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3章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3章


本章知识要点

● ● ●
集成电路的分类
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逻辑门电路 逻辑函数的实现
3
3.1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数字集成电路通常按照所用半导体器件的不同或者根据
集成规模的大小进行分类。
一. 根据所采用的半导体器件进行分类
根据所采用的半导体器件,分为两大类。 双极型集成电路:采用双极型半导体器件作为元件。主要 特点是速度快、负载能力强,但功耗较大、集成度较低。 单极型集成电路(MOS集成电路): 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场效应管(Mete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er)作为元件。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集成度 高、功耗低,但速度相对双极型较慢。
0.1V,硅管约0.5V。
正向电压 VF ≤VTH:管子截止,电阻很大、正向电流 IF 接近于 0,二极管类似于开关的断开状态 ; 正向电压 VF = VTH:管子开始导通,正向电流 IF 开始上升; 正向电压 VF >VTH :管子充分导通(导通电压一般锗管约0.3V, 硅管约 0.7V,通常称为导通电压) ,电阻很小,正向电流IF 急剧增加 ,二 极管类似于开关的接通状态。
10
2. 反向特性
二极管在反向电压 VR 作用下,处于截止状态,反向电阻 很大,反向电流 IR 很小(将其称为反向饱和电流,用 IS 表示 ,通常可忽略不计),二极管的状态类似于开关断开。而且反 向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基本不引起反向电流的变化。
使用注意事项!
● 正向导通时可能因电流过大而导致二极管烧坏。组成实 际电路时通常要串接一只电阻 R,以限制二极管的正向电流; ● 反向电压超过某个极限值时,将使反向电流IR突然猛增 ,致使二极管被击穿(通常将该反向电压极限值称为反向击穿 电压VBR),一般不允许反向电压超过此值。 11
根据设计方法和功能定义通常可分为如下3类:
1. 非定制电路(又称为标准集成电路)
2. 全定制电路(又称为专用集成电路) 3. 半定制电路
7
3.2 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数字电路中的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和MOS管等器件一般是 以开关方式运用的,工作状态相当于相当于开关的“接通”与 “断开”。 数字系统中的半导体器件运用在开关频率十分高的电路中
21
当输入电压vi由-V1 跳变到+V2时,三极管从截止到开始导通所需要的时 间称为延迟时间td。 经过延迟时间td后,iC不断增大。iC上升到最大值的90%所需要的时间称 为上升时间tr 当输入电压vi由+V2跳变到-V1时,集电极电流从ICS到下降至0.9ICS所需要 的时间称为存储时间ts。 集电极电流由0.9ICS降至0.1ICS所需的时间称为下降时间tf 。
一. 非门
非门又称“反相器”。晶体三极管反相器的电路图和逻 辑符号如图 (a)和图(b)所示0
A 0 1
F 1 0
25
二.
与门
一个由二极管构成的2输入与门电路如下图所示。
A/V B/ V 0 0 0 +5 +5 0 +5 +5 F/V 0 0 0 +5
A
B
F 0 0 0 1
,研究其开关特性时,不仅要研究它们在导通与截止两种状态 下的静止特性,而且还要分析它们在导通和截止状态之间的转 变过程,即动态特性。
8
3.2.1 晶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常见外形图
一.静态特性
静态特性是指二极管在导通和截止两种稳定状态下的特性。典型二极 管的静态特性曲线为:
9
1. 正向特性 : 门槛电压 ( VTH ):使二极管开始导通的正向电压,一般锗管约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把实现各种逻辑功能的元 器件及其连线都集中制造在同一块半导体材料小片上,并封 装在一个壳体中,通过引线与外界联系,即构成所谓的集成 电路块,通常又称为集成电路芯片。
集成门电路和触发器等逻辑器件是实现数字系统功能的
物质基础。
采用集成电路进行数字系统设计的优点: 可靠性高、可维性好、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大 大简化设计和调试过程。 2
22
1.开通时间( ton ) 开通时间:三极管从截止状态到饱和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开通时间ton = 延迟时间td +上升时间tr
2. 关闭时间 ( toff )
关闭时间 :三极管从饱和状态到截止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关闭时间toff =存储时间ts +下降时间tf 开通时间ton和关闭时间toff是影响电路工作速度的主要 因素。 23
3.3 逻 辑 门 电 路
实现基本逻辑运算和常用复合逻辑运算的逻辑器件统称 为逻辑门电路,它们是组成数字系统的基本单元电路。
以TTL集成逻辑门和CMOS集成逻辑为例进行介绍。 要求:重点掌握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和外部特性,以 及器件的使用方法。对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只要求作一般 了解。
24
3.3.1 简单逻辑门电路
2. 开通时间
开通时间:二极管从反向截止到正向导通的时间称为开 通时间。 由于 PN 结在正向电压作用下空间电荷区迅速变窄,正 向电阻很小,因而它在导通过程中及导通以后,正向压降都 很小,故电路中的正向电流IF ≈VF/R。而且加入输入电压VF 后,回路电流几乎是立即达到IF的最大值。 即:二极管的开通时间很短,对开关速度影响很小,相 对反向恢复时间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6
4
双极型集成电路分为: 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TTL(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 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Emitter Coupled Logic) 集成注入逻辑电路I2L(Integrated Injection Logic) ┊ TTL电路的“性能价格比”较佳,应用最广泛。 MOS集成电路分为: PMOS( P-channel Metel Oxide Semiconductor) NMOS(N-channel Mete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Complement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 CMOS 电路应用较普遍,因为它不但适用于通用逻电 路的设计,而且综合性能好 。 5
1. 反向恢复时间
反向恢复时间:二极管从正向导通到反向截止所需要的 时间称为反向恢复时间。
当作用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由正向导通电压VF 转为反向
截止电压 VR 时,在理想情况下二极管应该立即由导通转为截 止,电路中只存在极小的反向电流。
实际情况如何呢? 13
实际过程如图所示:
ts — 称为存储时间; tt — 称为渡越时间; tre= ts+tt —称为反
0 0 0 1 1 0 1 1
26
三.
或门
一个由二极管构成的2输入或门电路如下图所示。
A/V B/ V 0 0 0 +5 +5 0 +5 +5 F/V 0 +5 +5 +5
A
B
F 0 1 1 1
0 0 0 1 1 0 1 1
27
3.3.2 TTL 集成逻辑门电路
TTL(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电路是晶体管- 晶体 管逻辑电路的简称。60年代问世,经过对电路结构和工艺
3.2.2
晶体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各种不同三极管的实物图
17
一.静态特性 晶体三极管由集电结和发射结两个 PN 结构成。三极管 有截止、放大、饱和3种工作状态。 一个用 NPN 型共发射极晶体三极管组成的简单电路及 其输出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18
电路工作特点:
1. 截止状态 vI≤0,两个PN结均为反偏,iB≈0,iC ≈0,vCE ≈VCC。三极管呈 现高阻抗,类似于开关断开。 2. 放大状态 vI> VTH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iC =βiB 。 3. 饱和状态 vB > VTH,并达到一定值 ,两个PN结均为正偏,iB ≥IBS(基极 临界饱和电流) ≈VCC/βRc ,此时iC = ICS(集电极饱和电流)≈VCC/Rc。三 极管呈现低阻抗,类似于开关接通。 19
※ 当有输入端接低电平(0.3V)时:输入端为低的发射结 导通,使T1的基极电位vb1=0.3V+0.7V=1V。该电压作用于T1的 集电结和T2、T4的发射结上,不可能使T2和T4导通,即T2、T4均 截止。
该电路可按 图中虚线划分为三部分:
输入级—— 由多发射极晶体管T1和电阻R1组成; 中间级—— 由晶体管T2和电阻R2、R3组成; 输出级—— 由晶体管T3、T4、D4和电阻R4、R5组成。 29
(2) 工作原理
※ 输入端全部接高电平(3.6V):电源Vcc通过R1和T1的集电 结向T2提供足够的基极电流,使T2饱和导通。T2的发射极电流在 R3 上产生的压降又使 T4 饱和导通,输出为低电平(≈0.3V)。 此时,T1的基极电压 vb1=vbc1+vbe2+vbe4≈ 2.1V;T2的集电 极电压vc2 = vces2+vbe4≈0.3V+0.7V≈1V,该值不足以使T3和D4导 通,故D4截止。 实现了“输入全高 ,输出为低”的逻辑关系。 30
的不断改进,性能得到不断改善,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各 种逻辑电路和数字系统中。 TTL电路的功耗大、线路较复杂,使其集成度受到一 定的限制,故广泛应用于中小规模逻辑电路中。 下面,对几种常见TTL门电路进行介绍,重点讨论TTL与 非门。
28
一. 典型TTL与非门
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 电路结构 典型TTL与非门电路 图及相应逻辑符号如右 图所示。
二.根据集成电路规模的大小进行分类
根据一片集成电路芯片上包含的逻辑门个数或元件个数 ,分为 SSI 、MSI 、LSI 、VLSI。 1. SSI (Small Scale Integration : 逻辑门数小于10 门(或 元件数小于100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