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第三章 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第二节化学沉淀与酸碱中和
• 一、化学沉淀(Chemical Precipitation)处理 • 1.原理 • 2.工艺过程 • (1)投加化学沉淀剂,与水中污染物反应,生
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而析出。 • (2)通过凝聚、沉淀、浮上、过滤、离心等方
法进行固液分离。 • (3)泥渣的处理与回收再用。
pH越低,消毒作用越强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氯氨消毒:
NH3 + HClO NH2Cl + H2O NH2Cl + HClO NHCl2 + H2O NHCl2 + HClO NCl3 + H2O
其比例与pH有关: pH>9,一氯胺占优势 pH为7时,一氯胺和二氯胺同时存在 pH<6.5时,二氯胺
常用滤料:
• 石灰石(CaCO3)、白云石、大理石等,一般最常用的是石灰 石。 滤料的选择原则:
• 滤料的选择与废水中含何种酸和含酸浓度密切相关。以处理 含硫酸废水为例。
• 当采用石灰石为滤料时,硫酸浓度不应超过1-2g/L,否则就 会生成硫酸钙外壳,使中和反应终止。
• 过滤中和均产生CO2,CO2溶于水即为碳酸,使出水pH值在 5左右,需用曝气或吹脱的方法脱掉CO2,提高pH值。
碱。 • 酸含量小于3% – 5%或碱含量小于l% – 3%的低浓度酸
性废水与碱性废水常采用中和法处理。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 (一)酸碱废水相互中和 • (二)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 1.药剂中和法 特点:药剂中和法能处理任何浓度、任何性质的酸性废 水,对水质和水量波动适应性强,中和药剂利用率高。
• 主要的药剂: • 石灰、苛性钠、碳酸钠、石灰石。 • 此外,作为综合利用,也可以用碱性废渣、废液作为中和剂,如电石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 3.其他氯消毒剂 • (1)漂白粉 • (2)二氧化氯 • (3)次氯酸钠消毒 • (二)碱性氯化法-含氰污水处理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 (三)空气氧化法

空气氧化脱硫
• (四)臭氧氧化法
• 二、还原法
• (一)亚硫酸氢钠法
• (二)金属还原法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 三、电解处理 • (一)原理 • (二)电解法应用 • 含铬废水处理:六价铬变为三价铬在用碱
(2)消除或减少污水中的色度和气味:脱色和味 (3)氧化金属离子 (4)氧化氰化物成为无毒产物 • 2.水消毒及折点加氯原理 消毒过程:
①消毒剂达到微生物体表 ②渗入细胞壁 ③与特定的酶发生反映,破坏其活性,中断细胞的代谢过程
Cl2 + H2O HClO + H+ + ClHClO H+ + ClO-
• 混凝法是废水处理中常采用的方法。 • 可以用来降低废水的浊度和色度,去除多种高分子有机物、某些
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 混凝法还能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 一、混凝机理 • (一)混凝有关基本概念
• 混凝剂与助凝剂凝聚、絮凝和混凝这三个词常引起混淆。 • 凝聚是指胶体被压缩双电层而脱稳的过程; • 絮凝则指胶体由于高分子聚合物的吸附架桥作用聚结成大粒絮体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 3.分类 • (1)氢氧化物沉淀法 • 原理: • 影响:PH值 • 应用: • (2)硫化物沉淀法 • (3)钡盐沉淀法 • (4)碳酸盐沉淀 • (5)卤化物沉淀法 • (6)硬水的软化 • 石灰软化 • 石灰-苏打软化 • 石灰-石膏软化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二、酸碱 中和处理法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 (三)碱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 利用酸性废水中和; • 加酸中和; • 利用烟道气进行中和。 • 烟道气中的CO2含量可高达24%,此外有时
还含有SO2和H2S,故可用来中和碱性废水。 • 用烟道气中和碱性废水一般在喷淋塔中进行。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第三节氧化还原法
• 一、原理 • 通过药剂与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废水中有毒害的
沉淀。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第四节化学混凝 Chemical coagulation
• 混凝的主要对象是废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这些颗粒 用自然沉降法很难从水中分离出去。
• 胶体离子:1-100nm 细微悬浮物: 100-10000nm
• 混凝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细小悬 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聚集成较粗大的颗粒而沉降与水分离,使废水 得到净化。
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微毒物质的处理方法。 • 二、氧化法 • (一)氯氧化及消毒 • 1.氯化的目的和使用 • (1)消毒(disinfection) :
• 将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organisms)灭活,使之减少 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 评价指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 2001.6) • 细菌总数:<100个/mL • 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 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第三中章物不化得处理检二 出
渣液、废碱液等。 • 最常用的是石灰(CaO)。 中和方式: • 干法中和湿法中和: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 2.过滤中和:
• 过滤中和是指使废水通过具有中和能力的滤料进行中和反应 的一种方法。适用范围:
• 适用于含酸浓度不大于2–3g/L,并生成易溶盐的各种酸性废 水的中和处理。
• 当废水含大量悬浮物、油脂、重金属盐和其他毒物时,不宜 采用。
• pH<4.5 三氯胺
第三章物化处理二
• 对于饮用水: • 滤前:1.0~2.0 mg/L 滤后: 0.5~1.0 mg/L • 一级处理投氯: 30~50 mg/L
二级处理投氯: 15~25 mg/L 余氯2~5 mg/L
医院废水投氯: 50 mg/L 余氯2 mg/L 氯消毒应用时间较长,作用稳定,同时可 去除氨氮50%、悬浮物80%以上,溶解氧由2 mg/L增加至7 mg/L
• 酸性废水有的含无机酸(如硫酸、硝酸、盐酸、磷酸、氢 柠檬 酸等)。
• 碱性废水中含有碱性物质,如苛性钠、碳酸钠、硫化钠 及胺类等。酸性废水的危害程度比碱性废水要大。
• 酸含量大于3%–5%的高浓度含酸废水,常称为废酸液; • 碱含量大于1% – 3%的高浓度含碱废水,常称为废碱液。 • 废酸液、废碱液往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酸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