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书法课教案

五年级下书法课教案

第一课广字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第一段,了解“广字旁”。

2、了解汉字构字的表意特点,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的能力。

4、认识字典,并了解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识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的表意特点。

2、通过教读生字卡片和训练书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识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学习祖国文化的热情,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第二课尸字旁户字旁一教学目标1.掌握尸字旁和户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3.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二教学提示1.复习旧知。

先让学生写“社”、“补”两个字,写后评价,让学生说说写好“社”和“补”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然而再矫正书写。

2.新课指导。

出示尸字旁和户字旁例字,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字的异同。

或教师黑板上放大示范书写,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要求:重点仔细观察长撇的形状和“户”字点书写的位置。

3.书写指导。

(1)“写写偏旁”。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尸字头:这个偏旁分三笔写成。

首笔横折稍斜,横稍长。

第二笔再作一短横,使两横基本平行,由此两笔组成的框架稍扁,并内收。

第三笔作长撇,为主笔,要舒展。

户字头:户字头与尸字头写法基本一致,首点为斜点,属“遥掷一点”,要注意点的位置与“尸”部的呼应。

(2)“小博士”信箱。

本节关键词是:“重心平稳”。

“重心平稳”是楷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字要平正,就必须注意重心的位置,尤其是字形偏斜,上大下小或结构不规则的字,更要重视重心的把握,如“尸”和“户”字,属于偏斜结构,是不易写正的字,在处理时,要重点突出长撇,把它作为整个字的支柱,这样,其他的笔画也容易把握了。

三例字指导“尼”,属半包围结构,整体成梯形,底部竖短,弯钩适当写长,与撇收笔点齐平。

“启”,半包围结构,整体成梯形。

上下两个“口”形要注意变化。

“尺”,独体字,撇为竖撇,捺放开,撇捺底部齐平。

“尽”,撇捺向左右伸展,底部齐平,两点写在竖中线上,注意呼应,中宫略收。

“尾”,半包围结构,整体成梯形。

撇向左伸展,以让给下部“毛”更多的空间。

“肩”,半包围结构,撇较陡,点和“月”的中心线对齐。

“扇”,半包围结构,撇向左伸展,以让给下部“羽”更多的空间。

点与第一个“习”的竖对齐。

“房”,半包围结构,撇向左伸展,以让给下部“方”更多的空间。

上下两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3课虎字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字的毛笔字头特征及结构特点,并能掌握虎字头的书写要领。

2、通过评字,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了解毛笔字头的写法规律。

3、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毛笔字头的写法教学难点:掌握虎字头及位置的写法。

教学方法:示范、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具:毛笔、纸、墨。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一、语言导入,引出课题毛笔字头学习目标。

二、合作预习本课所学的内容(虎字头)的写法。

三、教师讲解虎字头的写法特点1、虎字头头整体特点:1、上大下小;2、右点处于字的中心垂直线上。

相关字例:虑、虚、处四、教师示范引导。

五、学生合作运用(学生演示)六、课堂作业:1、在练习中要掌握字头写法要领、笔画特点和整体特点。

2、在练习时注意毛笔楷书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提写法点。

3、注意笔画写法,按起笔、行笔、收笔来完成。

七、纠正学生课题作业存在问题。

八、教学拓展:欣赏名家作品九、课堂小结十、布置课后作业第四课走之旁、走字旁教学目标:1、通过学会书写“走”字掌握“走字旁”的书写要领。

2、学会正确、美观的书写带有“走字旁”的汉字。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美观地书写带有本课偏旁的合体字。

教学难点:区分“走之旁”和“走字旁”的字型。

教学过程:一、学习“走”字旁学习书写“走”1.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走”字的演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所书写的汉字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而来的。

看,这就是最早人们刻在龟骨上的甲骨文,猜猜它是你们认识的哪个字?到了秦朝人们把这个字刻在竹简上,这是篆书,知道是哪个字吗?这是这个字的隶书,知道它是谁了吗?看这是我们现在书写的楷体字——走。

2.出示“走”。

看看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呢?3.教师范写。

4.学生书写。

学习书写“走”字旁1.出示“赵、赶”。

这两个字认识吗?看看这两个字中的“走”,你有什么发现?出示分割线,你又什么新发现?带有“走”字旁的字都是左下半包围,这类字有什么共同点?那“走”字旁里面的部分在写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2.书写。

刚才的“走”字大家写得都很好看了,相信带有“走”字旁的字你们一定也能写得很好看。

3.评“走、赵、赶”。

4.拓展延伸。

你还认识并能写出带有“走”字旁的字吗?这些汉字在书写的时候都要注意?二、结合课文了解古代书法家:郑道昭《郑文公碑》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走字旁”、“走之旁”;并且学会书写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

这些汉字在书写时都有撇和捺。

撇捺在上时要舒展,在下时要像支架,在旁边写时要角度要小,长长撇都要笔画串门。

下课回家后,老师给大家留个作业。

打开字典把带有今天学习的部首的字找出来再写一写。

第五课建字旁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建字旁这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写好“延、建”等字。

3、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建字底这个偏旁的书写要领,写好“延、建”等个字。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习作、毛笔范字、板书纸条、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讲王羲之刻苦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练字不仅讲究笔法,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刻苦勤练,最终成为有名的书法家。

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能勤学苦练,有些人还练成了一双会观察的火眼金睛。

谁来评价评价这几个字?2、(展示习作:、延、建)你觉得这几个字写得好看吗?(不好看)如果把这几个字的偏旁部首写好了,掌握了它们的间架结构,这几个字就好看了。

3、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出示毛笔写的偏旁建字底)。

(生齐读)想和她们成为好朋友吗?二、学习带建之旁的字(一)学习建字旁1老师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

(出示口诀:(1)点画偏右移;(2)横斜折流畅;(3)交处对齐点;(4)捺画有波折。

师边读边演示)2、自己再读读,对照着走之儿,想想每一句的意思。

谁来说一说?3、师在黑板上范写,生报口诀。

4、生在练习纸上描一个,写一个。

(1)写字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坐姿十二字》和《执笔歌》出示:坐姿十二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心静气缓。

执笔歌距离笔尖三厘米,拇指食指相对夹。

中指首节垫笔杆,无名小指自然弯。

指实掌空才美观。

(2)生齐读一遍。

边读边做好写字准备。

(3)生描一个,再练写一个。

5、展示、点评。

6、生再写两个。

7、点评。

三、做写字操。

四、学习建字底和带有建字底的字(一)学习建字底1、大家把走之儿和带有走之儿的字写好了,就有资格和建字底妹妹交朋友了。

2、(出示偏旁走之儿和偏旁建字底)这两个偏旁有什么区别?(1、建字底的捺画比走之儿的捺画斜一点。

2、横折折撇的撇也要流畅,但要长些。

)3、学生描一个,练写一个。

4、评价。

(比如:注意了笔势)5、写的不好的修改,写的好的奖励自己一个。

(二)学习带有建字底的字:建、延。

1、出示毛笔字:建、延2、带有建字底的字在笔顺上也要先写里面,再写外面。

3、师范写。

4、生描一个,写一个。

5、点评。

6、生再写两个。

五、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建字旁这个偏旁,知道了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希望同学们写字前学会观察汉字的结构,写字时做到“提笔即练字”,持之以恒,一定能写得一手好字!板书:建字旁(1)点画偏右移;(2)横斜折流畅;(3)交处对齐点;(4)捺画有波折。

第6课同字框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同字框”这个偏旁及例字2、巩固学生正确的“双姿”(坐姿、执姿)。

3、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

重难点:重点:通过本课教学,正确掌握同字框的写法。

难点:同字框各笔划的搭配。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课前交流,故事引入故事导入:《王羲之练字》二、复习双姿,做好准备1、复习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足安。

2、复习执姿: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

三、指导写字,掌握技巧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同字框这个偏旁的写法2、学写同字框。

(1)观察、同字框应注意什么。

(2)写法指导:(3)指导练写。

学生说笔顺。

教师示范写矢字旁并作讲解。

学生练习(写五个),老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双姿)。

(4)小组互评(5)师生互动:对学生写字作品进行评价,教师适机点评。

(6)小结:四、创作练习,巩固兴趣1、例字练习:周、用、内、同要求:注意坐的姿势和写的姿势,书写时,要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

2、教师巡视、指导。

3、欣赏、交流。

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欣赏。

五、课堂总结我们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双姿,写字要认真读帖,要一气呵成。

我们时时刻刻可以写字,处处可以练习,但不要乱涂乱画。

俗话说“字如其人”,我们的汉字横平竖直,就像做人要堂堂正正。

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加上老师的指导,不久的将来,咱班一定会有了不起的书法家。

第七课门字框教学目的:掌握门字框的书写规律,教会学生门字框外行方正,横画短、竖画长。

左数在点的左下起笔,收笔回锋;横画稍斜,横折钩的竖画稍长。

教学重点:门字框外行方正,横画短、竖画长。

左数在点的左下起笔,收笔回锋;横画稍斜,横折钩的竖画稍长。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秩序,检查准备。

二、复习旧知1.检查上一节课时所学知识2.指名上台书写,师生共同评议。

三、传授新知1.揭示课题2.出示门字筐、范字,学生观察。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指名分析字形特点。

5.欣赏书法作品。

6.学生习字,教师指导。

7.课堂总结。

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并展示较好的作品。

四、学习门字框相关的例字。

五、了解古代书法名作《古诗四贴》板书:门字框外行方正,横画短、竖画长。

左数在点的左下起笔,收笔回锋;横画稍斜,横折钩的竖画稍长。

第八课围字框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围字框”这个偏旁及例字2、巩固学生正确的“双姿”(坐姿、执姿)。

3、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

重难点:重点:通过本课教学,正确掌握同字框的写法。

难点:同字框各笔划的搭配。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课前交流,故事引入故事导入:《王羲之练字》二、复习双姿,做好准备1、复习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足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