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20版中考语文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2019·长春模拟) 默写。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论语·学而》)(2) 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中,点明春游七点和途径,着力描绘湖面春水出涨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阅读 (共1题;共3分)2. (3分) (2017八下·兴化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恨别①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②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释】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诗。
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③760年,校检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
(1)联系诗中“四千里”“五六年”,品味“兵戈阻绝老江边”中的“老”字的表达效果。
(2)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作简析。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3. (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季札赠剑季札①将使于晋②,持宝剑而行,过徐君③。
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季子为有晋之使,未之献也,然其心许之矣。
反,徐君已死矣,悔之,于是解剑致嗣君④。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
”季子乃至墓,以剑县(xuán)徐君墓树而去。
[注释]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吴国在今江苏苏州市一带。
②晋:晋国;晋国在今山西、河南一带。
③徐君:徐国国君。
④嗣君:继位的国君。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
①季札将使于晋②过徐君③反,徐君已死矣④ 以剑县徐君墓树而去(2)翻译下面的句子。
季子为有晋之使,未之献也。
(3)从短文看,季札是一个怎样的人?四、课外阅读 (共1题;共4分)4. (4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鸣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 ,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
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汨没之中,披剔尽致④ ,实天幸也。
(王士祯《焦山题名记》)【注】①米家父子:米带父子。
②(miǎo):树梢。
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
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春和景明________②心旷神怡________③悉成明霞________④得踏危石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 于潮汐泪没之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B . 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C . 不以物喜以刀劈狼首(《狼》)D . 悠然有遗世之想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4)根据【乙】文内容填空。
游焦山四件快事:________——晚望月孝然祠外——________——晓起观海门日出(5)【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5. (15分) (2018七下·新吴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老王(节选)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第一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我”为什么感到“愧怍”?6.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钢管滑梯上的天使张揆辅①从我家到最近的银行,要经过一个垃圾堆,那里是路人掩鼻而躲的污秽地,却是拾荒者的天堂。
在一个周末的早晨,我在那里看到一位天使。
②她大约五岁的模样,眉清目秀,纵是满身尘土也掩不住她眼中的灵气。
然而不幸的是,这小女孩并不是在那儿点化垃圾,而是跟着父亲拾荒。
看着她在垃圾堆上欢快地走动,我的心猛地沉了一下,多乖巧的女孩,却陷入贫困生活里,若给她换一对父母,穿上名牌童装,她必定会变成人间幸福的小天使。
③为什么我要路过此地,因为我要去取钱,儿子嚷着学钢琴,当然得满足他,这是一个极高雅的爱好,虽然花费不菲。
我从银行回来的时候,小女孩依然在,她的父亲正坐在破纸板上休息,一脸爱意地看着他的宝贝女儿。
那眼神足以让我心醉。
④回家后,太太带着儿子奔辅导班去了,我站在阳台上抽烟,在烟雾缭绕中体味一些自己不能改变的痛苦。
突然,我看见楼下走来一对父女,钻进不远处的棚子里去了,那对拾荒的父女居然就住在附近,他们什么时候住在这里的?我无法知晓,在平日里,谁会注意他们呢,包括我自己。
⑤我继续在阳台上观望。
不一会儿,棚子里走出一个青衣女人,在外摆好了小凳,喊着什么,那对父女就跟着出来了。
(A)他俩在女人的监督下,浇着盆里的水洗手,然后就聚拢一圈啃馒头。
旁边的空地上,堆着小山似的纸板和杂物,那是他们的财富。
⑥吃过饭后,女人开始整理刚拾来的东西,男人从棚顶抽出两根钢管,斜靠在墙上,然后很认真地调整。
“他在干什么?”这问题刚刚在我心头产生,随即就有了答案。
只见女孩欢快地跑过来,由父亲高高举起,顺着钢管滑梯尖叫而下,滑了一轮又一轮。
⑦很奇怪,我居然有了被感动了,默默地,噙着眼泪看他们嬉戏。
我原以为,贫困的生活会让他们愁眉不展,哀叹连天,可是,我看见的却是淳朴的欢乐,看见一个孩子正在享受她的童年,与其他孩子无异。
⑧(B)正收拾垃圾的女人被嬉戏声吸引,扭过头看,继而定定地站着笑。
她是母亲,抱孩子的是父亲,也在笑,而在钢管滑梯上的,正是他们的天使,即使没有名牌童装,她依然是天使。
(1)选文描写了小女孩一家生活的多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三幅画面。
(2)从下列①、②中任选一题回答。
①、A句中的“监督”与“一圈”分别包含了什么情感?②、B句中的“吸引”与“定定地”分别包含了女人什么情感?(3)选文题目中有“天使”,文中又多次写到“天使”,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天使”的理解。
(4)文中的小女孩一家生活虽然贫穷,但它们坦然面对,快乐地活着,从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7. (9分)(2019·大同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1:目前,相当多的中小学,甚至于大学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挫折在生活中是无法避免的。
苏格拉底说,患难和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
困难挫折使懦弱的人变得勇敢,使懒散的人变得坚强。
困难,形成了压力,也激发出无尽的潜能。
项羽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平静的湖面造就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就不了时代的伟人。
材料2:国家对希望工程的资金投入,父母千方百计地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下一代更好地成长。
梁思成能成长为一代建筑大师离不开其父梁启超的谆谆告诫,傅聪能成长为伟大的音乐家离不开其父傅雷的悉心教导。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生活中良好的物质基础、精神鼓励和心理协助,会让我们有更丰裕的时间和精力来吸取知识经验,加快成长。
(1)两则材料分别表述了怎样的观点?(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选择支持或反对其中一个观点,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2013·柳州)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人生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走近梦想的台阶。
心有多远,梦想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只要心在更远处,我们成长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请以“心在更远处”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请以“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等等)。
写作要求:①如果选择第二个文题,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章一、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③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④全文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⑥行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城区”,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
参考答案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1-2、1-3、1-4、二、诗歌阅读 (共1题;共3分)2-1、2-2、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3-1、3-2、3-3、四、课外阅读 (共1题;共4分)4-1、4-2、4-3、4-4、4-5、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5-1、5-2、6-1、6-2、6-3、6-4、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7-1、7-2、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