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范纲要》,进一步促进我校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使常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不断促进学校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杨济勋
副组长:黑再智
成员:侯晓明王红炜李卫国孔春民
(二)检查组
组长:黑再智
副组长:王红炜李卫国
成员:侯晓明王红炜李卫国孔春民王建平舒卫东任君张英年闵华妮张卫红邱永峰李淑芬
徐翠霞李爽
及各教研(副)组长,无教研组长的由初三(初三没有的学科上初二)备课组长负责。
三、检查和抽查时间
检查时间:每学期期中、期末两次。
抽查时间:每学期第六周和第十六周左右。
四、检查内容及评定办法
(一)教学进度
1、检查内容:以备课组为单位,对照各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检查教学内容与计划是否相符,并将具体情况交检查统计人。
2、检查统计人
张卫红李淑芬徐翠霞李爽
(二)教案、听课笔记
1、教案节数:根据各年级课程、周课时安排表,任课教师所备教案节数与上课节次相符。
2、听课笔记次数:期中8次,期末16次。
3、由教研组长组织各备课组长按《教案标准及要求》(见附件1)与“听课笔记检查量化表》(见附件2)的各项内容进行检查赋分,由高到低排序,并按3:5:2的比例分别评出A、B、C格次。
(三)作业
1、作业批改次数:
语文、英语:作文上课节次×0.1
作业上课节次×O.15
数学:作业上课节次×0.6
物理、化学:作业上课节次×O.5
政、史、地、
作业上课节次×0.4
生、美
2、检查方案:
①检查人员对各班学习委员进行检查前统一培训,提出检查的具体要求。
②以班为单位,由检查人员组织各班学习委员及各科科代表随意抽查一个小组学生的作业(15名学生)。
③各科科代表检查时,写明有无日期、格次或赋分、批语、错题更正、作业量的大小、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及时批阅等,凡是只有“阅”或“查”宇样及日期,但无其它批阅标识的一律
不计。
④每位教师的作业批阅次数为所带班级的批阅次数的平均值,语文、英语两科的作业与作文分别统计,其它各科的作业分书面作业和练习册分别统计。
⑤格次评定:以备课组为单位,恨据批阅次数排序与批阅情况汇总(见附件3)按3:5:2评定为A、B、C格次。
(四)学生评议
由检查组成员给每班发表30份(两个小组),由学生根据《学生对任课教师课堂观察量化表》(见附件4)上的要求,直接给该科教师打分,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评查人员收齐量化表后做好统计,计算出该班该科的人均分,再算出该科任教师所带班级的平均分,将所有教师的得分高低排序,按照3:5:2的比例评出A、B、C格次。
(五)开学初的教学计划、期中期末的教学总结或教学反思、质量分析报告,由年级主任检查收齐,统一交邱永峰处。
附件:
l、《教案标准及要求》
2、《听课笔记检查量化表》
3、《作业检查登记表》
4、《学生对任课教师课堂观察量化表》
附件1
初中部教案检查量化表
年级学科教师姓名
说明:
1、使用旧教案必须附有新的教学思想、内容,每次添加或修改的内容采用不同颜色的笔注明日期,可以剪贴、粘贴。
2、打印教案要以电子教案为依据。
3、4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写详案,45岁以上的教师必须有教案,可以写简案。
检查日期:年月日评定格次
附件2
初中部听课笔记检查量化表
年级学科教师姓名
检查日期:年月日评定格次
附件3
作业检查登记表
年级班检查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