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及报告分析贵医二附院超声科王秋元腹部疾病的超声诊断贵医二附院超声科王秋元超声医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迅猛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随着近年来超声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仪器性能和检查方法有了很大改进。
超声发展:从六、七十年代的A型、M型一维超声—八十年代的B型二维超声演进到现在的静态、动态和实时三维超声,由黑白灰阶图像发展到彩色血流和组织多谱勒显像,超声技术有了飞跃性的进展。
目前,超声声学造影已发展到左心室、心肌灌注造影及实质性脏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等。
由于计算机存储量剧增和数字成像的加快,使超声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超声不仅能显示正常与异常结构的轮廓和形态,并可以观察到器官的血流供应、代谢和功能。
这些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多个系统、多种疾患的检查,使超声诊断在临床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谐波成像技术通过改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进一步完善超声成像质量,大大提高了心肌内膜、胆道及泌尿系结石的显示率。
超声特性: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根据振动频率可将机械波分为:1. 次声—每秒钟振动频率在16Hz/次以下。
(1 Hz=振动1次)2. 可听声—每秒钟振动频率在16-20000Hz次(2万)之间, 人耳可听到。
3. 超声—每秒钟振动频率在20000Hz(2万)以上。
(用于超声诊断)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平均为1540米/秒,但在含气组织(肺、胃、肠)的传播速度仅为331米/秒,可见超声波基本不能穿透含气组织。
所以超声一般不用于肺组织及消化道疾病诊断。
常用超声波诊断频率为 3.5-7.5MHz(兆赫),即每秒钟振动频率在三百五十万—七百五十万Hz之间。
超声诊断是临床各科很多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它具有安全、无创、快捷、准确、可反复使用等优点,深受病人及临床医务工作者欢迎。
我院引近的ALOKASSD-5000SV及迈瑞CD—6型全数字化彩超配有以下探头:1. 心脏探头:适用于各种心脏疾病的检查。
2. 腹部探头:它适用于肝、胆、胰、脾、肾、膀胱、前列腺、妇、产科疾病及胸、腹水诊断。
3. 浅表探头:适用于眼、腮腺、颌下腺、甲状腺、乳腺、阴囊、肌肉、四肢血管等浅表疾病的检查。
4. 阴道探头:用于对产科、妇科盆腔疾病的诊断,其特点是:分辨率高,可获得高清晰图像,无须膀胱充盈,扫查时探头直接靠近子宫、附件、盆腔等被扫查脏器,避免了肠腔气体的干扰和腹壁脂肪对声速的衰减,可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肌层、双侧附件及盆腔结构,能大大提高妇科疾病的诊断率及急腹症的救治率,是其它影像不可取代的诊断工具。
5. 三维探头:我院目前只有用于产科的三维探头,在原二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维成像技术,使声像图从单一平面发展成为立体三维图象,它拓展了超声技术的空间显像功能,在围产医学中能很好的显示胎儿的整体外观,并能仔细观察胎儿颜面部、肢体、手足等细小结构,对胎儿畸形的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妊娠期对胎儿系统性筛查是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围产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检查最佳时间是妊娠16-24周之间。
)●超声二维图像的分析与诊断二维图像是超声的基本图像,根据二维图像中脏器及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和边缘、后壁和后方回声及内部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诊断。
内部回声的命名:诊断时的描述强回声:回声增强,后方伴声影,如结石或各种钙化灶的回声。
高回声:回声较强,后方不伴声影,如肾窦或纤维组织等的回声。
等回声:回声强度呈中等水平,均匀,如正常肝、脾等实质性脏器的回声。
低回声:呈灰暗水平回声,如肾皮质等均质结构回声。
弱回声:表现为透声性较好的回声,如肾锥体或正常淋巴结回声。
无回声:无回声暗区,如正常充盈的胆囊、膀胱回声。
●对填写超声检查申请单的要求临床医应掌握超声检查适应症;提出检查要求,认真、详细填写超声申请单,如果申请单填写不明,要求不明确,常常造成需要检查的脏器和病变部位遗漏,影响超声诊断的质量和及时的临床治疗。
申请单分上项、中项和下项:1. 上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必要时留下联系电话。
2. 中项:准确可靠的病史、体征、曾做过的检查和治疗、体格检查,急腹症病人要提供腹痛时间、腹痛的性质及既往史,外伤病人要提供外伤时间及外伤方式。
3. 下项:需要检查的项目,对检查的要求,申请签名、申请日期。
●检查前注意事项检查胆囊、胰腺应当日免早餐,前一天晚餐进清淡饮食。
腹部检查子宫(未婚女性)、膀胱、前列腺需适当充盈膀胱。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超声检查报告单为一次性的检查结论,临床上作为客观的诊断依据, 也是将实际结果用图文或文字报告方式告之受检者的凭据,报告单分上项、中项和下项:1. 上项为一般项目: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必要时应加填仪器型号、探头类型与频率、检查方法与途径(如经阴道或经腹部)。
2. 中项记述检查时的发现,应细致、客观、文字简练,描述全面,不需加入任何主观判断。
一般描述脏器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
病变描述首先叙述为弥漫性或实质性,以及各种脏器中各类声像图的不同表现。
局部病灶用作定位、测量及其他重点描述。
3. 下项为超声检查后提示的诊断意见,包括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
1)病变部位或脏器。
2)病变在超声图像上所表现的物理性质(液性、实质性、混合性、含气体、纤维化、钙化等)。
3)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
4)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断,考虑可能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5)必要的建议如:超声随访和建议进行的其他检查。
6)签名与日期:报告单必须由获得超声诊断上岗证的超声检查者签名,未获得超声诊断上岗证者检查后的报告,必须由上述规定的上级医生加签。
一.肝脏的超声检查:肝脏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和上腹部,小部分在左季肋部,其表面借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
一)肝脏超声解剖:1. 肝内管腔结构:肝脏所有管腔出入口统称为肝门。
1)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由此进入肝脏,三者在肝脏内行经一致,其中门静脉管径最粗,肝内分叶及分段均以门静脉分支为基础。
2)第二肝门:左、中、右三支肝静脉在此相会进入下腔静脉。
2.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方法有很多种,有以肝裂分段、肝静脉分段及门静脉分段法,我们用的是门静脉分段法:五叶四段法;肝脏:右叶右前叶右后叶右后叶上段右后叶下段左叶左内叶左外叶左外叶下段左外叶上段肝尾叶二)正常值:正常成人测值:左肝:(下腔静脉或腹主动脉前方测量)上下径:(长)4—8cm 前后径:(厚)4—7 cm 右肝:(锁骨中线—腋前线)最大斜径:10—14cm最大厚度:9—11 cm三)肝脏疾病:1. 肝脏弥漫性病变: 声像图特点为肝脏弥漫性肿大, 肝内弥漫性回声异常: 常见:1) 肝硬化:由于纤维组织增生使肝形态改变,具有左右肝比例失调、肝叶萎缩、肝表面凹凸不平、呈剧齿状等特点。
2) 病毒性肝炎:(有特殊体征)肝大,急性肝炎可见胆囊壁增厚、胆囊内回声异常。
慢性肝炎声像图无明显特异性。
3) 淤血肝:心源性;表现为肝肿大,肝静脉增宽,心衰时可见。
4) 脂肪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发病率明显增高,常为体检时发现,超声表现分为:肝、轻中度肿大,前方回声增强,后方回声衰减,肝内血管显示不清。
5) 肝血吸虫:声像图特点为:肝内回声增强、增粗,形成高回声带组成的网状结构。
2. 肝囊性、含液性占位性病变:超声表现有不同特点, 可结合病史、体征作出诊断。
1) 肝囊肿:可单发、多发,超声表现:肝内可见单个或多个无回声块,边界清,囊壁光滑。
2) 多囊肝: 有家族史和遗传性:超声表现: 肝内布满大小不等原形或类圆形的无声区,小的数毫米,大的可达10cm以上,相互边界清,常伴有多囊肾、多囊卵巢。
3) 肝脓肿:细菌性:感染途径有胆道、胃、十二指肠、阑尾炎等炎症侵犯,消化道术后感染。
阿米巴性:发病较慢,有阿米巴肠病,两者超声表现有相同之处,结合临床可鉴别诊断。
3. 肝脏肿瘤:1)良性肿瘤:肝血管瘤、错构瘤、肝细胞腺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脂肪瘤等。
2)恶性肿瘤:(1)原发性肝癌:多为巨块、团块状,声像图表现为肝内见单个或多个不均匀、不规则回声,边界不清,块内见血流信息,块周可见血管绕行。
(2)转移性肝癌:常见消化道肿瘤转移,肝内见多个具有特征的圆形弱回声块,块边缘部见声晕。
(3)小肝癌:也属原发性肝癌,中国肝癌病理协作组的诊断标准是:<3cm, 的肝癌定为小肝癌。
超声检出范围为0.5cm,也就是说超声可以发现<1cm的小肝癌,达到小肝癌的早期诊断。
4. 肝脏创伤:1) 肝包膜下血肿:肝浅表部受损,出血在肝包膜下聚集而成。
2) 中央型肝破裂:(闭合性肝损伤)破裂较小,位于肝中央实质内形成血肿. 此类可以保守治疗。
3) 真性肝破裂:肝包膜与实质同时破裂,与腹腔贯通,腹腔内因出血可见低声暗区和不均匀回声(凝血块),必须急症手术。
幻灯片:26. 正常肝脏27. 正常肝脏:示肝脏门静脉、肝静脉28. 正常肝脏:示肝尾叶29. 肝硬化腹水30. 淤血肝31. 脂肪肝32. 多囊肝33. 肝囊肿34. 肝脓肿35. 肝海绵状血管瘤36. 原发性肝癌37. 转移性肝癌二.胆道系统的超声检查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两部分:一)胆囊胆道的超声解剖:胆囊:正常体表投影位于右上腹右肋弓部,形态如一个梨状膜性囊,分底、体、颈三部分。
胆管:左右肝管起源于肝叶内的胆小管,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肝总管下端与胆囊管回合成胆总管。
二)正常值:胆囊:长5—6cm 宽2—3.5 cm胆囊壁:厚约0.2-0.3 cm胆总管:宽约6cm左右三)胆道疾病1. 胆囊疾病:1)胆囊结石:胆囊可见单个或多个增强回声,后伴声影,可活动,结石可单发、多发。
胆囊炎:表现为胆囊肿大,萎缩时胆囊缩小,胆囊收缩功能差或不收缩,胆囊结石多伴有胆囊炎。
2)胆囊息肉:超声表现:胆囊内均匀性回声附壁不活动,可单发、多发,属良性肿瘤,但是>1cm息肉易癌变, 需尽早手术。
3)胆囊肿瘤:良性:腺瘤、腺肌瘤。
恶性:胆囊癌4)先天性胆囊畸形:双胆囊、胆囊异位、胆囊缺如等。
2. 胆道疾病:1)胆管结石2)化脓性胆管炎3)胆道蛔虫4)胆管肿瘤5)先天性胆道畸形:(1)胆囊管囊肿、(2)胆道闭锁:见于新生儿(黄疸),超声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如果不手术,三个月之内死亡。
6)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鉴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超声有特征性表现。
幻灯片:41. 正常胆囊42. 胆囊结石43. 胆总管结石44. 胆道蛔虫45.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6. 胆囊内息肉47. 胆囊癌三. 胰腺的超声检查一)超声解剖:胰腺呈一扁长形,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部腹膜后间隙内,平齐第1、2腰椎的高度,为网膜囊后壁的腹膜所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