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PPT课件
22
FAB 分 型(AML)
分型 AML-M3
AML-M4
分型标准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异常早幼粒 细胞≥30%(NEC),胞质内有大量密集甚至 融合的粗大颗粒,常有成束的棒状小体 (Auer小体)。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及周围血中有 粒系及单核细胞增生,骨髓中的原始细胞 ≥30%,单核细胞为20~80%,其余为粒细胞 ;外周血单核系细胞≥5×109/L。M4Eo为伴嗜 酸粒细胞增多的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除 M4特征外,骨髓中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5%。
13
近年来,国际上在白血病的FAB形态学分 型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免疫性及染色体的研 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组成了一个白 血病的MIC研究协作组,并分别于1985年、 1986年、1987年提出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 征(MDS)的MIC分型。
14
而后,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崛起和 发展,尤其对染色体易位形成融合基因 的检出更反映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本质, 从而提出了白血病的MICM分型方案。
5
临床表现
RBC生成减少 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 PLT生成减少
WBC细胞功能异常
胸骨压痛及肝、脾、淋巴结肿大
贫血 出血
感染
浸润
6
临床特点
临床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发热及肝脾; 淋巴结肿大;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可出现关节、 骨骼疼痛;眼部可见粒细胞肉瘤或绿色瘤;牙龈 增生、肿胀;皮肤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睾丸出 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如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 搐、昏迷。
9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
10
原始细胞:指不包括原始红细胞及小巨核细 胞。原始细胞包括Ⅰ型和Ⅱ型,Ⅰ型为典型 原始细胞,Ⅱ型胞质可出现少许细小嗜天青 颗粒。核质比例稍低,其他同Ⅰ型原始细胞。 NEC:非红系细胞计数,是指不包括浆细胞、 淋巴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巨噬细胞及所有 有核红细胞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ANC:指所有有核细胞中的比例。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原巨核细胞≥30
%,电镜PPO阳性,血小板膜蛋白Ⅰb、Ⅱb/
Ⅲa、Ⅲa或(vWF)阳性。
24
FAB分型标准明确,国内外分型基本统一,对急性 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起 到重要作用,是目前应用最多和最广的分型及诊断 方法,也是今后诊断白血病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之 一。但形态学诊断存在主观性,加上白血病细胞的 异质性和多态性,判断符合率低(64%~77%)。 细胞化学染色补充了单凭形态学对细胞辨认的不足, 对ALL和AML的鉴别、尤其对AML亚型之间的鉴 别诊断较形态学更为可靠。
23
FAB 分 型(AML)
分型 AML-M5 AML-M6 AML-M7
分型标准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据成熟程度分: M5a 原始单核细胞型,骨髓原单核细胞≥80 %(NEC)。 M5b 单核细胞型,骨髓原单核细胞<80% (NEC),其余为幼稚及成熟单等。
急性红白血病,骨髓有核红细胞≥50%,骨 髓原始细胞≥30%(NEC)或周围血原始细胞 ≥30%。
7
血象特点
大多数患者的白细胞数增多,甚至可高达 100×109/L,亦可出现较多的原始及幼稚 细胞,此称为“白血性白血病”;部分患 者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未发现幼稚细胞 可称为“非白血性白血病”。红细胞和血 小板进行性减少,幼红细胞可见。
8
骨髓象特点
白血性原始细胞增生,多伴有恶性肿瘤细胞形态学 特征,细胞大小相差较大,胞质量少,胞核大,形 态不规则,常有扭曲、折叠、切迹、分叶或双核等。 核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数目多,核质发育不平 衡,胞核发育往往落后于胞质。胞质内易见空泡, 出现Auer小体有助于AML的诊断。核分裂象多见。 篮细胞等退行性变多见。
11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
由于白血病细胞起源、分化和生物学行 为不同,构成了白血病的异质性,因 此急性白血病的全面、正确分型是准 确、及时治疗的前提。
12
FAB分型法依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将 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两大类型。ALL根据细胞大小及形态 又分为L1~L3三种亚型、AML按细胞 类型不同又分为M0~M7八个亚型。
17
FAB分型(ALL)
分型
分型标准
以小细胞为主(直径≤12μm),大小较一致,核 ALL-L1 染质较粗,核仁小不清。
以大细胞为主(直径>12μm),大小不一,核染 ALL-L2 质较疏松,核仁较大,1至多个。
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一致,核染质细点状均匀,核 ALL-L3 仁1个或多个且明显。胞质嗜碱,深蓝色,有较多
3
白血病的概述
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 病,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其 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 碍,并伴有凋亡减少。
4
发病情况
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为2.67/10万人,急性 白血病多于慢性白血病,在全国各年龄恶 性肿瘤死亡率中白血病占第6位(男性)和 第8位(女性),在儿童和35岁以下的人群 中占第1位。白血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许多因素与其发病有关。
15
FAB分型 1976(M)
MIC分型 1986(MIC)
WHO分型 2001(MICM)
表1 急里昂会议上,国际血液学及血 液病理学专家推出一个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 WHO新分型方案的建议。该分型应用了 MICM分型技术,结合临床综合进行分型, 力求反映疾病的本质,成为国际上一种新的 分型诊断标准 。
空泡。
18
19
20
21
FAB 分 型(AML)
分型 AML-M0
分型标准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30 %,无T、B淋巴系标记,至少表达一种髓系 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或电镜MPO阳性。
AML-M1 AML-M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骨髓中原始粒 细胞≥90%(NEC)。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骨髓中原始 粒细胞占30-89%(NEC),早幼粒细胞及以 下阶段粒细胞>10%,单核细胞<20%。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三临床医学院 程虹
1
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教学目的:
掌握白血病定义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急性 白血病的分类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急性白血病的概念、FAB分型; 2.熟悉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免疫学分 型及细胞遗传学分型; 3.了解WHO急性白血病的分类建议。
2
教学内容
1 急性白血病的血象及骨髓象 2 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学检验 3 急性白血病的其他检验 4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