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
2019/8/18
3
脊柱相关疾病困扰全人类
•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 习惯以放松的状态站立, 或坐卧。最常见的有弓 腰、驼背、跷二郎腿等。 如此姿势时间久了,会 改变脊椎的正常弯曲度, 从而导致颈椎病、颈背 肌筋膜炎、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变 的发生。
2019/8/18
4
不良坐姿
2019/8/18
原始时期所产生的蒙医正骨、外伤治疗等疗法以及药物学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一大步。在
当时有了尸体解剖的研究,这不仅丰富了人体构造知识,有助于了解人体结构组成,而
且大大推进了正骨术的发展。同一时期还产生了皮疗法。《饮膳正要》就是这一时期间
世的专著,是由元太医忽思慧用汉文编撰的。十六世纪后 (1680年),内蒙古锡盟蒙古族
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也就是今日的蒙古族,现信佛教。他们在辽阔的蒙古草原和茂密的
森林中生活,擅长骑马、狩措和从事畜牧业,由于飞马射箭经常发生跌伤、骨折、脱臼
、脑震荡等创伤,因此,自古以来就积累了正骨治骨治伤的宝贵经验。到公元十二世纪
末,由于蒙古部落逐渐强大,到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 (铁木真)统一了大漠南北的蒙古部
5
不良睡姿
2019/8/18
6
不
良
习
惯
造
成
的
脊
柱
侧
弯2019/8/18
7
2019/8/18
8
脊椎认识
脊椎支撑着我们整个身体,人体约有206根骨头,其中颈椎7块 、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椎1块(因人而异), 脊椎是支撑着身体的大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各椎 骨间有称之为椎间盘的软组织(又名软骨),负担着缓冲功能 ,有一定的弹性和伸展性,当我们表现各种姿势时,脊椎做出 相对应动作,脊椎从后面是笔直的,但从侧面看是由两个s型 连接的弧度,它的弯度可以缓解外来的冲击,也可以传达脑指 令到全身各部位,因为有此弯度,所以人才可以做各种活动, 如舞蹈。此弯度在婴儿期尚未形成走路后弯度才开始渐渐形成直 到青春期弯度才发育完成。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连接肋骨、腰椎5块)、 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 成。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1、支撑作用 脊椎对人体躯干的支柱、中轴,起着支撑头 颅和构成支撑胸腔、腹腔、盆腔脏器的骨干, 同时也是上下肢的支持者。有了健康的脊椎, 所以人才能直立行走。
2 、保护作用
脊椎有4个弯曲,使脊柱如同一个大弹簧,
既坚硬,足以支撑体重,又柔韧,能够扭曲
变形。增加了缓冲震荡能力,加强了稳定性,
在跳跃或剧烈运动时,椎间盘也可吸收震荡,
恒生源——千年养骨 正脊养骨 治本疗法
2019/8/18
1
正脊养骨的历史
•
中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她还有许多未被人们认识的领域,尤
其是骨伤科,平添几分神秘色彩。《蒙古秘史》和《史集》记载事实表明,远在公元七
世纪以前,在今日河北省部分地区、辽宁、内蒙古、蒙古共和国的大部地区生息着一个
颈椎1号:又名环椎,套在第二颈上,这样脖子才能转动。 胸椎:会个别和肋骨相连,和其他椎骨来比较,胸椎比较不能转动。 腰椎:是人体全身支撑的中心点,人身重量或负重物,腰部弯曲伸
展担任重要的角色,它四周有背肌、腹肌等肌肉来加强和保护。 骶骨:位于骨盆正后面,它没有椎间板,五根平平地排在一起,
形状有点像乌龟壳腹部。但有8个小孔又名8髎。 尾骨2:019是/8/1人8 进化后萎缩了的代表,尾骨有的人3个,有的人5个,没定数。 9
”。现在没有人体解剖标本室,怎么学呢?我们都是采用两种方法学习。一是在正常人
和伤员身体上摸诊,先是师傅互摸,找感觉,后由徒弟在伤员身上摸诊,听骨擦声,看
病人反应,初步辨认骨伤,再用手指的力度和感觉,分析判断是骨折、骨碎、骨歪、脱
位,还是软组织挫伤。然后师傅再摸,如摸诊结果有异,师傅立即讲解、纠正,责令徒
落,于1206年在斡难河畔建立了蒙古帝国,蒙古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
段,这一阶段称封建社会。由于当时蒙古帝国的强大,在中国版图上各兄弟民族经济文
化的交往频繁,和欧、亚各国交往也相继展开,这个时期蒙医的临床医疗经验有了进一
步发展,并在不断总结、提高,从而产生了初期的医药理论,形成了古代蒙医学,也把
20弟19/再8/1摸8 。二是找尸体看骨架,直观人体骨骼的位置、形状、相互构成方式等。
2
21世纪的最大疾病谱 —脊柱疾病
• 脊障脊病—电脑和汽车时代的头号健康杀手。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健康
问题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血压、 心脏病、糖尿病等高发疾病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 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小心防护的重点。但同样 作为高发且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脊柱健康问题, 却被很多人忽视。实际上,由于现代人工作和生 活方式的改变,加上工作效率的加快,及工作压 力的加大,脊柱疾病有逐年增多和逐渐年轻化趋 势,存在脊柱问题的人群所占的比例,已比高血 压、心脏病、糖尿病人群所占的比例高出很 多。
法使骤然人未觉,伤者知痛骨已合。”此“法”不是指法术,而是指手法。养骨正脊手
法是中医骨伤科的精髓和绝技,“手法”轻重适当、准确、敏捷、到位,是复位成败、
愈合快慢、功能恢复好坏的关键,也是普通百姓感到神秘之所在。 熟练掌握养骨正脊手
法,必须具有扎实的人体解剖学知识,方能“手摸心会”,“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防止颅骨和脑部损伤。脊柱与肋骨、胸骨、
Hale Waihona Puke 髋骨分别支撑胸廓和骨盆,对保护胸腔和盆
腔脏器都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胸腔的保
护,脆弱的心脏和肺脏受伤的几率不知道要 3 、平衡作用
大多少倍?形同豆腐的大脑如何还能承受来 脊椎上端承托头颅,胸部与肋骨结成胸廓。
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呢!
上肢借助肋骨、锁骨和胸骨以及肌肉与脊柱
学者贡·关布扎布编著《药方》一书也问世了,该书收集了印度、西藏、回回、汉医药所
使用的不少药物和验方,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民国时期以前,民间称中医骨伤科医生不用麻药,不用开刀,不用X线照片,采
用手拉、推、按、提、压等手法复位后伤员神奇般安静,不觉剧痛,一待复位成功,伤
者判若两人。再用小夹板固定,中药调理,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伤员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