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薪酬体系设计
奖金分配办法:奖金基数百分制法
A. 编制分的计算:标准分为100。 编制分 = 理论定编人数/实际人数×100 B. 工作量加减分:对各部门的工作量按照实际情况进行 加减调整,确定工作量实际得分。 C. 将编制分、工作量实际得分相加,即为该部门基本分。 D.计算部门人均奖金数额 部门人均奖金额 = 编制分+工作量分/100×全公司人均奖 金基数 注意:本办法可以排除各部门经济收入因素,但是,理论 定编是否合理,现有人员超编以及分流问题如何解决,对 各部门工作量的增减调整是否合理,最后还要进一步确定 部门内部人员的具体奖金分配数额。
奖金分配办法:劳动价值法
计算方法: 个人劳动分值 = 岗位系数×质量系数×工作量(1) 部门总分值 = S(n1+n2+……+ni) (2) 个人奖金数 = 奖金总数/总分值×个人分值 (3) 公式(2)中n为每个人的分值。 注意:岗位系数的确定是否合理准确,质量系数 和工作量的考评是否真实有效,影响到个人的奖 金所得
B.绩效考核体系的比较
绩效考核体系比较.doc 绩效考核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各种绩效考核体系构成一个互补的结构 360度考核注重考核主体多元化 KPI考核注重考核的针对性和关键性 目标考核注重动态管理 平衡计分卡注重考核的全面性和战略性 EVA考核适用于考核经营者创造的公司价值
奖金分配办法:利润比例提成法
运用各类奖金所占公司收入的比例系数进行分配的办法。 奖金的组成: A. 任务奖:根据每个计奖单位从本单位每月创利的一定 比例中提取奖金, 计算公式:(收入—支出)×单位提成比例 B. 劳务奖:部门超额完成正常任务或业余时间工作所获 得的报酬从专项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成进行分配。 C. 质量奖:部门工作质量达标所发放的奖金,公式为: 部门质量奖=总金额/总得分×部门质量总分 D.超产奖:年终超产部分所提取的奖金。按单位超产奖 的记分核算分配,当年收益指标,利润率质变,质量指标 为常数。
绩效加薪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薪
绩效水平 优异 一分位 8%—9% 6-9个月 胜任 6%—7% 8-10个月 4%—5% 9-12个月 不满意 0%—2% 12-15个月
酬
水
平
三分位 4%—5% 10-12个月 3%-4% 12-15个月 2%-3% 15-18个月 0 0 四分位 3%—4% 12-15个月 2%-3% 15-18个月 0
具体绩效标准的实现 具体的短期绩效目标 目标绩效的实现 单 位 经 济及其 他 目 标的 实现 根 据 公 司每年 财 务 成果 确定 根 据 公 司长期 股 票 增值 确定
C.短期绩效奖励计划
短期绩效奖励计划主要有绩效加薪,一次 性奖金和月度/季度浮动薪酬。(注意三者 的区别) 绩效加薪,将基本薪酬的增加与员工的绩 效评价相联系。绩效加薪计划的要素是加 薪的幅度、加薪的时间及加薪的实施方式。 (除非企业效益持续上升,员工工作态度和 技能稳定高效,否则,绩效加薪的刚性增 长将不尽合理。)
一次性奖金 可以有效解决薪酬水平封顶的员工 的薪酬管理问题,有效控制企业固定薪酬成本的增加。 普通的绩效加薪与一次性奖金在长期中的成本比较
绩效加薪 基本薪酬(年薪) 第1年支付5% 新基本薪酬 总额外成本 第2年支付5% 新基本薪酬 总额外成本 5年之后…… 50000 2500 52500 2500 2625=5%×52500 55125 5125 一次性奖金 50000 2500 50000 2500 2500=5%×50000 50000 5000
奖金分配办法:劳动价值法
将不同性质的工作量统一化为劳动分值,再结合 质量考评来计算奖金的办法。 考评系数: A. 岗位系数:反映某种具体工作岗位的难度值, 难度越大,系数越高。通过岗位系数处理过的工 作量,可以增加工作效率的横向可比性。 B. 工作数量:指某个工作人员的完成的数量。 C. 质量指数:反映个人工作质量的水平。质量 高、指数大,放大工作量;质量低、指数小,缩 小工作量,对工作量是一个校正值。
A.绩效薪酬体系的实施要点
必须与其他薪酬体系相结合(如不设底薪, 增加员工压力) 必须使员工的绩效目标与组织目标战略相 结合 必须首先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与奖励之间关系联系密切,公平合理 绩效奖励计划要与有效沟通相结合 绩效奖励计划应当保持动态性
B.绩效考核体系概述
奖金分配办法:岗位效益工资法
岗位工资的三个等级 一等:对公司贡献大并且风险大的部门 二等:对公司贡献较大并且风险较大的部门 三等:对公司贡献小且风险小的部门 计算方法: 数量指标占总指标的40%,经济指标占60%。 岗位效益工资 = 数量指标×数量指标完成百分比+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完成百分比 注意:员工工资等级的确定,部门贡献水平和风 险的确定,以及对考评数量指标和经济指标的确 定,影响到员工的最后奖金(效益工资)。
二分位 6%—7% 9-12个月 4%-5% 10-12个月 3%-4% 12-15个月 0
奖金分配办法:定量评分法
将考核标准量化分解,考核分值代入公式进行加权计算, 以数据为依据进行奖金分配的办法。 考核标准: A. 思想品德因素: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服务态度,遵 章守纪,团结协作等 B. 智力结构因素:知识更新能力,掌握和应用专业基础 知识的能力 C. 资历结构因素:处理本岗位专业技术的熟练程度,实 际从事本专业技术年限 D.能力结构因素: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E. 工作实绩因素:工作完成的数量,质量,取得成绩和 获奖情况
奖金分配办法:劳动价值法
岗位系数的确定:比较不同岗位的工作量,不能 单独计算完成工作量总和,而应从工作岗位的难 易程度和完成任务的两个方面来衡量。 质量指数的计算:首先确定质量标准,结合本部 门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把部门质量标准为恒 量,个人质量达标情况视为变量,质量指数计算 公式: 质量指数 = 实际工作量/标准工作量±浮动系数 质量指数评估的含义:当指数为1时,表示工作 符合质量标准,不奖不罚;大于1时,说明工作质 量高,给予奖励;小于1时,起惩罚作用;指数等 于0时,则全部否定。
奖金分配办法:照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个人业务能力、职务的不同,责 任的大小,完成工作量的多少 以及对单位的贡献大小来确定岗位效益工资的办法。 员工工资等级划分 A级:能带领本部门人员起到组织领导作用 B级:能协助部门领导并指导其他业务人员工作,起承上 启下的作用 C级:胜任并独立完成本职工作的人员 D级:基本能完成本职工作和安排在照顾工作岗位的人员 E级:在其他人指导下熟悉本职工作的人员
目标管理(MBO) 360度考核 KPI考核 平衡计分卡 EVA(经济附加值)考核 平衡计分卡1.ppt 远卓-KPI.ppt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ppt
EVA:对经营者的考核
EVA即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是公司业绩度量指标,与大多数其他度量 指标不同之处在于:EVA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 资金成本,用公式表示即: EVA=销售额-经营成本-资金成本 亦即: • 经济增加值= • 税后利润-资金成本系数(使用的全部资金) 将EVA价值与薪酬挂钩,就构成了EVA管理模式。 • 而传统的资金利润率公式没有扣除资金成本(相当于 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是不准确的。 • EVA激励:让管理者像股东一样思考 —— 中国人力资 源开发网.doc
第5年支付
新基本薪酬
3039
63814
2500
50000
某公司奖金分配中的职能等级、考绩系数
考绩 职级
1
1.2
2
1.9
3
2.8
4
3.7
5
4.8
S
A
B
1.1
1.0
1.7
1.5
2.5
2.2
3.3
2.9
4.3
3.8
C
D
0.9
0.8
1.3
1.1
1.9
1.6
2.5
2.1
3.3
2.8
某公司奖金分配中的考绩规定 考绩等级 考核分数 S优秀 85分以 上 A良好 70—85 分 B正常 C一般 D较差 55分以下 300
简单绩效加薪表格
大大 超出 达到 低于 超出 期望 期望 期望 期望 水平 水平 水平 水平 绩效评价等级 S A B C 大大 低于 期望 水平 D
绩效加薪幅度%
8
5
3
1
0
市场化绩效加薪是与市场化平均薪酬水平的差距比较, 超过市场薪酬水平15%左右,加薪水平可以低些, 低于市场化薪酬水平15%,加薪水平应当高些。
C.个人绩效奖励计划
实施条件: 员工工作的独立性、可控性以及与绩效的明显相关性 组织环境、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生产技术条件的相对稳 定性 注重生产效率,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培训、绩效考核 优点: 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保持员工的激励,降低监督成本, 有效控制成本,与工作实绩密切挂钩,便于理解、沟通和 操作。 缺点: 限制团队工作方式的形成,限制工效标准的调整和提高, 过度关注工作结果而忽视工作过程,员工的技能发展受到 限制。
奖金分配办法:定量评分法
计算公式: 考核得分X = ∑Xi Pi/M 式中,Xi为各项指标的得分, Pi为各项指标的 加权比重 ,M为考评打分人数,最后得出个人 的考评人数。 注意:考评因素的确定是否有效,各项指 标的权重分配是否合理,原始数据的来源 是否真实可靠,考评者是否客观公正,最 终影响到考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