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PPT1共49页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PPT1共49页
以六种不同的发音和口型,牵动不同的脏腑经 络,使气血畅通,祛病强身。这就是被后人称之为
“六字诀”的著名养生法。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
大气、勇气、浩然正气,气贯长虹---武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弘一法师说:人活着为了呼吸,呼者为出一口 气,吸者为争一口气。
气功锻炼主要通过调心、调息、调身, 来达到防病治病、增强体质的目的。
什 么 是 “气” ?
什 么 是 “气” ?
由于“气”在人体内分布的部位及作用不、经络之气等。
就其生成和作用而言,主要有元气(真气)、宗 气、营气和卫气四种。
“元气”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受之于父母,随 生命而来,存于下焦。它是机体生化的原动力, 能激发和推动腑脏,促使其发挥功能。
吐纳养生
吐 纳 养 生
用呼吸、吐纳来健身养生以求长寿的方法,是一种 最简便而又效果很好的养生法。
古人认为,气是生命的根本,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 相通,经常吐出体内浊气,吸纳天地之清气,可以 长寿延年。
《庄子》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 为寿而已” 。
行 气 养 生 通过行气来达到长寿的养生方法。 晋代葛洪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
《道德经》第五十章中,老子讲了一 段关于摄生的事: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 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 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 其无死地。”
1.1 传 统 养 生 的 内 容
《道德经》第五十章中,老子讲了一段 关于摄生的事: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 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 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 地。”
因此,元气充盈,则腑脏机能旺盛,身体健康 无病。反之,身体就会衰弱。
“宗气”是由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从自然 界吸入的空气相结合的产物。宗气形成于肺, 聚于胸中,具有帮助肺脏进行呼吸和贯穿心脉 进行营血的作用。人体的肺活量大小及声音的 强弱,气血的运动,肢体的活动能力等都与宗 气的盛衰有关。
“营气”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气之一,运行 于脉中,是宗气灌入血脉的营养之气。营气进 入脉道,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具有生化血液 和营养全身的作用。
“凡行气以鼻吸,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 息。吸气有一,吐气有六。谓“吹、呼、唏、嘘、 呵、四”,皆出气也。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 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四以解极。”
孙思邈《四季却病歌》“春嘘明目木扶肝, 夏至呵心火自闭,秋四定收金润肺,肾吹惟要坎 中安,嘻理三焦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勿 出声闻耳内,功效犹胜保神丹”。
导引养生
“导引”是我国古代养生家很重视的一种 养生方法。主要是通过意念、呼吸和动作, 来伸展肢体,宣导气血的运行,以达到健 体养生的目的。
“导引”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刻意 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 之所好也。”
《道枢、阴符篇》说:“吐纳以练藏(脏), 导引以开百关。”
重人贵生思想是我国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道曰:一切万物,人最为贵。(《无上秘要》) 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
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 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养生,古代称“道生”、“摄生”、 “养性”等,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 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各种方法来 保护生命,防治疾病,增进健康,使人 的身心得到全面的调理和锻炼,从而达 到气血通畅、阴阳调和、形神兼修、内 壮外强、延年益寿的目的。
•珍 惜 生 命 •制 定 生 命 战 略 •养 生 护 生
1. 传 统 养 生 概 述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 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 的文化遗产。“传统养生”就是这些宝贵文 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传统养生”是以我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 础,以强健体魄、调养身心为目的保养生命 的思想、手段和方法。
“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所化生,是机体阳气的 一部分,固有“卫阳”之称。它能运动于脉外, 敷布全身,其功能在内散于胸腹,能温养腑脏, 在外温阳肌肉,润泽皮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 因而,卫气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受到七情(喜、怒、忧思、悲、 恐、惊)的内伤和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的外侵等,损耗机体气血,使气血不能充盈心脉, 造成气机不畅,真气运行受阻,腑脏得不到足够 的气血濡养,就会产生阴阳失调,正气亏虚,机 能减退,抵抗能力下降,病邪便乘虚而入。
1.1.1 气 功 养 生
中国传统气功养生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经过历代诸家的潜心研究、实践、总结而 不断提高,使其理论和内容、方法不断丰 富和完善,成为一门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 养生科学。
气功是通过人的意识的作用,对生命过 程进行自我调节,是一种独特的锻炼精、 气、神的自我身心修炼的方法。简言之, 气功就是自我调动人体的潜能,寻求健 康长寿,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一种科 学的自我修炼的方法。
于万物,无不赖气以生存也。善行气者,内以养 生,外以却恶病,养生之尽理者,行气不懈 ---可以不病。” 南北朝陶弘景说:“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 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 “凡行气以养内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
出土的战国文物十二面体玉器(玉佩) 刻有一段关于行气的铭文:“行气,深 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 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 天机舂在上,地机舂在下。顺则生,逆 则死”。
著名养生家李颐说:“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华佗曾经对学生吴普说:“是以古之仙者,为 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彻关节, 以求难老”。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有《导引图》,绘 有44幅形态各异的导引动作,各图都有名称, 并注明治什么病。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说:夫导引---或伸 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徐步、或吟、 或息,皆导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