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纪念碑——巴特农神庙_课件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纪念碑——巴特农神庙_课件
2、爱奥尼柱式
特点:有柱础,是由多层的 凹圆盘和凸缘槽组成,使用 多种复合的曲面线脚,而且 线脚上都串有薄浮雕式;它 的柱头有着精巧柔和的涡卷 和下垂的外廊,为了强调极 富弹性感的线条美,柱身也 比较多里克式纤细许多,自 上而下的细密直线,把爱奥 尼柱式的柱身衬托得更加开 朗、轻灵。
2、科林斯柱式
The end
希腊的建筑艺术,同希腊的文化 历史一样也经历了“荷马时期”、 “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 腊化时期”4个阶段。这4个阶段在不 同程度上决定着欧洲的建筑艺术和文 化。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希腊和 罗马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近代的 欧洲。”因此,古希腊建筑被誉为西 方建筑的鼻祖。
希腊
队在帕加马大祭坛遗址花 费了8 年时间,挖掘出这座
完整的神庙,经复原后藏
于德国柏林帕加马博物馆 内,以供世人观赏。
总 结古希腊建筑通过它自身的尺度感,体量感,
材料的质感,造型色彩以及建筑自身所载的绘 画及雕刻艺术给人以巨大强烈的震撼,它强大 的艺术生命力令它经久不衰。它的梁柱结构, 它的建筑构件特定的组合方式及艺术修饰手法, 深深地久远地影响欧洲建筑达两千年之久。因 此我们可以说,古希腊的建筑是西欧建筑的开 拓者。
雅典卫城
帕 提 农 神 庙
古希腊建筑三大柱式
1、多里克柱式
特点 :没有柱础,开间较小, 雄伟的柱身从台基面上拔地而起。 它的基座实际是三层朴素的台阶, 柱子收分和卷杀都比较明显,它 的檐部共分上下三层,直接置于 柱头上的是额枋,顶端向前挑出 的是它的檐口,两者之间是檐壁 部分,在檐壁间隔里常做浮雕装 饰,具有极强的体积感。
古罗马的历史学家普 鲁塔克写到卫城建设时 说:“大厦巍然耸立, 宏伟卓越,轮廓秀丽, 无与伦比,因为匠师各 尽其能,彼此竞赛,不 甘落后。”
——《伯里克里传》
帕提农神庙
在希腊首都雅典卫城坐 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 的山岗上,耸峙着一座巍 峨的长方形建筑物,神庙 矗立在卫城的最高点,这 就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著 名的帕提农神庙。这座神 庙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 变,如今庙顶已坍塌,雕 像荡然无存,浮雕剥蚀严 重,但从巍然屹立的柱廊 中,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 的丰姿。巴特农神庙是雅 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
特点:它的柱头造型特点宛 如一颗旺盛的、茁壮完整的 植物忍冬草,它实际上是爱 奥尼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 各个部位都很相似,比例比 爱奥尼克柱更为纤细,其风 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 为豪华富丽,装饰性很强, 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 泛。
三种柱式对比
雅典卫城
雅典城邦在古典盛期领土面积约1600平方千米,有25万人口。作 为全希腊的盟主,雅典在战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建筑类型丰富许 多,造起了元老院、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画廊、旅馆、商场、作 坊、体育场等等公共建筑物。建设的重点是卫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1、赞美雅典,纪念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炫耀它的霸主地位;2、 把卫城建成全希腊最重要的圣地,宗教和文化中心;3、给各行业的 自由民工匠以就业的机会;4、感谢守护神雅典娜保佑雅典在艰苦卓 绝的反波斯入侵战争中赢得了辉煌的胜利。
风时期古希腊的宗教定型了, 英雄守护神崇拜从泛神崇拜中 凸显出来,产生了一些有全希 腊意义的圣地。古典时期是希
腊文化的极盛时期,这时候, 圣地建筑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 建造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 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建 造了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 表——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神 庙。柱式也在这些建筑中成就 了最完美的代表作品。古希腊 文化在欧洲光辉的地位就是这 时期奠定的。
伊 瑞 克 提 翁 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是培里克里斯制订的重建卫城山计划中最后完成的重要建筑。 神庙因其形体复杂和精致完美而著名。它的东立面由6根爱奥尼亚柱构成入口柱廊, 西部地基低,西立面在4.8米高的墙上设置柱廊。西部的入口柱廊虚实相映。南立 面的西端,突出一个小型柱廊,用女性雕像作为承重柱,是这座神庙最引人注目的 地方,在古典建筑中也是罕见的。雕像正面朝南,在白色大理石墙面的衬托下,格 外清晰悦目。神庙中的雅典娜女神雕像是所有雅典娜雕像的蓝本。神庙名称的由来 说法不一,一说为纪念传说中的雅典王厄瑞克西阿斯,一说是纪念希腊英雄厄瑞克 苏尼阿斯。神庙屡遭兵毁,已远失原貌,庙内文物也散失殆尽。
伊瑞克提翁同帕提农在各方面都鲜
明的对比着。它用爱奥尼柱式同帕提农 的多里克柱式在风格上对比;它用不对 称的、复合的形体同帕提农对称的、单 纯的长方体对比;它的活泼轻巧对比着 帕提农的凝重端庄;它的装饰虽然繁富, 但本色淡雅,正好对比出帕提农的金碧 辉煌;它以朝南的白大理石对比帕提农 朝北的柱廊。
城邦瓦解之后守护神的庙宇失去了政治意义。随着经济的发
帕提农神庙呈长方形,庙内有前殿、正殿和后殿。神庙基座占地面积达2.3万平方英尺,有 半个足球场那么大,46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柱撑起了神庙。帕提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 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从外貌看,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细部加工也精细无比。它在继承传 统的基础上又作了许多创新,事无巨细皆精益求精,由此成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它 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东 西两立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也就是说,其立面 高与宽的比例为19比31,接近希腊人喜爱 的“黄金分割比”,难怪它让人觉得优美无比。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纪念碑 ——巴特农神庙
古希腊建筑
——西方建筑的鼻祖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 建筑同样也是欧洲文化的开拓者之一。 希腊民族文化与艺术的发展,影响了 希腊的建筑风格,创造了史无前例、 绚丽多彩的建筑艺术,希腊的建筑艺 术充满了对美、对自由的伟大信念, 建筑艺术的深刻性、和谐的完整性为 后世震惊。
帕迦玛的宙斯祭坛 展,市场代替庙宇成了城市的中心,因而庙宇产生了两个后果: 其一是,由于观赏角度比较固定,围廊式庙宇少了,往往只在前 面设柱廊和台阶;其二是,庙宇同市场的敞廊发生了联系,为新 形制的产生作了准备。 祭坛也在这时发展为独立的建筑物。小亚细亚的帕迦玛卫城 上的宙斯祭坛(公元前197~159年)是当时最大、最华丽的。它 形制全新,完全没有内部空间,造在70mx77m的台基上。基座 高5.34m,宽36.6m。深34.2m,正面中央嵌着20m宽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