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左右结构字的书写

左右结构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书法水平
2.进行毛笔和钢笔分组
3.要求学生准备相关的书法用具
课时:1课时
基本笔画练习
教学目标:
1.练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钩、挑、折。

2.掌握基本笔画的运笔顺序
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教学难点:
掌握基本笔画的运笔顺序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
课时:1课时
笔画的变化练习(一)教学目标:
1.练习基本笔画中横、竖、撇、捺的变化。

2.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横、竖、撇、捺的变化练习
教学难点:
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课时:1课时
笔画的变化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练习基本笔画中点、钩的变化。

2.掌握点、钩笔画的基本变化方式。

3.通过例字的练习,初步知道笔画的变化对字的影响
4.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点、钩笔画的基本变化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例字的练习,初步知道笔画的变化对字的影响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
课时:1课时
笔画的变化练习(三)教学目标:
1.练习基本笔画中折的变化。

2.掌握折的几种变化方式。

3.通过例字的练习,初步学会运用变化的笔画
4.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折的几种变化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例字的练习,初步学会运用变化的笔画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课时:1课时
部首练习(一)教学目标:
1.练习文字头、宝盖头、山字头、小字头、春字头、草字头、竹字头
等。

2.掌握几个部首的基本变化方式。

3.结合例字的练习,进一步了解部首的运用
4.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几个部首的基本变化方式。

教学难点:
结合例字的练习,进一步了解部首的运用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
课时:1课时
部首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练习人字旁、左耳旁、提手旁、方字旁、弓字旁、子字旁、竖心旁、
口字旁、夕字旁、双人旁、女字旁、三字水、月字旁等
2.掌握几个部首的基本变化方式
3.结合例字的练习,进一步了解部首的运用
4.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几个部首的基本变化方式。

教学难点:
结合例字的练习,进一步了解部首的运用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
课时:1课时
部首练习(三)
教学目标:
1.练习左字头、厂字头、尸字头、广字头、老字头、虎字头、心字底、
水字底、国字框、同字框等
2.结合例字的练习部首,了解部首的运用
3.把握部首的特征
4.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例字的练习部首,了解部首的运用
教学难点:
把握部首的特征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课时:1课时
独体字的书写(一)
教学目标:
1.以“田、月”为例学习独体字的书写。

2.指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以及在方格中所处的位置。

3.培养学生热爱书法、展示书法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
独体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观察字的间架结构以及在方格中所处的位置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

课时:1课时
独体字的书写(二)
教学目标:
1.以“亚、赤”为例继续练习独体字
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独体字的布局安排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独体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独体字的布局安排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
课时:1课时
左右结构字的书写(一)
教学目标:
1.以“汉”“将”为例,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左右结构。

2.通过正确的临写练习。

初步掌握左右结构宽窄不同的搭配规律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左右结构宽窄不同的搭配规律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课时:1课时
左右结构字的书写(二)
教学目标:
1. 以“形”“剧”为例继续学习左右结构字的书写。

2. 通过临写、练写掌握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3. 能举一反三,进行适当的变通。

4. 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左右结构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掌握左右结构的结构特点,会举一反三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
课时:1课时
上下结构字的书写(一)
教学目标:
1.以“青、盖”为例学会正确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了解上下结构字的基本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汉字艺术。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了解上下结构字的基本写法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
课时:1课时
上下结构字的书写(二)
教学目标:
1.以“军、售”为例继续学习上下结构字的书写。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初步了解上下结构字的写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上下结构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初步了解上下结构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
课时:1
课时
题:钢笔字部分——上中下(一)
学习目的: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上中下”这种结构的字的特点。

2、正确临写例字。

通过练习,把上中下结构长短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
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齐读“三个一”,一起做一做
二、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将着重学习上中下结构的字的正确写法。

三、学习新课
1、打开书,指名读“知识角”
2、(出示“黄”)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上中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我们在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时,应使三部对正,还要兼顾各部的长、短、宽、窄。

为了避免字形过长,三部必须压紧写。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四、学生练习
1、学生临写,师巡视。

2、展示学生作业,指名评议。

五、巩固练习:练字小超市
六、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课题:钢笔字部分——上中下(二)
学习目的: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上中下”这种结构的字的特点。

2、正确临写例字。

通过练习,把上中下结构长短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
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字帖或钢笔、方格本、字帖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讲述《鹿乳奉亲》的故事
二、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上中下结构的字的正确写法。

三、学习新课
1、打开书,指名读“知识角”
2、(出示“茶”)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上中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上中下结构的字以中部最宽的字较多,而决定“最宽”的笔画又以撇、捺为多。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四、学生练习
1、学生临写,师巡视。

2、展示学生作业,指名评议。

五、巩固练习:练字小超市
六、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