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课程验收标准.doc

精品课程验收标准.doc

附件: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市级示范校建设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验收标准
(试行)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学校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能力和办学特色的关键指标,是学校“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

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管理规定,精品开放课程分为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为了切实搞好学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保证精品开放课程的质量,量化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验收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一、精品开放课程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市级示范校建设中课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多少,将精品开放课程分为三个等级: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市级精品开放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

经学校研究决定:7万元以上(含7万元)按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和验收;5万元(含5万元)以上至7万元之内的按市级精品开放课程标准进行建设和验收;4万以下(含4万元)按校级精品开放课程标准进行建设和验收。

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
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

以名师名课为基础,以选题、内容、效果及社会认可度为课程遴选依据,通过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着力体现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生动性和新颖性,须课程全程教学录像,其建设的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和重庆市相关的文件执行,学校不做另行规定。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1.团队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应该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主持建设,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应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

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专业课建设团队还应该体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2.内容要求
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3.资源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
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必须明确资源素材选取的基本依据。

(1)基本资源
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

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2)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3)资源的表现形式
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内容,其资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文本资源、图片、动画、音频、视频、仿真软件及在线交互系统(如检索系统、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系统)等。

4.技术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符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见附件1)。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开发与验收标准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验收目录
参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技术要求为制作标准,基本资源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校级、市级和国家级)的强制性验收内容,对基本资源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和课程教学录像等内容进行验收。

参照国家精品资源课程技术标准制作标准,拓展资源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校级、市级和国家级)的非强制性验收内容。

表1 精品资源开放课程建设验收目录*
备注:
1.以上内容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建设精神进行适当调整。

2.素材库的素材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链接到演示文
稿或PPT中的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资源。

技能操作过程或技术要领可以制作成视频,生理、机理、原理等的发生过程可以制作成动画。

(二)验收的技术依据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验收(含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的技术依据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以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三)验收标准
1.验收基本要求
根据市级示范校建设中课程建设资金的投入情况,结合当前实际,对不同等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制定了相应的验收关键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验收关键指标
2.课程全程教学录像验收标准
(1)教学录像学时统一规定为40min/学时;
(2)课程学时总数原则上为课程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规定的课程学时数为准,每个教学单元或教学模块均应明确相应的学时数;
(3)基本资源中,每一个教学单元(教学模块)必须进行全程教学录像,并统一转换为MP4标清格式;
(4)必须有负责人及所有主讲教师(含兼职主讲的教师)的教学录像;其中负责人的教学录像不少于30%;
(5)教学录像必须体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必须充分地开展互动教学,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或手段进行授课;
(6)教学录像中主讲教师能有效利用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授课,并富有热情和感染力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语言表达清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娴熟、信息量大,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7)教学录像声音、画面和字幕等的质量必须满足《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

3.验收考核结果的处理
同级别精品资源开放课程之间进行评比,根据评估结果分别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验收评估结果为优秀的精品资源开放课程学校将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五)其他说明
各精品资源开放课程在建设好基本资源的前提下,鼓励
开发拓展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在满足本验收标准以外开发的拓展资源,课程验收时其建设内容不纳入基本考核内容,可根据其拓展资源的质和量,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

所有文字、数据、图片、照片、有声文件、动画文件、音视频资料等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如发现考核成绩视为0分,并通报批评。

四、本验收标准的最终解释权在学校教务处。

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
附: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
(2012年版)
为了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精神,制订如下课程建设技术要求:
一、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一)结构要求
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具体可参见基本资源结构图。

基本资源结构图
注:
1.课程模块由模块概要、教学单元集合、模块作业等构成,可理解为课程的章和节;
2.教学单元包含一系列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可以是学习指导、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教学资源可相对独立,可以被单独使用。

(二)格式与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应符合以下格式与技术要求(各表格中属性“必选项”是指必须达到的要求,“可选项”是指建议达到的要求):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中所采用的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与硬件平台无关。

媒体素材
4.视频素材
(三)元数据要求
二、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拓展资源在技术上要遵循以下要求:
1.拓展资源中涉及的媒体素材、教学课件和演示文稿等遵循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2.数据存储须采用关系数据库,数据访问须进行严格的授权保护。

3.提供统一的应用程序接口、数据导入导出接口及其说明文档。

4.技术架构须采用分层设计理念。

5.界面设计要尽可能的便于用户操作。

6.按照协议约定提供相应的开发及技术文档。

三、资源提交
使用下发的课程申报工具按前述要求提交基本资源并填写元数据。

拓展资源中的网络课程打包应符合“CELTS—9.1内容包装:信息模型规范”或“SCORM 1.3”,打包后再通过课程申报工具一起提交,其他拓展资源根据协议约定采用相应的方式提交。

相关主题