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18-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18-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4的算术平方根是()A.4 B.﹣2 C.2 D.±22.在给出的一组数0,π,,3.14,,中,无理数有()A.4个B.3个C.2个D.1个3.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A.y=2x+4 B.y=3x﹣1 C.y=﹣3x+1 D.y=﹣2x+4 4.在下列各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边长的是()A.3,4,6 B.7,24,25 C.6,8,10 D.9,12,15 5.下列各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x﹣3y=4的解的是()A.B.C.D.6.已知﹣1,﹣2,x,1,2的平均数是0,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A.0 B.C.2 D.47.点M(﹣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1,﹣2)B.(﹣1,2)C.(1,﹣2)D.(2,﹣1)8.如图,直线AB∥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2 B.∠3=∠4 C.∠1+∠3=180°D.∠3+∠4=180°9.对于一次函数y=x+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B.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成45°角C.函数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D.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0,6)10.有一个男孩的假期有11天在下雨,这11天如果上午下雨下午就不会下雨,下午下雨上午就不下,他的假期里9个上午和12个下午是晴天,他的假期共有几天?()A.12 B.14 C.16 D.18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2x+b和y=kx﹣3(k≠0)的图象交于点P,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12.如图,直线AB∥CD,∠B=60°,∠C=40°,则∠E等于.13.一组数据﹣2,3,6,1的极差为.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3)到原点O的距离是.15.直线y=﹣2x﹣4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1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为.①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如果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那么它们表达式中的k相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三.解答题(共7小题)17.计算:(﹣2)×﹣6.18.解方程组:.19.如图,长方形ABCD的长AD=9cm,宽AB=3cm,将它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求折叠后BF和C′F的长分别是多少?20.某城市现有人口42万人.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0.8%,农村人中增加1.1%,这样全市人口得增加1%,求这个城市现有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是多少人?21.从某校八年级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成绩记为1分,2分,3分,4分四个等级,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的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1)求共抽取多少名学生;(2)求抽取的所有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3)求抽取的所有学生成绩的平均数.22.如图,已知:DE⊥AO于点E,BO⊥AO于点O,∠CFB=∠EDO,证明:CF∥DO.23.小敏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同时小聪从B地出发向A地行走,如图所示,相交于点P 的两条线段l₁、l₂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地的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的关系.(1)求这两条直线的解析式;(2)当x为什么值时,小敏和小聪两人相距14km?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4的算术平方根是()A.4 B.﹣2 C.2 D.±2【分析】本题是求4的算术平方根,应看哪个正数的平方等于4,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2,∴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C.2.在给出的一组数0,π,,3.14,,中,无理数有()A.4个B.3个C.2个D.1个【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0,=﹣4,是整数,属于有理数;3.14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无理数有:π,共2个.故选:C.3.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A.y=2x+4 B.y=3x﹣1 C.y=﹣3x+1 D.y=﹣2x+4【分析】设一次函数关系式为y=kx+b,y随x增大而减小,则k<0;图象经过点(1,2),可得k、b之间的关系式.综合二者取值即可.【解答】解:设一次函数关系式为y=kx+b,∵图象经过点(1,2),∴k+b=2;∵y随x增大而减小,∴k<0.即k取负数,满足k+b=2的k、b的取值都可以.故选:D.4.在下列各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边长的是()A.3,4,6 B.7,24,25 C.6,8,10 D.9,12,15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需验证两较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32+42≠62,故A符合题意;B、72+242=252,故B不符合题意;C、62+82=102,故C不符合题意;D、92+122=152,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下列各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x﹣3y=4的解的是()A.B.C.D.【分析】将四个选项中的x与y的值代入已知方程检验,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将x=1,y=﹣1代入方程左边得:x﹣3y=1+3=4,右边为4,本选项正确;B、将x=2,y=1代入方程左边得:x﹣3y=2﹣3=﹣1,右边为4,本选项错误;C、将x=﹣1,y=﹣2代入方程左边得:x﹣3y=﹣1+6=5,右边为4,本选项错误;D、将x=4,y=﹣1代入方程左边得:x﹣3y=4+3=7,右边为4,本选项错误.故选:A.6.已知﹣1,﹣2,x,1,2的平均数是0,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A.0 B.C.2 D.4【分析】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确定出x的值,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平均数的公式得:(﹣1﹣2+1+2+x)÷5=0,解得x=0;∴方差=[(﹣1﹣0)2+(﹣2﹣0)2+(0﹣0)2+(1﹣0)2+(2﹣0)2]÷5=2.故选:C.7.点M(﹣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1,﹣2)B.(﹣1,2)C.(1,﹣2)D.(2,﹣1)【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M(﹣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故选:A.8.如图,直线AB∥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2 B.∠3=∠4 C.∠1+∠3=180°D.∠3+∠4=180°【分析】依据AB∥CD,可得∠3+∠5=180°,再根据∠5=∠4,即可得出∠3+∠4=180°.【解答】解:如图,∵AB∥CD,∴∠3+∠5=180°,又∵∠5=∠4,∴∠3+∠4=180°,故选:D.9.对于一次函数y=x+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B.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成45°角C.函数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D.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0,6)【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一次函数y=x+6中k=1>0,∴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故A 选项正确;B、∵一次函数y=x+6与x、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6,0),(0,6),∴此函数与x轴所成角度的正切值==1,∴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成45°角,故B选项正确;C、∵一次函数y=x+6中k=1>0,b=6>0,∴函数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故C选项正确;D、∵令y=0,则x=﹣6,∴一次函数y=x+6与x、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6,0),故D选项错误.故选:D.10.有一个男孩的假期有11天在下雨,这11天如果上午下雨下午就不会下雨,下午下雨上午就不下,他的假期里9个上午和12个下午是晴天,他的假期共有几天?()A.12 B.14 C.16 D.18【分析】设上午下雨是x天,下午下雨是y天,假期z天,则晴天为:(z﹣x﹣y)天,由题意列出方程组,可求解.【解答】解:设上午下雨是x天,下午下雨是y天,假期z天,则晴天为:(z﹣x﹣y)天由题意可得:解得:故选:C.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2x+b和y=kx﹣3(k≠0)的图象交于点P,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分析】根据图象可得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为P(4,﹣6),那么交点坐标同时满足两个函数的解析式,而所求的方程组正好是由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所构成,因此两函数的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的解.【解答】解:∵一次函数y=2x+b和y=kx﹣3(k≠0)的图象交于点P(4,﹣6),∴点P(4,﹣6)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是.故答案为.12.如图,直线AB∥CD,∠B=60°,∠C=40°,则∠E等于80°.【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和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E=80°.【解答】解:如图所示:∵AB∥CD,∴∠B=∠EFC,又∵∠B=60°,∴∠EFC=60°,又∵∠C+∠E+∠EFC=180°,∠C=40°,∴∠E=180°﹣∠C﹣∠EFC=180°﹣40°﹣60°=80°故答案为80°.13.一组数据﹣2,3,6,1的极差为8 .【分析】根据极差的公式: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找出所求数据中最大的值6,最小值﹣2,再代入公式求值.【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极差为6﹣(﹣2)=8.故答案为:8.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3)到原点O的距离是 5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点P(﹣4,3)到原点的距离.【解答】解:点P(﹣4,3)到原点的距离为=5.故答案为:5.15.直线y=﹣2x﹣4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4 .【分析】首先求出直线y=﹣2x﹣4与x轴、y轴的交点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结果.【解答】解:令x=0,则y=﹣4,令y=0,则x=﹣2,故直线y=﹣2x﹣4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4)、(﹣2,0),故直线y=﹣2x﹣4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4|×|﹣2|=4.故答案为4.1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为①②.①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如果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那么它们表达式中的k相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①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2+32=()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符合题意;②如果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那么它们表达式中的k相同,是真命题;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不相邻内角的和,故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①②.三.解答题(共7小题)17.计算:(﹣2)×﹣6.【分析】首先根据乘法分配律去括号,然后化简二次根式计算.【解答】解:原式==3﹣6﹣3=﹣6.18.解方程组:.【分析】根据加减消元法,可得方程组的解.【解答】解:,①×3+②,得7x=21,解得x=3,把x=3代入②,得3﹣3y=6,解得y=﹣1,原方程组的解为.19.如图,长方形ABCD的长AD=9cm,宽AB=3cm,将它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求折叠后BF和C′F的长分别是多少?【分析】设BF长为xcm,则FC=(9﹣x)cm,FC′=(9﹣x)cm,根据勾股定理得到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设BF长为xcm,则FC=(9﹣x)cm,FC′=(9﹣x)cm,∵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C=∠C′=90°,根据勾股定理得:BC′2+FC′2=BF2,即(9﹣x)2+32=x2,解得:x=5,9﹣x=4即BF长为5cm,F C′的长为4cm.20.某城市现有人口42万人.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0.8%,农村人中增加1.1%,这样全市人口得增加1%,求这个城市现有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是多少人?【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的等量关系为:现有的城镇人口+现有的农村人口=42万,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的数量+农村人口的增加的数量=全市人口增加的数量,然后列出方程组求解.【解答】解:设现有城镇人口x万人,农村人口y万人.根据题意得:,整理得②﹣①×8,得3y=84,即y=28,代入①,得x=14.故这个方程的解为:答:这个城市的现有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是14万人和28万人.21.从某校八年级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成绩记为1分,2分,3分,4分四个等级,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的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1)求共抽取多少名学生;(2)求抽取的所有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3)求抽取的所有学生成绩的平均数.【分析】(1)从两个统计图可得,“4分”的有12人,占调查人数的30%,可求出调查人数;(2)根据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求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和处在中间位置的数;(3)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意义,计算平均数即可.【解答】解:(1)依题意得,共抽取学生12÷30%=40(人)(2)由统计图可知:抽取的所有学生成绩的出现次数最多的是3分,因此众数是3分,将成绩从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第20、21位两个数都是3分,因此中位数是3分,(3)3分的学生人数为40×42.5%=17人,2分的人数有40﹣3﹣17﹣12=8人,抽取的所有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是:(1×3+2×8+3×17+4×12)÷40=2.95(分).答:抽取的所有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为2.95分.22.如图,已知:DE⊥AO于点E,BO⊥AO于点O,∠CFB=∠EDO,证明:CF∥DO.【分析】先由垂直的定义可得:∠AED=∠AOB=90°,然后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得:DE∥BO,进而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EDO=∠BOD,然后由等量代换可得:∠BOD=∠CFB,进而由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得:CF∥DO.【解答】证明:∵DE⊥AO,BO⊥AO,∴∠AED=∠AOB=90°,∴DE∥BO(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EDO=∠BO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DO=∠CFB,∴∠BOD=∠CFB,∴CF∥DO(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23.小敏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同时小聪从B地出发向A地行走,如图所示,相交于点P 的两条线段l₁、l₂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地的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的关系.(1)求这两条直线的解析式;(2)当x为什么值时,小敏和小聪两人相距14km?请说明理由.【分析】(1)设直线l1的函数表达式为y1=k1x+b(k1≠0),直线l2的函数表达式为y2=nx(n≠0),根据图象找出点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小聪和小敏两人相距14km结合两函数表达式即可得出关于x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依题意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1=k1x+b1,将点(2,12),(3.5,0)代入,,解得,则直线l1的解析式为y1=﹣8x+28.设直线l2的解析式为y2=nx,将点(2,12)代入,得12=2n,解得n=6,则直线l2的解析式为y2=6x.(2)∵小敏、小聪两人相距14km,∴|y1﹣y2|=14,∴|﹣8x+28﹣6x|=14,∴28﹣14x=14或28﹣14x=﹣14,解得x=1或x=3.所以当x=1h或x=3h时,小敏、小聪两人相距14k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