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林匹克运动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数学系20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郑梅)
摘要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巨大动力之一. 为研究奥运会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论述奥运会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面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与后奥运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奥运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影响
1.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互关系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和谐的思想是人文奥运的灵魂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思想,对于奥林匹克运动不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具用重要的资源性价值. 当代,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冲突,它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文明与文明,以及人的灵魂与体魄之间的冲突. 人文奥运的宗旨便在于更好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文明与文明,以及人的灵魂及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3]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
奥林匹克的生命力在于大众广泛参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 虽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客观上存在大的差异,但两者间又存在着许多相同的价值观,如和平、公正是二者的基本点,塑造理想人格是二者的价值观,促进人的完善和发展是二者的特征. 更重要的是,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了种种问题,诸如商业化、职业化与奥林匹克理想的冲突、兴奋剂的滥用、决策中民主化不足、重胜负轻参与等. 而这些问题是奥林匹克文化本身无法解决的,必须要从其他文化形态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加以补正.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公正、真诚、仁爱、友善等观念,对当今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具有净化作用,这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互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奥运会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1)加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程
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始于19世纪末,本民族文化相对落后的美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几乎全盘照抄了西方体育文化,迅速实现了体育文化的近、现代转型.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其在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过程中,出现与美洲、非洲不同的体育文化转型———继发性转型. 这种转型不是简单体育文化的移位,而是对西方体育文化排斥与吸纳的过程. [5]但因种种原因,至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仍于艰难挫折中进行现代化转型.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给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注入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精神,从而加快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程.
(2)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对中国体育文化的主体———中国人民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利于培养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国人民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2]第二,奥运会有助于我国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中国人民形成平等、开放和竞争观念. 奥林匹克运动强调“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奋斗、竞争,在参与中展现自我,在奋斗中完善自我,在竞争中超越自我,不断追求突破. 同时,社会化与国际化的奥林匹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能够促进中国人民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和社会上促进中国人民走上社会化、国际化与现代化.
(3)有助于推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的全球化加快了世界体育的相互交流,给世界上各民族体育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会通过运动员参赛、旅游、媒体、电视以及各种交流活动等推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更快、更高、更强”地走向世界.
3.奥运会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有效整合
(1)唤醒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
正如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言,文明的生长与发展在于自己的独特与自决力,而一种文化如果失去个性,形成一种“模仿的机械性”,追求“划一”而丧失“自决能力”,那就只能趋向衰落.[6]因此,如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去独立性,那它只能沦为西方体育文化的附庸. 北京奥运会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使更好地理解和接触到多种体育文化,从中审慎地选择适用的文化资源,然后利用这些资源对自己进行创造性发展.
(2)健全了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心态
随文化的全球化,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心态更为复杂. 例如有人欢
呼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将进入新的繁荣,有人悲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会走向没落.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能够帮助人们克服以上偏见,用理智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西方体育文化为主导的世界体育文化格局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更好地做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自大,健全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心态.
(3)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整合中的文化移情
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能够促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摆脱对自身发展的束缚与禁锢,更加尊重、乐于体验并且主动接受奥林匹克文化. 同时,北京奥运会可以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通过奥林匹克文化和其他西方体育文化视角进行思考与交流,逐渐淡化长期磨合中积淀的文化偏见,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整合的顺利实现.
4.后奥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对策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我国进入了后奥运时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到了关键阶段,只有突破这个瓶颈期的发展束缚,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1)继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加快形成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科学体系,全方位地解释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规律,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建立传播基础. 其次,近一步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去伪存真,丰富传统体育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最后,积极研究与借鉴国外民族传统体育如泰国泰拳、韩国跆拳道、印度瑜伽等推广和发展经验,以避免民族传统体育在后奥运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影响,使之尽快融入体育文化之中.
(2)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识
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民间性的特征是非常鲜明的,但也是由于这一特征,加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不足,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位不高. 因此,在后奥运阶段,更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宣传和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意识,努力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水平. 而培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体育文化意识,只仅靠比较单一的比赛和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这种意识的培养与弘扬民族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贯穿在国民一生的教育中去.
(3)开拓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市场,创造双赢效益
马克思曾经说过,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一切基础,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任何事物离开经济存在都会很难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
息息相关,它蕴含着深厚的经济基础. 在北京奥运平台促动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市场已经开始萌动,但长期以来推广和研究发展是靠国家牵头和经费投入,社会上还没有形成有规模有组织的产业市场效应. 在我国体育进入后奥运时代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在市场大潮中容易失去经济基础,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反观之,如果能找好切入点,传统体育产业就是个巨大的“金矿”,北京奥运会已经把国民的沉睡体育意识唤醒,它是开启民族体育产业金矿的钥匙.[7]这个“金矿”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包括人文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产品资源、技术资源、旅游资源等,它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巨大的商业市场.
(4)全力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以其内容丰富,项目繁多,健身效果显著,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它具有广泛的大众基础和发展空间,并且其不受年龄、性别、气候、时间、场地等的限制,简便易行.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中国人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产生深刻的影响. 后奥运的时代的到来,加之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强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不断增强. 由此可见,全面结合《全民健身计划》在后奥运时代的实施,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近一步普及,将其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使之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的纽带和桥梁,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不同类型的健身群体,并不断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全世界、服务全人类打好基础.
5.结语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东方体育文化中的一只绚丽奇葩. 奥运会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并且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的追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将迎来一个振兴的新时期,它不是简单地对古代传统体育文化的回归,也不是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单纯皈依,而是积极成为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后奥运时代才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真正“春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将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谭小勇. 北京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J]. 体育与科学,2002,(5).
[2]涂传飞. 北京奥运会后继效应初探———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互动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
[3]孟峰年. 全球化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白晋湘. 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J]. 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200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