横径
子宫体 前后径
均值 范围
均值 范围
均值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