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教师活动流程学生活动流程教学再设计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1、指导看图2、解决问题。
3、理解知识重点、难点。
4、比较归纳。
5、小结形成方法。
四、巩固练习1、指导活动。
2.练中游戏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4.解决课前难题。
五、达标检测1、完成相关练习2、课堂小结3、作业28页5、6题及达标检测习题(2)(出示电脑图片)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是几个2相加?求4个2相加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来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乘法(3)认识乘号、乘法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算式读法。
4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可以写成:4×2=8 或2×4=8(4)乘法算式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谁知道乘号前面的这个叫什么?(读作“4乘2”)(读作“2乘4”)(5)动物学校还有一间稍大点的电脑室,里面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呢?是几个2?用加法和乘法你会列式吗?(6)动物学校还有一间特大的电脑教室,里面有30个2台?你们感觉求30个2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那可以怎样写?★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1、课中活动——拍手游戏。
先听老师拍,你来数我拍了几个几,然后列出乘法算式;2、你们想玩吗?同桌一起玩一玩。
用加法和乘法计算,怎样列式?哪种写法简便?3、“想想做做”第1题。
4、参观完了动物学校,我们该和小动物说再见了,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大门上的这些加法算式,你认为哪些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五、课堂总结与达标检测1、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2、达标检测有()把香蕉,每把有()根,()个()相加得()。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二、你能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4+4+4+4+4=20□×□=□或□×□=□7+7+7=21 □×□=□或□×□=□6+6+6+6+6+6=36 □×□=□三、填一填。
1、6乘5写作()×(),5乘6写作()×()。
2、两个乘数都是7,积是49,乘法算式是()×()=()。
板书设教学反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教师活动流程学生活动流程教学再设计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6、指导看图7、解决问题。
8、理解知识重点、难点。
9、比较归纳。
10、小结形成方法。
四、巩固练习1、指导活动。
2.练中游戏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4.解决课前难题。
五、达标检测1、完成相关练习2、课堂小结3、作业28页5、6题及达标检测习题★活动三合作交流,发散思维第3、4题独立完成。
先让学生看图列式,集体交流指名说说两道题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比较一下这两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强调5乘6写成算式只能写成5×6,不能写6×5。
第6题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第7、8题小题图,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独立完成第8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买3只狗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第10题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每种分别有几处?每处有几个?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
五、自我评价,激励总结一、正确写出算式1、4+4+4+4+4=□×□8+8+8+8=□×□2、5+5+5+5+5+5+5=□×□二、、解决问题。
看图写乘法算式。
1 、☆☆☆☆☆☆☆☆□○□=□2 、☆☆☆☆☆☆☆☆□○□=□2、()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三、在○里填上“+”或“×”,在□里填数。
()朵()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审阅第三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教师活动流程学生活动流程教学再设计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1、指导看图2、解决问题。
3、理解知识重点、难点。
4、比较归纳。
5、小结形成方法。
四、巩固练习1、指导活动。
2.练中游戏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4.解决课前难题。
五、达标检测1、完成相关练习2、课堂小结3、作业28页5、6题及达标检测习题★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活动目标: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解答后小组中进行交流分享。
教师深入组中帮扶弱势群体,收集有效资源,以便在下一环节中,适时渗透和利用。
2.全班交流汇报。
3.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1.用三块拼(1)如果用三块,可以拼成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呢?请你试一试,比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拼的图形种类最多。
(2)分组操作。
(3)自由展示。
(4)小结。
2.用四、五、六块拼(1)这一次我们要来难一点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或六块,看能拼出哪些我们认识的图形。
(2)动手操作,拼好后再说说你用哪几块拼出了什么图形。
3.用七块拼(1)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
(2)动手拼,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有创意的拼法。
(3)展示各种拼法。
边行。
请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看谁找的又多有快?五、课堂总结与达标检测1. 用七巧板中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学过的图形?()()()2. 说说下面用七巧板拼成的是几边形?填一填。
()边形()边形()3.用七巧板中的七块拼成图形,看看拼出的像什么,给它取个名字。
板书设教学反()()()()第三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课前检查1、由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轮流汇报预习成果,按序每人汇报1题,其他组员注意倾听,有好的建议或问题及时在组内提出。
2.全班交流梳理新知二、活动二:自主学习,引导探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习新知,认识“几个几”。
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作。
动手摆几个几。
5、小结。
★活动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
(3分钟)活动目标:预习新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与习惯。
★一测:复习旧知★算一算,想一想1.把6根小棒分一分,你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画一画。
★二测:预习新知★解决新问题1.预习书第30页例1,说说什么叫平均分,例1中第()种分法和第()种分法是平均分。
2.从学具袋中拿出8个圆片分一分,再填空。
8个圆片,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还可以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3.如果有12个圆片,可以怎样分呢?动手边分边说给爸爸妈妈听吧。
4.完成P31想想做做。
★活动二:自主学习,引导探究活动目标: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自主学习菜单:用圆片代替桃。
(1)把8个圆片平均分,可以怎样分?(2)动手分一分。
(3)小组交流:你是怎样分的?(4)每份2个可以分成几份?(5)完成P31试一试。
教师活动流程学生活动流程教学再设计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1、指导看图、2、解决问题。
3、理解知识重点、难点。
4、比较归纳。
5、小结形成方法。
四、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P 31 第1、2题。
2、★★完成“想想做做”P 31 第3题。
3、★★★《学习之友》智力冲浪。
12个小朋友去划船,可以怎样租船?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五、达标检测1、完成相关练习2、课堂小结3、作业28页5、6题及达标检测习题★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活动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1.全班交流汇报2.追问:每份分得多了,分的份数就()。
每份分得少了,分的份数就()。
3.小结。
4.再小组复述。
★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先整体练习,再全班校对,错题及时进行纠正,进行强化巩固。
讲评、交流P31想想做做第1~3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判断完之后,指名学生说说理由,加深对平均分特点的认识。
2.想想做做第2题。
提示:一圈里的就是一份。
3.想想做做第3题。
可以用小棒分一分,也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再填空。
4.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五、课堂总结与达标检测1、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2. 先圈一圈,再填空。
(1)○○○○○○○○○○○○12个○,每6个一份,分成了()份。
(2)(3)10个草莓,每2个一份,分成了()份。
(4)2. 先用8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
(5)(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6)(2)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6个,每个小朋友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6个,每个小朋友3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6个,每个小朋友1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4. 妈妈买了12个,小玲每天吃()个,可以吃()天。
板书设教学反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课前检查1、由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轮流汇报预习成果,按序每人汇报1题,其他组员注意倾听,有好的建议或问题及时在组内提出。
2.全班交流梳理新知二、活动二:自主学习,引导探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习新知,认识“几个几”。
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作。
动手摆几个几。
5、小结。
★活动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
(3分钟)活动目标:预习新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与习惯。
★一测:复习旧知★算一算,想一想(1)10个气球分给小朋友,每人2个,可以分给()人。
(2)10个气球分给小朋友,每人5个,可以分给()人。
★二测:预习新知★解决新问题1.预习书本P32~33。
思考: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如果有困难,可以拿出学具袋里的圆片代替桃子动手分一分。
2.阅读书第32页例题中的三种分法,你的分法和书上的方法相同吗?3.从学具袋中拿出12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
(1)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