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立磨说明书

K立磨说明书

安全须知在没有仔细阅读并理解本手册所述的关于操作、润滑、维护或维修的内容之前,请不要进行任何关于本产品的操作、润滑、维护或维修的作业。

在本手册中,有两种等级的警示标志:“危险”和“注意”。

危险:表示不当的操作、维护或维修可能导致的死亡或严重伤害。

注意:表示由于不当的操作、维护或者维修可能导致的轻微伤害或财产损失。

★如果忽视警示标志,即使是“注意”警示,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目录I 摘要1、结构简述2、主要技术参数II.结构部件1. 壳体部分1) 壳体2) 进风管3) 喷口环及导风环2.基础部分1) 减速机底座2) 摇臂轴承底座及连接梁3) 液压缸底座4) 电机底座3.磨盘总成4.磨辊总成1) 磨辊2) 磨辊润滑系统5.摇臂总成6.立磨主减速机7.液压张紧系统8.喷水系统9.保护仪表1)进油泵的启动条件2)立磨的启动条件3)喂料系统的启动条件4)运行过程中停磨条件5)报警III. 操作、检验和维护1. 中控操作(CCR)1-1开磨准备1-2开磨1-3停磨1-4 运行中的维护和检验2.周期检查维护3.调整3-1 磨辊高低限位的调整3-2 摇臂行程挡块位置的调整3-3 挡料环高度的调整3-4 运行操作参数的调整IV. 主要部件及耐磨部件的拆卸和装配1.磨辊的更换2.磨盘衬板的更换3.减速机的更换4.减速机的安装V.附图Fig. 1-1 总装图1/2Fig. 1-2 总装图2/2Fig. 2-1 壳体装配图01Fig. 2-2 壳体装配图02Fig. 3 底座装配图Fig. 4 磨盘装配图Fig. 5 磨辊装配图Fig. 6 摇臂装配图Fig. 7 磨辊润滑油站原理图Fig. 8 液压站原理图Fig. 9 主减速机油站原理图Fig. 10 磨辊空气密封原理图Fig. 11 喷水系统原理图Fig. 12 摇臂连接销拔出装置Fig. 13 翻转液压缸固定装置Fig. 14 磨辊检修手册Fig. 15 辊皮的吊装Fig. 16 锥环拆卸手册Fig. 17 磨盘衬板定位装置的拆卸手册Fig. 18 磨盘支撑Fig. 19 轴承端盖Fig. 20 辊皮测量装置Fig. 21 磨盘衬板测量装置Fig. 22 磨辊高度探测开关座Fig. 23 辊皮及轴承的拆卸Fig. 24 轴承组装Fig. 25 磨盘衬板定位装置Fig. 26 液压缸销拔出装置I.概述1.结构概述CK辊式磨是由作为研磨部件的磨辊部分和上部的由转子及回灰内筒组成的选粉机部分组成(详见分项介绍)物料经过配料被输送皮带经由回转下料器及下料溜子送入磨内。

物料被送入磨盘中心,由于旋转的磨盘产生的离心力,物料往磨辊的研磨区域运动,并由来自进风管的热风经过喷口环将研磨后的物料带入选粉机。

选粉机将细粉与粗粉分离,细粉由循环风机的负压带入旋风收尘器进行收集。

较粗的颗粒,由选粉机回灰筒落入磨盘重新进行研磨。

另一方面,部分物料由喷口环落入刮板仓最后排除磨外进行外循环。

排出的物料经除铁器除铁后重新进入磨内进行循环。

4个磨辊平均分布在磨盘的研磨轨道上。

每个液压缸摇臂与液压缸连接,液压油压力由缸臂传递到磨辊,磨辊对连续旋转的磨盘的压紧力致使物料实现连续研磨。

磨辊轴承由强制润滑系统进行润滑,包含一个进油泵和4个回油泵。

立磨的驱动由电机带动,通过联轴器传递到减速机,从而带动磨盘。

2. 主要技术参数数量:1型号:川崎CK450辊磨研磨系统:同时研磨烘干喂料系统:下料溜子位置:室外磨盘直径:4500mm(有效直径)磨盘转速:旋向:俯视顺时针磨辊尺寸:2,200mm(直径)×770mm(宽度)磨辊数量:4研磨能力:450 t/h成品细度:15%(80μm筛余)成品水分:小于%辅机:磨辊润滑油站:1套升辊液压系统:1套(能力:max160吨)主减速机(买方提供):1套(3,800 kW ;990/ rpm)电机(买方提供):1台(3,800 kW, 1,000 rpm, WIM)II. 结构部件辊磨的结构大致由壳体、基础部分、磨盘、磨辊、辊臂和液压缸臂、减速机、液压系统以及选粉机组成。

1. 壳体部分1)壳体钢结构壳体分成四部分,每部分之间由螺栓连接,然后与摇臂轴承底座及连接梁通过法兰及PTFE垫片连接,PTFE垫片用来吸收热膨胀带来的影响,最后与选粉机壳体焊接。

磨辊部分的保护罩与壳体用螺栓连接,当松开螺栓拆除保护罩后,可将磨辊从磨内翻出。

辊臂的穿入部位安装有EPDM的软连接保护罩,能随辊臂的运动而自由伸缩。

壳体衬板由表面堆焊衬板和花纹钢板组成,然后焊接到壳体上。

2)进风管钢制进风管通过螺栓与摇臂轴承底座及连接梁的法兰及PTFE垫片连接。

进风管由2个热风进口和1个下料口组成,密封垫片与磨盘的旋转面通过螺栓连接起来。

为了有效的防磨,进风管侧壁以及底面均铺设表面堆焊衬板,并且落料口的地方焊接有扁钢,能在下料口形成料层达到防磨的目的。

3)喷口环和导风环喷口环材质为钢板,重要部位进行了表面堆焊,由16等分分别与壳体进行螺栓连接及焊接。

导风环等分成8等分,与喷口环用螺栓连接,易磨损部位进行了表面堆焊。

2、基础部分支撑摇臂总成和立磨壳体的摇臂轴承底座与预埋底座进行整体灌浆,并与连接梁通过法兰及PTFE垫片连接。

1)减速机基础减速机基础为焊接底板,通过地脚螺栓与预埋框架连接在一起并进行二次灌浆。

2) 摇臂轴承底座和连接梁摇臂轴承底座为铸钢件,连接梁为钢结构件。

摇臂轴承座通过螺栓与摇臂底座连接。

摇臂轴承基础的预埋挡块,作用是制约摇臂的行程,有效防止磨辊与磨盘衬板之间的直接接触。

3)液压缸基础液压缸底座为焊接件,通过地脚螺栓与与预埋框架进行连接然后进行二次灌浆。

液压缸耳部与底座通过连接销连接。

4)电机底座电机底座为焊接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找正,最后进行二次灌浆。

3、磨盘总成磨盘为铸钢件,通过定位销与连接螺栓与减速机输出法兰连接。

表面堆焊的低锰铸钢耐磨衬板,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磨盘上。

磨盘衬板等分成20块,表面为凹形研磨轨迹。

磨盘周围是挡料环,通过挡料环的高度可以调整磨盘衬板与磨辊之间料床的厚度。

刮板通过螺栓与磨盘连接在一起,用来处理落料。

4、磨辊总成1)磨辊磨辊辊皮由表面堆焊的铸钢件组成,具有高耐磨性,与辊体通过锥环以及螺栓固定。

辊体通过圆锥滚子轴承及圆柱滚子轴承组装到辊轴上。

磨辊轴承由强制润滑系统进行润滑。

磨辊一侧装有轴承端盖,另一侧通过螺栓与轴承盖板组装。

轴承盖板与辊轴之间的滑动部分是油封及轴套,通过密封风机的密封压力能有效防止粉尘进行轴承轴承。

表面堆焊的密封保护罩能有效的对辊臂及摇臂进行防磨保护。

2)磨辊润滑油站磨辊润滑油站油箱的油由供油泵抽取并经过油冷却器以及双过滤器后对轴承进行供油。

通过调节油冷却器出口的温控阀,经过过滤器的油部将分流向旁路管道。

通过温控阀的油进入磨辊,进入磨辊轴承的流量可通过磨辊进油及回油之间的旁路节流阀进行调节。

回油泵的负压将油吸回油箱。

对于润滑管道,装有以下保护装置:用于监测每个轴承的润滑流量的流量计,每个回油测温装置分别与立磨主电机及油箱油位进行连锁。

油箱内的加热器用于寒冷季节的油温加热。

5、摇臂总成辊轴与铸钢辊臂之间通过锥套连接。

辊臂与液压缸臂之间通过液压缸臂顶端的锥销进行连接。

液压缸臂的底端部分通过连接销与液压缸的头部连接。

磨辊与液压缸臂总成通过摇臂轴及轴承座整体着力在摇臂轴承底座上。

轴承的润滑通过手动干油泵进行干油润滑。

辊臂的外端有用于连接翻转液压缸的销座,翻转液压缸活塞杆与销座连接后,通过液压站的液压可实现磨辊的翻转。

6、立磨减速机(买方提供)详见减速机设备厂家提供的说明书。

7、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由液压站、蓄能器、液压缸以及翻转液压缸组成。

液压站由油箱、液压泵、各种不同功能的阀门组成。

磨辊压紧力由液压缸生成,经过液压缸臂及辊臂传递到磨辊,从而实现物料的研磨。

由于磨盘上料层厚度的不断变化导致磨辊压紧力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由充满N2的蓄能器进行吸收,从而避免了液压泵的频繁动作。

对于充氮压力与研磨压力的关系,请参照:“液压站指导手册”(ME1VM2200A)油箱内装有油位开关(低限位),加热器及热电偶。

研磨压力可由CCR进行设定,但如果在检修或调试期间可在现场进行设定。

液压缸活塞端分别与磨辊以及磨辊连接,各自的压力可以分别设定。

翻转液压缸用来进行磨辊检修,在进行操作时,请参考“液压站指导手册(ME1VM2200A)”中控的正常操作程序如下:(1)操作对于以下提到的命令模式① 到⑦,通过选择开始/停止液压泵和开/关不同的电磁阀实现。

①升辊到顶限位或者保持在顶限位的命令此命令通过将液压张紧力通过液压缸及摇臂作用到磨辊上。

②降辊研磨命令当此命令发出后,磨辊开始缓慢下降。

缓慢下降直至磨辊接触磨盘上的物料,下降速度可以进行通过调节管道上的止回阀进行调整。

③研磨命令当系统接收到降辊命令后一定时间(当磨辊接触到麽盘物料后),研磨开始。

止回阀打开,通过进油及出油的不停切换,压紧力传递到磨辊,研磨开始。

当液压缸活塞端压力达到研磨压力设定值时,研磨命令取消。

④正常操作命令当研磨压力在设定范围内,此命令发出。

设定值±偏差值在正常操作模式下,液压张力在液压缸活塞端管道被锁定。

液压缸底部液压油平稳的进出,如信号③所述。

⑤增压命令此命令用于在操作过程中研磨压力低于设定范围而增加研磨压力。

当增压命令发出,液压站的功能与升辊命令给出后的功能模式完全一样。

当研磨压力增加到设定范围,增压命令取消,正常操作命令恢复。

⑥降压命令当研磨压力高于设定范围(设定值+偏差值),降压命令发出。

当降压命令发出后,液压缸活塞端的阀门打开,液压张力降低。

释放速度(降压速度)可以通过调节节流阀进行调整。

当研磨压力降到设定范围后,降压命令取消,进入正常操作模式。

⑦停磨后的升辊命令当此命令发出,磨辊上升到顶限位,在主电机停止10分钟后,磨辊由于自重缓慢下降。

(2) 操作步骤(i)启动主电机前启动命令①,磨辊升高到顶限位并保持在顶限位。

(ii)启动主电机使其运行。

主电机启动后,喂料系统开始喂料,喂料信号发出后,一定时间后降辊命令②发出,磨辊下降。

降辊命令②收到一定时间后(比如所有磨辊已经落在磨盘物料上)。

研磨命令③给出,张紧力由液压缸活塞端发出通过摇臂作用至磨辊,研磨开始。

当研磨压力达到设定值,研磨命令③取消,启动正常操作命令④。

对于正常操作命令④,只要液压张力在设定范围内(设定值+/-偏差值),命令有效,但当液压张力超出范围之外,比如说低于设定值,增压命令⑤发出。

另一方面,当液压张力高于设定范围,降压命令⑥发出同时正常操作命令④回复。

(iii) 主电机停机当立磨喂料系统停止导致喂料停止,升辊命令⑦在设定延时时间后发出,磨辊升起到顶限位并保持在顶限位。

在停止磨主电机一定时间后,所有磨辊会因自重缓慢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